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古代皇帝曾“回拜”大臣?

发稿时间:2015-05-29 00:00:00
来源:天台新闻网作者:周荣初

  景定五年宋理宗病死后,贾似道拥立宋度宗即位,度宗对他感恩戴德,两人间不再有君臣之礼,每当贾向度宗朝拜,皇帝必定回拜,称贾似道为“师臣”,毕恭毕敬。以后贾似道多次提出辞职,宋皇均一再挽留,贾以“三日一朝”应之,以玩乐为己事,于是有“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的传言。

  周日,几位文友在卧龙山庄品茶,话题由茶而起,后来提起天台名人,说到天台历史上谁当过最大的官,排来算去,一致公认是贾似道。他当过南宋宰相,一品当朝,为三个皇帝伴驾,时间长达十五年,位高权重,无人可比。说到他的为人,有的说他文才很好,能力很强,当到宰相很不简单,有的说他品行不佳,专权误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奸臣之一,说这些话的有七八十岁的老翁,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虽然与贾似道无同姓同族之亲,但至少都是地道的天台人,算得上是贾似道的同乡。听到人们的议论,我静坐一旁,我想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从他的出生到去世,还是客观一些评说为上,否则容易走极端。其实,人生在世,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处地位的不同,往往是好人可能做坏事,坏人也可能做好事,我想对人还是一分为二的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个好坏的大概比例就是三七开,四六开,只要是好的居多就是好人。这样前人听到心会平,后人听了会安心。到底一起品茶的先生讲了些什么,不妨让我们细细听来。

  朱先生说,贾似道是天台县平桥镇王里溪村人,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上百户人家以农耕樵牧为生,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岁月如流,到了宋朝,村里出了个贾似道,情况突变,贾姓即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显赫非凡,贾氏宗祠不但被重修得富丽堂皇,旌表的匾额挂上去一块又一块,门口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守卫着祠堂,比县衙的高大威武,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秋壑。南宋右丞相。他的父亲叫贾涉,其母胡氏是贾涉花钱购买的小妾。贾涉官至制置使,是南宋中期以后较著名的抗金将领。贾似道生活在这样的官宦人家,他学而有进,喜读书、善写诗,爱书帖,他写过许多诗,让人过目不忘。他写《天竺山行》:“山南山北雪半消,村村店店酒旗招。春风过处人行少,一树疏花傍小桥”,这首诗被收入戚学标的《三台诗话》。

  贾似道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著有《悦生古迹记》、《悦生堂随抄》、《促织经》等。特别是《促织经》,这是一部古代专门研究蟋蟀的专著,分上下两卷,共14000余言。其篇目有:论赋、论形、论色、论胜、论养、论斗、论病等,全面介绍了蟋蟀的生活习性和把玩的方法,甚至细写到怎样医治疾病,这在700多年前是很难得看到的昆虫学专著。斗蟋蟀从过去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喜欢,是娱乐活动的一种,若不赌钱,听听它们呼叫相斗的声音,应该说乐在其中。他把蟋蟀写成“经”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后人对此书很欣赏,元朝陶宗仪的《说郛》和明朝袁宏道、刘侗的《促织志》均辑引过此书,明朝周履清还续过此书,可见它影响很广,时间长久,早已入史。

  贾似道还是刻书帖的高手。刻过《韩柳文集》、《左传节》、《全唐诗话》等。这些帖的传世对保存和弘扬我国古代的书帖文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陈先生鹤发童颜,虽已年过八旬,底气很足,他对贾似道贬言居多,好话几乎没有。

  贾似道一生最大的劣迹是“瞒天过海,欺世盗名”。瑞平二年蒙古贵族消灭金朝以后,兵锋直指南宋。宝祜六年春,蒙哥汗亲临四川,派其弟忽必烈进攻鄂州,元帅兀良哈台由云南北上破湖南,准备和忽必烈会师鄂州,直奔杭州,消灭南宋。

