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教辅是“刚需”,上课、考试必须得有一本;另一方面,买教辅书受到父母的阻力又远比其他书小,买起来心安理得。
近日,澎湃新闻一篇报道的标题吓坏了很多小伙伴:《九零后下单最多的20本书:这哪里是书单,7成是教辅题海》。报道援引当当网2015年的图书消费报告,称过去一年,90后在当当网买得最多的20本书中,70%是教辅、题库、练习册之类的“考试用书”。此新闻一出,网友一片哀叹,澎湃这条新闻底下被赞最多的一个评论这样说:“中国已经没有了文学与文化,现在读书的年龄铺天盖地的都是教辅材料。”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其中问题多多。且不论一份报告中那么多的数据,单拎出90后这一点当标题,记者有哗众取宠之嫌。只看“90后爱买教辅书”这个结论,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
一、关于“90后最爱买教辅书”这点,当当的数据真是谦虚了
在上述新闻中,“90后买教辅书最多”这个说法出自当当网的年度报告。其实这份报告里,90后只是随口一提,跟60后最爱的是《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一样,都是次要部分。最重要的年度畅销书top10中,根本没有教辅考试类的书。类似的,在另两家图书销售电商京东、亚马逊上,top10也没有这类书。
当当网2015年的图书消费报告中,90后买得最多的20本书中,有14本是教辅考试类。
京东年度销售排行榜Top10(排名第六那本书是怎么混进来的)。
哪儿有呢?天猫有。在去年世界图书日,天猫官方发布了《全民网购图书报告》。其中显示,全国卖得最好的一本书叫做:《真题详解+标准预测4级》(星火英语)。可见,论教辅考试书在图书总销量中的比例,当当比不上天猫。
而如果与实体店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网店的教辅考试类比例太低了。据开卷公司公布的《2015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我国实体书店中,教辅教材类图书的码洋比重达25%,而网上书店的这一比重仅为不到10%。说明学生们买教辅书,更多是去实体店,而不是网购。
而从2010-2014的数据看,教辅教材类的销售一直占实体书店的1/4左右。
以上对比大概可以得出这样的逻辑:论卖教辅书,当当比不上天猫,而网店又比不上实体店。这说明了什么呢?
大概说明了这么一点:当当的数据只能代表他们自己,而不能代表全中国。如果把全国网店和实体店加起来算的话,教辅考试类图书在学生购书中的比例,应该远比当当数据中给出的多。想想90后的年纪,16-25岁,完全涵盖考研、四六级考试的考生年龄。可以想见,那些考研参考书、四六级真题模拟书之类的,99%都是90后买走的(为什么不是100%?总得给老师们留点吧……)。
所以看到《90后里什么书最畅销?70%是教辅考试书》这种标题,惊讶的不该是“哎妈这么多啊,70%了!”,而应该是“不可能吧,才70%?”
二、对穷学生来讲,买教辅是“刚需”而且阻力远比其他书小
通过以上分析,大概能得出这么个结论:中国90后的高中生、大学生们,把买书钱里的绝绝绝大多数都放在了买教材、教辅、考试参考书上了。那是否能从这个结论再推出下一个结论:90后除了教辅类以外,基本不读书了?
显然是不能的。一方面,网络阅读的份额在一天天加大。2014年国内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了56亿元,预计2015年会突破70亿元。另一方面,即便是纸质书,人们也更习惯于用移动设备读电子版,2014年我国电子书市场规模已突破40亿元。由于接受程度的差异,网络文学和电子书的主要用户是80后、90后乃至00后。所以,90后的很多阅读是不通过纸质书来完成的。
而作为学生,图书馆又是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上学时都有这样的体验,不爱学习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有的爱踢球,有的爱打游戏,有的爱睡觉,有的爱谈恋爱……而爱学习的孩子都是相似的——爱泡图书馆。所以他们的阅读需求又被图书馆消化了一大块。
这一路分析下来不难发现,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很多书其实都是不用买的,网上搜搜,图书馆查查,同学借借就够了。
而有那么一类书,是不能从网上获取,图书馆又没那么多,也没法从同学那借着看的。偏巧这类书还是父母喜欢的,只要说买,可以不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挤,直接管爸妈要钱买就是了。那这是什么书呢?
