文章

中国史学研究“全球视野下的中国”

发稿时间:2022-04-18 16:21:31
来源:腾讯文化作者:王晟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一次在亚洲举办,就选择了中国。召开后的第一个主要议题,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

  8月23日的济南,将迎来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史学盛会之一,这是其首次在亚洲举办。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InternationalCongressofHistoricalScience,下文简称国际史学会)创建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次。从1926年至今,它的主办方一直是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fHistoricalSciences,下文简称国际史学委员会)。作为国际史学会的成员,中国史学会1995年曾申请在北京举办大会,未能成功。2010年,中国史学会再次将济南推荐为2015年大会的举办地,最终获得通过。

  在第22届国际史学会进入倒计时之际,腾讯文化专访了国际史学委员会主席玛利亚塔·西耶塔拉(MarjattaHietala)。作为一位综合史教授,她目前在芬兰坦佩雷大学任教。她对腾讯文化详细介绍了世界史学界的最新动向、国际史学委员会的组织构成。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

  在谈及中国史学研究的问题时,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也表示了对这一领域的不了解。“我们并不怀疑中国史学界的研究质量,问题出在出版策略上。”她认为,语言问题阻碍了中国史学研究走向世界,应该有更多的此类书籍被译成外文。

  她期待,此次济南会议成为国际史学界了解中国史学研究的契机。

  以下为腾讯文化与玛利亚塔·西耶塔拉的对话:

  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要由BBC来书写?


  国际史学委员会1926年5月25日成立于日内瓦。它是国际史学会的常设机构,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分支机构。图片来源:第22届国际史学会官网

  腾讯文化:国际史学委员会目前有多少成员?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国际史学委员会成立于1926年。委员会的会员名额是根据各国历史学家的活跃程度来决定的。有些国家没有任何历史学家的组织,还有一些历史学会没钱支付会员费(每年800欧),所以就没法加入。近年来,我们试着接收更多的会员,但近东和非洲的动乱和战争等破坏了这一计划。目前我们已经收到拉美地区一些新会员的申请,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成员更新申请。

  国际史学委员会包括三种类型的委员会或协会:第一种是国家级的委员会或协会,第二种是国际联合组织,第三种是国内协会。前两种可以成为正式会员,其代表有投票权。

  今年大会的国家级协会成员一共有53个(编者注:此类成员包括中国史学会、美国史学会、德国史学会等)。

  大会的国际联合组织成员目前有30个,它们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许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组织(注:此类成员包括世界全球史学会、国际经济史学会、国际妇女史研究会、国际人口史委员会等)。1950年代,第一批区域性国际联合组织成立,其中包括斯拉夫人历史学家国家委员会、泛美史地学会等,之后东南欧国际联合研究协会和非洲世界史联合会也相继成立。国际语言组织是国际史学委员会最年轻的一批成员之一。

  大会的国内协会成员目前有12个。

  腾讯文化:大会的资金从何而来?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对于济南会议这样的活动,我们有一笔临时的活动基金,专门资助那些无法从大学得到资助的退休人士和年轻与会者。我们还有一笔固定基金,曾经提供给参加2010年阿姆斯特丹会议的发展中国家与会者。这笔基金中剩下的钱,会资助给参加济南会议的发展中国家与会者。

  腾讯文化:近些年,国际史学会的核心议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在过去的三届大会中,环境问题、方法论问题、一些全球关注的战争及革命方面的问题是大会的主要议程。2000年奥斯陆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历史上的全球视野:概念和方法论”“千禧年,时间和历史”“过去和现在,历史的使用和误用以及历史学家的责任”。2005年悉尼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环境(人类与自然)”“战争与和平”“神话与历史的关系”。2010年阿姆斯特丹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帝国的陨落”“作为文化的城市”以及“宗教和权力”。

  这次的济南会议有四个主要议题,包括“数码技术在史学中的运用”和“国际历史学数字化推广”等。这些主题会打开与会者的眼界,告诉他们,新的研究工具不仅对现当代历史学研究有用,对中世纪和古代历史学研究同样适用。

  腾讯文化:发展到现在,有115年历史的国际史学大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所有科学领域里的竞争都在增加。当我们开始与其它学科(比如自然科学领域)竞争研究经费时,请试想,在职业历史学家和人文学科研究者身上会发生什么?

  其次,对职业历史学家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媒体的定位问题。我们的学术研究开始和大众演讲,和电影、视频、电视节目竞争——这些大众传媒常常是由非职业的历史学家创立的。我必须要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是否要由电影人、制片商、BBC或者CNN来书写呢?

  最后,我们自己必须跟上最新的趋势,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我们必须问自己:假如人们能从网上获取所有重要的信息,如何才能吸引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提交报告、参加大会呢?

