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国的敦促和安倍的反省有用吗

发稿时间:2015-01-08 00:00:00

美国的敦促和安倍的反省姿态,与美日期望的地区安全角色之间,与安倍制订的日本国家路线之间,本就不存在一个互动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5日在新年记者会上透露,将在日本无条件投降70周年讲话中表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省”,谈话将总体上继承“村山谈话”的立场。美国对此迅速作出回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6日表示,美方希望安倍能继承承认过去殖民统治和侵略的“村山谈话”以及围绕“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这两个谈话“在日本改善与周边各国关系的努力中占有重要位置”。

日美对于二战历史问题的这一番表态中,包含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尽管安倍在其第一任首相任期期间,也曾表示过将遵循“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的立场,但2012年再度上台后的表现,则完全是反其承诺而行之。在其第三任首相任期刚刚开始时,提出将对二战“反省”,这是否意味着立场将有所转变,值得关注。

第二个变化是,对于引发东北亚外交紧张形势的日本历史问题,美国通常采取不介入立场,即使有所异议,也没有形成连续、持久的政治压力,并且缺乏具体指向。相反,在美日安保条约的框架和美国削减军费的背景下,美国鼓励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这与此次美国公开要求安倍继承“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形成了鲜明对比。

客观说,即使是言辞上的改变,这两个变化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日美两国在二战结束70周年的节点,梳理对于历史问题的态度,遏制将历史问题工具化的倾向。不过,要预估这种变化是否能够成为改变东北亚外交形势的机会,还得回到起点。只有了解是什么促成了变化的发生,才能判断其含金量的多寡。

美国公开敦促安倍回到历届日本政府对二战历史问题的认识范围之内,源于两个因素。其一,两年多来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过河越界,引发了不安。毕竟,关于二战的历史认知,涉及美国二战后全球利益获得的合理性。其二,美国政府进入“跛脚”周期后,追求外交成果是最大诉求。在此期间不欲出现变数。

安倍表示要“反省”的原因,或许复杂得多。过去的历史表明,反省不一定代表承认侵略。即使沿用了村山和河野的措辞,也不代表施政上必然转变。或许,弱化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背景下对日本“原罪”的拷问,是最大动能。

实际上,美国的敦促和安倍的反省姿态,与美日期望的地区安全角色之间,与安倍制订的日本国家路线之间,本就不存在一个互动轴。这就隔离了历史和现实的相互作用。这也注定了8月的“安倍谈话”,效果有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