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匡贤明:“工匠精神”需要市场土壤

发稿时间:2016-03-22 00:00:00

  真正的“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在激烈竞争下完全的消费者至上的理念。为什么一些国家产品质量确实要领先一步?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没有“工匠精神”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品牌。目前各方都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尤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缺乏工匠精神?企业如何形成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是消费者至上的理念

  “工匠精神”需要市场土壤

  目前解读工匠精神的,更多从技术层面考虑。确实,“工匠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注意每个细节,提高每一步的质量,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在这方面,德式制造无疑是典范。笔者多次前往德国,对德国制造的细节讲究深有体会。

  但是,真正的工匠精神,远不是技术上的考量。真正的“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在激烈竞争下完全的消费者至上的理念。为什么一些国家产品质量确实要领先一步?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时刻把消费者摆在首位,无论是产品设计、制造还是产品服务,都时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在这方面,苹果的创造人乔布斯是一个代表。他以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感受来对产品设计、研发作出判断和衡量,不达到满足他作为消费者预期的设计和研发均被打回。由此才有苹果产品的横空出世。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无他,主要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就是说,没有在竞争中对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就不可能有“工匠精神”。谁欺了消费者,偷工减料,工艺粗糙,谁就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中国为何缺工匠精神?不竞争无精益

  历史上,中国似乎不缺工匠精神。远的像鲁班这样的大家,近的包括同仁堂在内的“百年老店”,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笔者的外公,一个老木匠,做出来的木器,从不用一个铁钉,十里八乡赞不绝口。当年母亲陪嫁的大柜子至今仍在使用。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并不缺工匠精神,在一些老艺人的身上还可以看到工匠精神。而从消费者角度看,这些工匠精神,实质就是消费者本位加上精益工艺,简称为“不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能力迅速提高,在相当多的领域我们的制造能力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但我们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不高、细节不优、服务不周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对消费者来说,不少产品只能说“凑合用”,远达不到“快乐用”、“享受用”的程度。这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不少产品不仅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在国内也被消费者“用脚投票”。海外买马桶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不跨越这个阶段,中国制造很难上台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我们历史上的“工匠精神”淡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消失?从根本上看,这是和过去我们在体制上走的弯路直接相关。由于采取子计划经济,产品生产和销售与消费者无关,都由计划者安排。生产出来的产品按计划分配到相关领域。加上产品短缺,生产出来的产品供不应求,消费者能买到商品就不错了,哪敢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者哪来的动力去改进生产、提高质量?

  也就是就,计划经济消灭了竞争,消灭了消费者本位,就是直接把工匠精神的土壤铲除了。供给只管量,不管质;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和服务。工厂服从的是行政命令,而不是市场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明显加剧。为了赢得市场,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有的行业的“工匠精神”就开始重新出现并不断增强。这尤其突出表现在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领域。一些新的产品品牌开始出现,比如小米、华为等。

  以上简要的历史回顾说明,“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只能在市场环境下,只能生长在市场的土壤中。那些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的领域,垄断还很森严的领域,“工匠精神”就很难存活,也很难发扬。

  工匠精神需要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公开透明的市场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决策者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如何鼓励企业形成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土壤。

  一方面,加快市场化改革,打破市场垄断,完善市场秩序,是形成“工匠精神”的土壤。这一点不打造,垄断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盛行,工匠精神就很难出现。在打破垄断上,我们还任重道远,还面临攻坚的重任。

  另一方面,强化市场监管。假货盛行是工匠精神的另一个天敌。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婴儿奶粉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对政府来说,不是口头上宣称加大打假力度,而是尽快形成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目前阿里等企业已经研发出大数据用于打假,但某些部门并不配合,数据无法共享,直接制约打假效果。不客气地说,在这方面需要反思的是各级政府。■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