你也猜到了,就是教辅考试类的书。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把所有小说、科普、明星画册之类的书视作洪水猛兽,斥为“杂书”,唯独对教材、辅导书、考试参考书情有独钟,称之为“有用的书”。
一方面,教辅是“刚需”,上课、考试必须得有一本;另一方面,买教辅书受到父母的阻力又远比其他书小,买起来心安理得,甚至会有一种“同学都买了我也买一本,至于看不看再说吧”的心理。这种情况下,教辅当然卖得好了。
三、教辅书的“名师效应”使单本书销量奇高
先看一组数字:按照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布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出版和发表的长篇小说有2000余部。而据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的判断,中国现在每年诞生的长篇小说多达8000到1万部。
每年印成书的长篇小说超过2000本,没印成书的还有6000-8000本,而这些没出版的又有很多会以各种方式流传在网上。这还仅仅是长篇小说这一个品类,其他诸如泛文学类、社科类、童书类、艺术类等等,也大抵如此。总而言之就是这些书可供挑选的种类有很多。
而教辅类呢?先说教材,全国有资质能出教材的只有人教社、高教社等少数几个;再说辅导书,当然也是这几家出版社自己出的,特别是教材编者参与编制的辅导书更靠谱。
那考试类呢?无论是四六级、考研还是公务员考试,都是关乎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事件,考生都很重视。而越重视的事越容易出现趋同现象,简单说就是同学买什么我就买什么,同学有的我也得有。尤其是文科类考试,如果某位名师在上一年押中了考题,那他的书马上会在下一年成为所有考生追捧的热点。“名师”的名头在考试类书中是至关重要的。
这次当当发布的榜单里,90后买得最多的一本书名叫《肖秀荣2016考研政治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这是个考研的考生人人皆知,不考研的人谁也不知道的名字。他本职工作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这个身份平平无奇,之所以受到90后的追捧,是因为另一个身份:拥有14年考研政治命题经验,曾任政治命题组副组长及学科组组长。
出题的人写的辅导书,告诉我该背什么内容,这要是不买那就是脑子有问题了。在90后购书top20中,肖秀荣的名字出现了6次。而网友的评论更有意思,有的人明显是今年应届的考生:“看到最后笑疯了。我也贡献了!”“肖秀荣才是王道!!!”
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购书榜会被教辅考试书垄断了。比如有100个人爱读小说,30个人准备考研。这100个人可能会选出60种小说去读,而那30个人可能只有5种考研政治书可选,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考研书单本销量高。
四、由年轻人自己选择买什么书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90后的购书比例中,教辅书占多数这个情况是正常的,而且由于“刚需”和“名师”等因素,短期内看不到改变的迹象。那这个现象是不是很糟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放回顾一下中国各个时代的畅销书。1960-70年代,中国第一畅销书无疑是《毛主席语录》。据估算,当时发行量达到了人手1.5本,总数以十亿计。政治在当时裹挟着一切,人们是怀着对领袖的无限热爱而买书。
而到了1980年代,年轻人最爱读的是文学名著。现在网上还能搜到当时新华书店前排起长长的队伍,求购各类名著的照片。如今一本小说印数过五千就已经很不错,过万都可以称为畅销书了。而八十年代一本小说印数二三十万是稀松平常的。
为什么能卖这么多?憋的。当时的年轻人刚刚走过“文革”,文学对他们是一缕清风,是能够畅快呼吸的养分。现在有很多人怀念那时人们对文学的热爱,其实不过是十年浩劫被憋坏了而已。进入90年代,文学热便散去了。
到了1990年代,有两大畅销书不得不提,分别是90年代中期的《中国可以说不》和90年代后期的《学习的革命》。前者是民族主义泛滥的结果,很多年轻人在尚不成熟的强国梦驱使下买了这本20天“攒”成的书,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速成和速火,紧跟着的就是速朽。
而《学习的革命》之火爆,则完全是炒作的结果。这本书号称有魔力:只要按他教的方法记忆,谁都可以一周学会一门外语。在科利华公司大面积打广告掀起的热潮下,一本普及型记忆类的书最终卖到了上千万册,连本书的两位来自荷兰和新西兰的作者都惊讶不已,连称这书是面向以字母为文字基础的欧美读者的,其实不适合中国人……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人读什么,在很多年里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要么是政治需要,要么是常年憋屈压抑后的喷发,要么是社会上民族主义的裹挟,要么是商家炒作忽悠的结果。
相比这些,考研书、四六级书虽说也不怎么样,但毕竟是学生出于自身需要而做出的理智选择。我要通过考研来改变自身命运,我要通过考级来拿到大学文凭,我要通过教辅书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些都不是受谁影响、逼迫而做出的选择。比较而言,这份榜单是不是也不那么面目可憎了呢?
结语:
乍一看到《90后最爱买教辅书》这种标题,很容易怒火中烧喷上一句“中国青少年的未来在哪里啊?!”但是仔细想想,这个爱字上应该加上一个引号。这是90后们出于自身境况而自发形成的一种购买取向,比起之前几十年中国年轻人的阅读状况来讲,已经是最不坏的一种结果。再多说一句,以2016年算,所谓90后这一代人,最小的17岁,最大的已经26岁,估计不少已经为人父为人母,马上要在新的一年迎来二胎了,别把人家当小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