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明交流互鉴

发稿时间:2014-12-10 00:00:00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袁婷

  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促进和平发展的积极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是文化实力和文化精神的体现。在对外宣传上,树立国家的形象不能是一种政治宣传或意识形态宣传,而应强化它的文化色彩,这样的形象才更易于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当前中国形象在世界上遇到的一些负面评价,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形象的陌生,必将带来不少问题。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从宏观视野来审视中华文明,向世界说明中国文化形象。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说到底是谋求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那么如何被认同?这就需要在交流互鉴上下功夫。

  交流互鉴要以文化主体性为前提

  中华民族在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要在国际社会上树立本国文化形象,首先要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确立文化主体意识,建立起一套独立自主的文化系统,才有真正的文化自由可言。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说:“要有文化的主体性,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必须扎根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理解和认识,保护和发扬,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它才有深厚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能力。一个民族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的自主性,也就没有能力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它将或被消灭,或全盘同化”。费孝通先生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是文化的复兴,当务之急是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对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通过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开发本民族的文化资源,确立自己文化的主体性。

  交流互鉴要以文明对话为途径

  中国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文化能够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道,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当今世界要维护持久和平,必须强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识,倡导“和而不同”的交流互鉴理念,遵从文明的多彩、以平等的态度交流、以包容的胸怀互鉴的文明对话模式。对话的目的是缓解冲突点,缩小分歧点,扩大共同点。交流互鉴是东西方文明兼容共生的有效途径,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是帮助彼此消除误解的有力工具。在当今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傲慢与偏见成为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碍。通过交流互鉴向国际社会展示本国文化与精神,与西方文明展开平等而积极的互动与对话,增强中国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话语权力,努力搭建以中国文化语境为背景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改变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印象,消除文化理解偏差。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中华文明不与其他文明较优劣、论长短,平等交流,文明对话。中国应在维护文明多样性方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可以通过奥运会、世博会等一些平台,举办文明对话论坛、艺术活动周等活动,与世界各国人民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尊重其他文明并与之和平共处,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让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助力。

  交流互鉴要以文化创新为核心

  文明交流互鉴“要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包括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文化政策、文化措施、文化思维、文化内涵,这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激励文化创新力,打造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拓展“中国制造”的空间。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在国际交流中,中国处于文化逆差的境地,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面临着传承发展创新,在引进来的同时,必须走出去。有效地输出中国的文化精髓,从主题选择、内容创意、受众定位到产品形式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突破和创新,以求尽量贴近国际主流文化的需求。中华文化要以交流互鉴为契机,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化创生性,不断创新文化内涵、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明的多样性为交流互鉴提供了价值资源,文化多样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每一种文明,都是在同别的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来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文明。文明需要增加交流才有利于相互认可,只有交流互鉴,才能增强各自的发展活力与动力,才能充满生命力。政府需要做的还很多,而民间交流、业界合作也亟待进化升级。

  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面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依托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使中国文化为国际社会所了解、所认同、所向往。推动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自己,在文化交流、交锋中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把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随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人文交流机制的完善,人文交流方式的创新,以东方文化作为支撑的中华文明,必将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中华文明必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