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国务院今年推7万亿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交通工程占半

发稿时间:2015-01-07 00:0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元旦后,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的总投资逾10万亿的七大工程包基础设施项目,将逐渐揭幕。部分工程及分省的具体项目已经确定。如交通工程一共是203个项目,占据半壁江山;浙江省在7大工程包中获得26个单体项目的名额。

  七大工程包具体包括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

  从已披露的消息看,七大工程包既是宏观政策,也是产业政策,两者形成叠加效应。如果后续措施得当,七大工程包将形成“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合力。

  本报记者杨志锦

  实习记者綦宇北京报道

  6日,彭博新闻社报道称,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的七大工程包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今年投资超过7万亿。7万亿这一数额占到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66%,占比较高,数额较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这则消息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个消息我还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的是为了应对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国务院确实有一定的政策储备。”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6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国家发改委求证相关投资数额的真实性,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国家发改委尚未做出回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工程包的项目已经于去年11月26日之前上报国务院并下发文件,部分工程及分省的具体项目已经确定。如交通工程一共是203个项目,占据半壁江山;浙江省在七大工程包中获得26个单体项目的名额。

  吴亚平表示:“国家新增加的投资不可能再投入到产能过剩的部分,必须在民生项目例如医疗、农业等方面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据发改委披露,七大工程包具体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

  “(七大工程包)一是选择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重大工程。”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去年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二是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工程,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七大工程包既是宏观政策,也是产业政策,两者形成叠加效应。如果后续措施得当,七大工程包将形成“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合力。

  “目前这样的稳增长以投资为重点,但它投资的内涵,投资的方式和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必须要看到2014年、2015这样的政策布局,与以往有本质性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稳增长:交通工程包仍占半壁

  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率仅为7.3%,创下22个季度以来的新低。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转变。数据公布后,市场大多机构机构认为2014年的经济增速将难以达到7.5%,并预测明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将设定为7%。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的一大任务即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2013年,“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国外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54.4%、50%、-4.4%,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国内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充分、居民收入水平不可能短期内迅速提高、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消费、外贸很难提振经济增速,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性凸显。但是投资的形势依然严峻。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固定资产的同比增速仅为15.8%,增速创下自1999年以来同期的新低,稳投资的任务异常严峻。

  发改委作为主管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在去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分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七大工程包的遴选及进展情况。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七大工程包)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工程,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国家发改委两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梳理,清洁能源项目工程包、矿产资源工程包、交通工程包的项目数量分别为26个、37个、203个。如果彭博报道的七大工程包的数量420个属实,那么交通工程包的数量占一半,交通工程包是各工程包的重中之重。

  地方层面上,河北和浙江两省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改革发展会议上都提到要推动七大工程包项目建设。其中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披露该省进入七大工程项目包的数量单体项目为26个。谢力群还表示,今年国家将扩大有效投资放到稳增长非常突出的位置,国家层面已经建立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七大工程包)的推进机制。

  “基础设施的投入是为下一个增长点的发育奠定基础,这是为了中期发展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外很重要的短期意义,就是对很多产业有需求的拉动。”

  事关未来产业结构

  当前中国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既不加剧过剩产能又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投资领域及方式,亟待研究。为此,国家发改委于去年2月启动相关研究,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效率。这一投资被国家发改委赋予了“有效投资”的内涵。

  “国家新增加的投资不可能再投入到产能过剩的部分,必须在民生项目例如医疗、农业等方面,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投资见到了效益和回报才能叫有效投资。”吴亚平表示。

  谢力群表示:“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又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后劲、效益和竞争力。”

  此外,7万亿资金来源亦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具体项目推进上,中央项目主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的中央企业负责推进,地方项目主要由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负责推进。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资金来源一般分为国家预算资金、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几大类。

  此次项目资金来源方面,发改委明确表示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进入,方式上鼓励采取PPP模式。

  “在中国经济下行状况下,很多投资的预期收益在下降,所以现在全面启动PPP,从时间上来讲并不是特别好的时机。”刘元春表示,“任何合作的模式都要透明,在不同的区域和行业要有开创性,更重要的是政府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改革。”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