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教的人,如果老生常谈,再添加一种“高深莫测”,那真可厌之极。
《围炉夜话》则不然。那是把“正经”道理化作“夜话”讲。冬夜围炉,其乐融融,一边烧煨山芋,一边散谈人生。长者和善,儿孙辈则无拘无束。就这样,“语重心长”的221则语录,积集成了亲切而温暖的传世家训。
事实上,夜话极精要,也极精彩,不少是对偶式的箴言且朗朗上口,称得上雅俗共赏、“文质彬彬”。看似闲话,却是至理;貌似家教,实为代圣人言。借用作者推崇的话,真可谓“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
当“教”以“说”的面目呈现时,风景或许不一样。有一则语录,恰似一漫画,让人过目不忘。“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此语恰如相面“写真”,又似说文解字“写意”,说人的一张脸天生写着一个“苦”字(两眉为草,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由此教诲勤勉人生,你说生动否?
绝非炫技,类似的义理譬喻,入木三分,令人击节称叹。且看作者说“义”解“伐”:“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仁字从人,义(義)字从我,讲仁讲义者,不必远求。”字理寓人生哲理,善读书者即善处世立身。
大道理用大白话讲,“围炉”的境界才彰显。书中,作者每每以浅显的语词告诫子孙:“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中国传统文化中,“耕读传家”从来就是朴素的主旋律,而“立德、立功、立言”则是士子心目中最高的价值标杆。开轩面场圃,焚香阅金经,深入浅出,微言大义,难怪作者要强调“讲大经纶,只是实实落落”,难怪前人要把《围炉夜话》与《菜根谈》《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宝典。
做学问的根本在做人,但做好人绝非附庸做无原则的好好先生。对此,作者看得明了,批判得也透彻。
这在不辨是非的“伪中庸”背景中,难能可贵。且看老先生引经据典、左右开弓:“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推而广之,涉及品质、骨格与担当。于凡夫而言,“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于君子而言,“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立业的宗旨在立人,立人的要义则在有“境界”。理说到这份上,便是“道”,便是人生真谛了。关于“境界”,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经典描述,清代人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则更多给出贴近生活的修炼路径。如“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如“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如“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应当说,《围炉夜话》所讲的理,都是常理,是顺理成章的处世之道。老生常谈却直抵肺腑,何也?真诚坦率,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