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熊丙奇:院士和校长不能互为福利

发稿时间:2011-12-12 00:00:00
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熊丙奇

    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新当选院士中,有25人来自高等院校,其中13人为现任高校校长、副校长,3人过去曾任校长或副校长,相比上次增选人数明显增加。(《京华时报》12月9日)

    这还不包括高校中担任二级学院院长的人数。就以上述数据计算,校长之外,当选院士的教授比例仅为30%多一点。校长当选院士,再次印证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院士”的“学者成长”路径在高校已经成型。当象征最高学术声誉的科学院和工程院,成为高校校长俱乐部,我不认为这是校长和院士的“双赢”,而是校长和院士的“双输”。

    在一些人看来,“校长院士”既表明校长是有很强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表明校长一边担任校长职务,一边从事学术研究,是可以兼顾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分析这背后的实质,就会发现,“校长院士”正成为影响高校整体学术风气的重要因素。

    首先,“校长院士”或可说明此人在担任校长之前,是不错的学者,但是,以学术标准,而非教育管理标准选择校长人员,本就是对校长职务的误会,校长人选更应该看重其是否懂教育、懂管理,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如果仅以学术能力选择校长,这不是选校长,而仍旧是选学者,这些人上任校长岗位之后,由于并不懂教育、不懂管理,因此,造成社会舆论对一些重点大学的评价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师,三流的校长,四流的管理”,大学的管理差,严重制约我国大学的发展。近年来,这种趋势更为明显,院士甚至成为候选校长的一条不成文规定。大学校长的“学术含金量”似乎提高了,但大学的管理水平其实在下降。

    其次,学者担任校长之后,大多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校长本人觉得自己还是学者,因此从事学术研究,无可厚非,甚至还认为自己是加倍付出,社会舆论也对校长从事学术研究,表示理解,还有的感慨这么优秀的学者在组织的安排下担任校长,是事业的牺牲,因此更对校长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搞学术研究,给予赞许。但客观而言,一个人既担任校长,又做学术研究,是严重的学术权和行政权不分,本来就不太懂教育和管理,再花很少时间在管理上,管理可想而知,本来需要全力投入的学术研究,现在只投入很少时间,学术也自然很不济。

    这是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中的结果。问题在于,我国的学术环境并不正常。一个担任大学要职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却可以获得比那些全身心用在学术研究中的教授们,获得更多的成果。这其中的奥妙就是———“挂名”。

    自担任校长职务之后,有着副部或正厅级别的校长,当然会陷入文山会海中,做研究的时间大大缩短,但如果调查近年来高校重大课题的获得者、重大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国家奖项的第一获奖者,大多是校长、院长。按照这种格局,重视课题、成果、获奖的院士评审,入选者当然也就只有校长和院长了。

    笔者曾经与一名大学校长交谈,他谈到自己的“苦衷”,说申报一项重大课题,学校这一学科的教授一致推荐他作为第一负责人,他说自己根本没时间做,因此拒绝,但教授们说他当第一负责人,命中率更大,于是他说自己“被挂名”。而从这一“被挂名”开始,也就一路“被挂名”下去,当课题组撰写论文、申请专利时,他是“被挂名”的第一作者;再用这些论文、专利,去申请国家科技奖励时,他仍是“被挂名”的第一作者。到最后,一不小心,就“成果累累”,可以申报院士了。而按照这种模式,未来会有更多的“校长院士”。

    领导“挂名”学术,是我国学术行政化的重要表现,这表明,课题立项时,看重的不是学术能力,而是负责人的身份和头衔,相对于没有多少资源的普通教授来说,手握行政权和学术权的校长,对课题立项结果影响甚大,一些国家重大课题,明确要求负责人必须全身心投入该项目研究,但最后入围者,有很大比例是明显不能全身心研究的校长;这同样适用在成果报奖中,而在课题推进时,在学校中说一不二的校长,由于可以调配资源,也比普通教授有效得多。

    如此学术环境中,校长以及其他行政岗位,就成了香饽饽———当上校长之后,学术非但没有荒废,反而快速发展,有调查发现,学者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学术成果普遍比没有担任行政职务多。这在国际学术界反常的现象,在我们这里十分正常。所以,明白这其中道理者,都争相弄一个行政职务,这是在学术江湖里成功的最佳方式。

    然而,这种学术成功方式,却给整体学术造成严重的伤害,一些个体借手中之权谋求自身学术利益最大化,导致功利学术当道,越来越多的学者失去了学术理想,习得的是怎样在学术圈玩弄权术,包括院士评审中曝出的公关丑闻,也因此而起。“校长院士”的增多,只会给学者们这方面更深刻的感受,加剧学术行政化。

    在笔者看来,要提高我国大学水平,同时纯净学术环境,要把“院士”和“校长”进行分离,同时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校长岗位,应该实行职业化要求,这就是一旦担任校长,就不得再从事学术研究,而选拔校长人选,也应该降低学术标准,重要考察其是否懂教育管理,不能把院士作为校长的福利,也不能把校长作为院士的福利。前不久,湖南大学新任校长赵跃宇,面对3000多名学生正式宣布,在校长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这是回归校长职业化的正确选择,但愿这能带动国内高校真正推进校长职业化的改革,实现学术权和行政权的分离。

    (作者系教育问题专家)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