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国资委已开16次会审议改革方案 夜间常常灯火通明

发稿时间:2014-12-26 00:00: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4年,既要在中央的领导下把控住国资改革的红线和底线,又要以身作则奋起不断打破既有利益的桎梏,国资委的这一年过得并不轻松。

  本轮的国资改革被提出后,舆论层面上关注度很高。从海外到国内,体制外的各路专家对此高谈阔论,而政策制定者却往往“悄然无声”。

  国资部门如此谨慎不是没有缘由。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2013年就达到了104.1万亿元,约是中国同年GDP的五倍。这也意味着,一丝一毫的变动就可能牵涉到数亿资产的调整。其中,涉及的企业门类遍布工业、金融、文化和教育等,产权类型涉及到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参股等,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众多,改革的环境异常复杂。

  尽管大多数地方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一些企业先期行动,但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地方改革方案对于一些关键问题都只是做了原则性表述。中央看着地方,地方也在盯着中央。再加上上一轮国资改革曾出现一批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本轮改革再怎么审慎可能都不过分。

  迄今为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2014年全年已经连续召开了十六次全体会议,对牵头制定的三个国资改革关键文件审了又审,对央企和地方的国资方案看了又看。由于要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时妥善拿出改革意见,位于宣武门西大街26号的国资委在夜间也常常是灯火通明。

  在等待了半年之后,国资委率先于7月通过推出6家中央企业执行四项改革试点。这6家企业中,国投早在多元控股的道路上磨练多年,中国建材在同民资合作的实践中也屡获殊荣,以成熟企业试点改革新路,也符合中国多年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宝贵经验。

  在国资委打响中央层面改革实践“第一炮”后,中信国安(000839,股吧)和中国石化(600028,股吧)也相应启动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但其他部门和企业自发的改革是否符合中央改革的大思路,是否符合两个“毫不动摇”的总体要求,是否遵从了“底线”和“红线”的要求,外界还在持续探讨。

  中央已经明确,“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未来的国资改革可能还会多元推进,各类改革方案必须要有人担当把关职能。今年年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对各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改革意见或方案的审核把关提醒的重任落在了国资委身上。

  “担子千斤重,责任大如天”。作为国资的掌门人,国资委主任张毅则首先将改革的触手指向国资委自身。

  以往,很多国企都反映国资委管得过多、管得过细。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改革要求下,张毅大喊一声改革要“动自己的奶酪”,要“主动改革,主动放权”,更显“壮士断腕”的决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动自己的奶酪”还隐藏了一个改革动向,就是对未来国资改革不只是针对国资增量还会大胆改革国资存量,这也是此前外界争议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数据上看,2014年前十月全国国企利润仅增6.1%,大量中央企业因过去扩张过快财务成本过高,因转型缓慢而应收款和存货的资金占用比例过高,都反映了国资既有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再加上年初中国联通一批高管转战移动互联网也预示着,国企人事薪酬制度若不改可能会出现人才危机。

  国资改革不仅要动国资委的奶酪,还要动国有企业的奶酪。中央今年率先推出的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正是动了一批人的奶酪,也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