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周民良:推动沿海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构想

发稿时间:2011-10-12 00:00:00
来源:人民论坛

  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发展轨迹,选择要素集中、地域狭小、产业基础较好的沿海作为创新基地,具有政策动员成本低易于发动、政策实施效率高易于见效的特点,可以取得较好的创新结果。沿海发展战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是,积极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实现制造业发展重心由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不同,在实现转型升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同时指出,沿海地区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推进沿海创新战略,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使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推动沿海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国家对危机后遗症加紧清理,力图走出危机。美国除了加强对金融机构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场监管外,还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实体经济。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政策口号,极力促进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比较而言,新兴经济体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比如,在中国学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同时,印度也在学习中国,并把发展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印度的经济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市场潜力和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都使我们对印度未来制造业发展前景不可低估。可以预见,世界各国未来在制造业领域的市场竞争将会加剧。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1.955万亿美元,美国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19.8%和19.4%,中国制造业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对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图景和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必须要有充分估计。另一方面,从中国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看,我国人多地少,农业是典型的自给型产业;主要矿产资源供给不足,石油、铁矿石等大宗资源性产品还依赖进口;第三产业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短期内不能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制造业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和主体性和关键性行业。中国未来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将仍然要通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加以体现。

  不过,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幅员辽阔,各地制造业发展基础与成长潜力差异较大,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规模和水平明显强于内地。2009年,沿海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68%,不仅超过东北、中部和西部任何一个区域,甚至远远超过这三大区域之和。沿海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沿海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促进沿海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就全国而言,中国还只是制造大国而非创新大国。经济学家PeterHughNolan指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而不是“世界的工厂”。一些分析也显示,在研发支出列世界前700位的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在全世界最知名的100个品牌中没有一个中国的品牌。尽管沿海地区是中国制造业最为集中和最具有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地区,但与许多发达国家制造密集区相比,我国沿海地区在众多制造业领域位于微笑曲线的中间位置,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都明显不足。就沿海地区而言,有研究表明,沿海经济中生产力提高较快的部分主要在出口领域,而出口领域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大部分是外商而不是本土企业。根据江苏省政协提供的信息,2010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相当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仍然依赖于进口。福建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10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5.0%、14.8%、12.6%、11.3%、9.5%和9.8%,不仅比重偏低,而且出现下滑走势。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成本上升和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沿海地区的一些制造业企业把产能向内地转移。甚至一些企业把资本从制造业中抽出,投入到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企业利润也主要来源于主业以外,短期行为日益明显。这样,不仅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体现出来,而且制造业主业本身也出现相对萎缩的趋势。这些现象都昭示一个事实,沿海地区制造业的企业行为还不能适应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的需要。

  沿海地区具有以技术创新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

  不久前,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认为,由于北京、上海等地赚钱机会多,当地企业的创新压力少,因而创新有可能发源于一些经济并不特别发达的西部地区如成都、重庆和中国的东北部。对这一结论我们并不认同。我们认为,既然中国的技术创新基础在沿海地区,推动技术创新也必须依赖于沿海地区。

  促进沿海地区的技术创新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A.Cantwel1)和托兰惕诺(PazEstrellaTolentino)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理论”,用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的趋势。其理论结论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经过一定的工业化与技术积累,在技术创新能力稳定提高的基础上,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在相同产业领域开展竞争。从地区角度看,由于资源要素禀赋的区域差异,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完全可以借助集成区域资源、建设区域创新体系(RIS)来实现。沿海地区是中国工业化和技术积累最好的地区,是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和技术竞争的种子选手,在增进区域创新能力上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从国内看,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制造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远高于其他地区,制造业发展基础十分扎实。诸多创新理论都指出,需求是发明之母。对制造业和创新的研究表明,“缺乏市场需求时,无论发明多么好,都不能转化为创新”(弗里曼和苏特)。制造业是行业众多的产业部门,也是对技术创新需求最多的部门,工业化以来的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都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看,拥有强大的制造基础,是技术创新得以源源不断生成的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些发达国家因为产业转移等因素丧失了制造业基础,也因而丧失了技术创新的基础。比较而言,在由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的转换过程中,制造业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大规模集中,意味着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需求。

  技术创新的要素禀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资本、劳动力、市场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就全国意义而言,不仅制造业的产业基础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且科研院所、技术人员、科技投入、科技市场等也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计算表明,2009年,沿海地区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占全国的58.44%,沿海地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R&D)占全国的比重为67.97%。沿海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强于内地,高技术产品的产出能力也强于内地。2009年,沿海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65.04%,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占全国的84.57%。