  毛泽东时代对世界史学界充满吸引力

  腾讯文化:最近的几次国际史学会上都出现了“西方史学与非西方史学相遇”的内容,出现了“历史中的古老年代及其变化”“帝国”“历史上的散居部族”这样将非西方的历史完全整合进来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些议题的出现?它们和全球化、全球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这个问题很难答。我第一次有关“西方史学与非西方史学的相遇”的经历是在1980年的布加勒斯特大会上。当时“东欧”是最重要的主题,尤其是东欧和平的问题。共产主义国家和非共产主义国家的与会者们展开了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


  1980年国际史学会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会期间报道图片来源:第22届国际史学会官网

  在整个冷战期间召开的大会上,继承了传统历史观的历史学家、持“新历史观”的历史学家和马列主义历史学家之间的争论相当普遍。国际史学会为这些争论提供了一个论坛,论坛中经常涉及概念和历史现象的定义。自从国际史学会创建以来,方法论的问题始终属于会议的议程之一。

  腾讯文化:西方史学话语长期占据了世界史学的主流,对此产生质疑的美国学者柯文后来提出了“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你看来,世界历史研究如何才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在国际史学会的所有大会上,我们都有来自几乎所有国家的代表,还有来自那些没有国家级委员会的国家的代表。当你的国家存在这样的委员会,或你是一些国际联合组织的成员,你就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史学委员会的工作中来,甚至提交报告。

  做更多的比较、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时候,我们就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联合国及其国际组织、世界银行收集的统计资源,都能用到当代历史学的全球比较分析中。

  腾讯文化:目前中国的史学研究在世界史学界居于什么地位?什么议题比较受关注?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我们很难很快熟悉中国的历史研究——大多数的中国历史研究书籍是中文写的,没有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语言。不过,中国的早期王朝、文化大革命以及毛泽东时代,始终对世界史学界充满着吸引力。

  腾讯文化:你认为中国的史学研究缺少什么?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我们并不怀疑中国史学界的研究质量,问题出在出版策略上。希望能有更多中国史学研究书籍被译成其他语言。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子议题非常有趣


  2010年8月26日下午,在国际史学会举行的第二次会员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以8票反对、5票弃权、36票赞成的投票结果,选定“中国济南为2015年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图片来源:第22届世界史学会官网

  腾讯文化:1995年,中国史学会申请2000年在北京举办第19届国际史学会,当时为什么没成功?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城市之间总是存在竞争的。每届大会的举办地由国际史学委员会成员的联合大会投票决定。1995年的蒙特利尔会议上,挪威的奥斯陆和北京是最大的竞争对手,结果奥斯陆赢了。

  腾讯文化:此次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就选择了中国,为什么?为什么是济南?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在2010年的第21届国际史学大会上,中国史学会推荐山东济南作为第22届大会的举办地,获得投票通过。中国史学会代表和中国社科院的历史学家强调,之所以推荐济南,是因为山东是文化强省,又是孔子的故乡。

  腾讯文化:第22届国际史学会召开后的第一个主要议题就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你怎么看?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这届会议会非常有趣,因为有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卡塔尔等地的历史学家提交报告。这些报告的主题非常有意思,如“穆斯林移民对蒙元中国的艺术与科学的贡献”“中国的白银货币化:明朝中国与全球互动”。许多论文都提到了18-20世纪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贸易关系。此外,有一位中国史学家提交的报告是“外国工程师在中国的活动和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工程学会在中国’——1901-1941的案例”,这个主题非常接近我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研究兴趣。

  腾讯文化:本届大会的议题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些?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大会的议程是根据国际史学委员会成员提交的报告主题来定的。我们想将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历史学家集合起来,去讨论创新的主题、新的方法论和主题方向,并进行比较研究。

  从全球视野来看,本届大会的某些主要主题是很典型的例子:“书写情感的历史”“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历史学的数据化转向”等。最后一个主题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史学与新媒体”,由一位中国同行演讲(注:指复旦大学教授周兵)。我们也有晚间会议,包含一些口述史的主题,这与我的研究范围很接近,因为我在芬兰有一个口述史的项目。

  整个会议议程充满了有趣的新探索,比如“冷战和福利国家”“历史在旅游中的应用”“足球:全球化历史的一面镜子?”“早期国家社会中的巫术与语言”“音乐与民族”“婴儿潮一代?一个连续的历史”等。

  中国史学家有着同等的获奖机会


  获得第一届世界历史科学委员会历史奖的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津斯基

  腾讯文化:在本届大会上将颁发首届国际史学委员会-积家历史奖。为什么创办这个奖?第一届得主为什么选择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津斯基(SergeGruzinski)?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这个奖主要是为了奖励那些通过著作、出版物或者教学等方式,在其研究领域里表现卓越的历史学家,他的工作应该对历史学知识有显著的贡献。目前这个奖项规模较小,但却可以说是历史学领域里的诺贝尔奖或者菲尔兹数学奖。有了这个奖,国际史学委员会就鼓励了杰出学者在历史研究上的创新。它也提高了委员会的公众知名度。

  塞尔日·格鲁辛斯基是一位写就了许多著作的杰出历史学家。作为16-18世纪拉丁美洲史的专家,他是全球史和跨国史的发展先驱,这部分历史研究方向代表着目前主要的历史研究趋势。


  塞尔日?格鲁辛斯基作品的中译本

  腾讯文化:中国史学家是否有机会得这个奖?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中国史学家有着同等的获奖机会。国际史学委员会的评委会会根据国家级协会和国际联合组织这两类会员的推荐来进行评选。中国史学会可以在下次大会之前向国际史学委员会提交推荐人。

  腾讯文化: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你如何看待现在的二战史研究?本届大会对这一领域会有哪些探讨?

  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德国和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长久以来,在二战史的研究中,政治史都是非常流行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许多传记陆续出版,为二战史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其中犹太史研究和犹太人的命运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史学和“新战争史”则是新的研究方向,其主要焦点集中于战争中人的情感和感觉,特别是纳粹德国占领国人民的苦难上。

  今年的大会有两个相关的主题研讨会,分别是“边界、大屠杀、人口的安置”以及“在放逐中书写历史”。■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