  理宗闻报大惊,命令赵葵驻扎在信州(今江西上饶),抵御兀良哈台,命令贾似道驻扎在汉阳进援鄂州,并在军中拜贾似道为右丞相。鄂州的战争十分激烈,开庆元年十月,城东南角被蒙军攻破,不久宋军赶筑的新城又被攻破,后来幸有宋将高达率部奋战,才免于陷落。到了十一月城中宋军伤亡已达一万三千人,形势十分危急,而作为统帅的贾似道却被蒙古骑兵声势吓破了胆,偷偷派宋京前往蒙营,以称臣,纳岁币为条件求和,遭到忽必烈的拒绝。不久,蒙哥汗在合州(四川合州)城下被宋军王坚的炮石击中,重伤而死。王坚将这个好消息飞报贾似道,贾不动心,仍遣使去求和。此时也是天遂人愿,忽必烈因急于北归争夺汗位,接受了贾似道的求和,南宋称臣。割江南为界,岁奉银、绢。这时兀良哈台也奉命北归,使宋朝偏安一隅。有意思的是蒙军撤退时,贾似道看准时机,在新生矶(今湖北黄冈西北)浮桥上袭杀了一百七十多名蒙古的殿后士兵,终成“鄂州大捷”。鄂州解围以后,贾似道隐瞒了纳币称臣这一段“丑事”,大肆宣扬“大捷之功”,得胜回朝,百官迎接,理宗皇帝加封贾似道为少师,卫国公,一时间红得发紫。

  陈老先生说鄂州之变是忠奸明辨之事,贾似道当称权奸。

  景定五年宋理宗病死后,贾似道拥立宋度宗即位,度宗对他感恩戴德,两人间不再有君臣之礼,每当贾向度宗朝拜,皇帝必定回拜,称贾似道为“师臣”,毕恭毕敬。以后贾似道多次提出辞职,宋皇均一再挽留,贾以“三日一朝”应之,以玩乐为己事,于是有“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的传言。

  杭州人对贾似道的评价颇有深意。开头在入相之初,诗云:收拾乾坤一担担,上肩容易下肩难。劝君高举擎天手,多少旁人冷眼看。

  如果说这首诗还有对贾似道的期望之意,而后面这首就大有贬意: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是旧时疆。

  这里有的是亡国之痛的无奈感叹,贾似道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茶香悠悠,茶味正浓,引起文友的如潮文思。刚过花甲的徐先生说老乡们对近800年前的贾似道颇有追思之意。为了加强对先人的理解,应该请有钱的同乡出资,成立“贾似道文化研究会”,广搜历史资料,探访历史遗迹,加深对贾似道的研究和发掘,使人们对贾似道的理解更全面深入。若条件许可,还可以续修“贾氏宗谱”,进一步传承血脉。

  正当中年的孙先生酷爱读书,学识渊博。他说:“我很想深入全面地了解南宋宰相贾似道,查阅了不少古籍,内容大体分四段,家世、年青时、当官时、被杀时,许多方面先生们都已经谈到不再重复。我想说的是一件颇有趣味的事情。每到新春佳节,贾似道的家乡王里溪村和全国各地一样都喜欢贴大红春联,让家家户户都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而王里溪的春联内容比较单一,多为短短十个大字:洛阳太傅裔,松溪宰相家。”

  这十个字简单明了,说贾似道是皇帝的老师,松溪就是村边这条小溪。

  乡亲们对贾似道亲情深厚,不管外面的人如何众说纷纭,仍以这里出了个宰相贾似道为荣,绵延近八百年都是如此,这大慨就是一种特别的亲情……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一直在旁细听,感悟良多,的确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应该客观公正,对当代人如此,对古代人亦如此,实事求是地去评说是最要紧的,切不要一时兴起无的放矢。历史证明人心所向,并非某一个大人物,大学者所能左右。我想起一件值得一书的事情,当年贾似道出资,为母亲休养长生在风景秀丽的中方广寺旁边建昙华亭。这个亭名颇有内涵,是说在历史长河中人生短暂,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要大家特别珍惜生命。还是预言自己位高权重,最终无非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反正理解是多种的。后来台州一位知府属“贬贾派”,说贾似道取的这个名字不好,硬要改成“雨来亭”。他有权可以改,但改了不久他就不当知府了,人们又将它改为“昙华亭”,快八百年过去了,至今昙华亭三个大字还在亭上闪闪发光,这就是对贾似道建亭题名一事最好的肯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