  推动沿海地区技术创新的社会基础逐步生成。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进程中,沿海地区的企业家经历考验,能够敏锐地掌握市场变化规律,及时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捕捉市场机会,存在着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强烈冲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目标逐步转向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上,越来越重视推动技术创新;社会资本的发育,有助于发掘新的产业机会和创新机会,为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尤其是,国家的政策调控开始发挥作用,有助于抑制沿海地区的投机行为,促进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也会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沿海地区制造业现有的发展模式缺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支持。在国务院出台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被列入优化开发区,要求这样的区域“大力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壮大循环经济规模,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表明,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单纯的工业规模扩大不具备可行性。只有创新,才可以在较少的资源环境投入中实现更多地制造业产出,或者说在制造业规模增大的同时不破坏现有的资源环境基础。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必须依赖于制造业基础进行,而制造业空间分布与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显示,沿海地区的技术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国家创新从区域突破的关键和重点。

  兼顾两个大局需要推动沿海地区的技术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上个世纪后期指出,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格局。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和沿海发展战略实施,沿海地区建立起了比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应该说,中国沿海制造业的成功符合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2000年,Mellinger、Sachs和Gallup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温带沿海地区占全球可居住面积的8%,居住的人口占全球的23%,但创造了占全球53%的GDP。我国的制造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印证了沿海率先发展、超前发展的科学性。由于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具有交通、信息、交往方面的便利,世界各国的沿海地区能够因为先行开放和紧密参与全球竞争而获得先发优势。在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不免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沿海地区制造业的规模壮大、竞争力增强和适应市场能力提高则更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进。沿海制造业的成功无疑是沿海发展战略的成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运转的成功。

  在沿海经济先富效应得到发挥以后,带动后富的问题就摆在重要位置。2000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通过颁布新的区域政策,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推动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逐步扭转了沿海与内地之间区域经济严重失衡的局面,四大区域之间的协调性、持续性和平衡性明显增强。但在全球出现严重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力图通过技术竞争赢取下一轮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很有必要把沿海地区的技术创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放在重要位置,在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时,强烈关注和支持沿海地区的技术创新。

  一种带有偏见的观点认为,根据比较优势观点,中国只能在制造业领域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没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这种教条主义的偏激观点不仅不适应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而且也不可能阻挡中国技术创新的脚步。从理论上看,比较优势从来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的资源禀赋上。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原来短缺的资源禀赋得到弥补,中国原来不具备优势的领域开始建立优势,中国要素配置的效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国际上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只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技术创新演变规律,后发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在技术创新方面后来居上。日本、韩国甚至芬兰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华为、中兴、海尔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也证明了,中国完全可以依赖本土创新能力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构成相对于西方的非从属性优势。另一方面,国际上的创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进取型创新,也包括保守型创新、模仿型创新、合作型创新、依赖型创新甚至机会主义的创新型策略。一些研究甚至指出,在所有发达国家里,大多数工业研究开发在性质上属于保守型或者模仿型,而且主要涉及较小的改进。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国沿海地区的任何企业,完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要素供给条件,选择不同的创新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分工水平,而不是死守于教条和僵化的比较优势原则而不做改变。

  沿海发展战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沿海创新战略是沿海发展战略的新阶段。这种新阶段标志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从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大进大出利用国际市场向培育自主发展能力的转变,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平面经济向技术创新高度跃升的立体发展转变。制造业能够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是全球拥有稳定、持续性市场和最大化规模需求的产业,创新能够为制造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与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有机结合,将为沿海地区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永久的产业基础和动力基础,并通过沿海制造向沿海创新的转型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的转型。

  推动沿海制造区域成为沿海创新区域,是全国制造业区域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运用2009年数据,我们计算了制造业各行业四省集中度的分布结构。中国制造业的庞大产业平台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从主要行业四省集中分布频率看,制造业主要行业重点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大省份。同样,制造业的技术要素也集中于上述省份和京津沪等沿海重点城市。制造业资源和要素的空间分布提供了一个认识创新空间规律的思路,当制造业基础与创新资源在地域上相匹配时,有助于创新要素追踪市场需求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推动创新成果更好地近距离实现空间转化,减少创新要素的扩散成本。而创新资源的布局也应该遵循制造业布局的客观规律。在副食品加工业重心集中于山东、河南、辽宁、江苏时,副食品创新能力的空间布局也应该向这些区域集中。以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为平台来集成和移入各类创新资源与要素,要远比移动制造业基础向创新资源与要素集中区域花费较少的成本。因而,以庞大的制造力量集成科技资源,把制造优势与科技优势结合起来,以创造融合制造,以创造提升制造,通过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专利、新流程、新思想,加强对重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促进沿海地区重点制造业区域的转型升级。

  促进沿海地区技术创新的建议

  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发展轨迹,选择要素集中、地域狭小、产业基础较好的沿海作为创新基地,具有政策动员成本低易于发动、政策实施效率高易于见效的特点,可以取得较好的创新结果。沿海发展战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是,积极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实现制造业发展重心由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从政策层面上高度重视沿海创新战略的实施。应把沿海创新战略放在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等量齐观的重要位置,加强沿海创新战略的研究与政策制定。加强对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制造业产业带的研究,突出区域创新规划的引导作用,积极打造沿海地区技术创新密集带,以技术创新支持产业创新与产品创新密集区的建设。

  构筑沿海地区由区域制造向区域创新转变的整体思路。加快各地区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和新技术产生,促进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在经济增长中提高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使创新成为沿海区域核心竞争力成长的推动力,建设包括学习型社会、知识型社会和要素集成、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型社会,促进形成传统产业高端化、先进制造信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格局。从中央政府角度看,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创造有利于制造业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纵向的政府政策支持为基础,鼓励企业横向整合区域内外的产学研资源。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合作中发现且满足制造业的技术需求;鼓励企业成为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成果应用和专利申请的主要责任者,成为研究开发人员聚集的载体。建立以企业为依托的重大技术项目中试基地;支持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共建中试基地,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类园区设立开发机构,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科研机构更多产出能够面向制造业需求的技术专利与诀窍。支持沿海地区科技资源密集的重点城市推进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努力。尤其是,要加强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沿海地区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激励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开发区、孵化器等创新型产业融合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促进园区成为制造业各类先进要素集中和合作的重要载体。探索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科技园区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引进科技中介机构落户园区,完善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切实加强孵化器建设,鼓励孵化器建立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聚集政府、高校、孵化器资源,科学引导科研人员自主创业。

  更好发育技术市场。规范技术市场管理,促进技术的拥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交流,以市场引导制造业技术的传播与扩散,使市场更好地发挥配置制造业技术资源的作用。鼓励沿海地区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创建具有国际影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产品品牌。鼓励沿海地区的企业与国外的上下游伙伴或者竞争对手建立技术联盟,推动开放条件下的合作创新。

  促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向沿海地区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倾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争取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并以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作为评价标准,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编制制造业各领域技术前瞻和技术进展报告,定期提供给沿海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加强重点企业与行业协会之间的技术合作,及时披露各类技术信息和技术需求。由各个行业协会经常与全球各领域制造业前沿技术进行对标,定期预测全球各行业的技术走向,定期发布中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市场竞争态势的监测报告,定期公布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动向和相关行业的技术变化。

  解决沿海地区众多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或者关键技术问题。对重大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在沿海地区重点区域推进技术创新。比如,发动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运载火箭等领域,但我国在上述领域的发动机大多依赖于国外技术支撑。可以围绕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制造的密集区域,高标准地建设集成国内一流技术人才与技术成果的发动机学院和发动机研究院,解决关系国民经济诸多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同时,围绕专业镇、产业集群和产业密集带,建设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共性技术突破平台。

  在沿海地区建设能够展示国内外技术与产品的信息平台与交易平台。通过建设国际汽车展、国际航空展、国际列车展、国际船舶展、国际医药展、国际电子产品展、国际服装展等展示会和交易会,构筑中外企业同台竞争的平台,使中国企业能够注意国际制造业产品与技术的变化趋势,并将中国具有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的企业推向世界市场。在沿海地区建设能够集成国内外技术人才的平台,促进企业与国内外技术人才的结合。

  解决好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矛盾。采取多重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具有创新功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条件支持沿海地区中小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利用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杠杆,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发育金融市场,积极促进小额信贷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以解决中小科技企业信贷难的问题。

  对于沿海地区的企业来说,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在政策支持下积极向微笑曲线的薄弱环节移动,重点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强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选择适合于企业的创新策略;像华为等创新型企业一样,长期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提高研发投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通过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育,提高企业在流程创新、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利用反向工程,解剖国外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掌握技术诀窍;加强与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合作,建立紧密联系的伙伴关系,争取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技术支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调整机会,并购国外技术领先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