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深入探索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实践,剖析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4月19日—22日,我社总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康养专委会主任刘学军带队赴泸州、成都两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在泸期间,课题组围绕“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座谈交流。课题组详细了解了该校的办校办学历史、产教融合方面的典型做法及突出成效,并就下一步如何推进相关创新举措进行探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杰、副院长鲍学东等学校主要领导,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孙善学参与讨论。
在蓉期间,课题组赴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延川,发展规划处处长奉友勤,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刘强等学校领导进行座谈交流。课题组还参观了该校建设的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全面了解了学校在产教融合、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具体做法。随后,调研组走访了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并与该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小冬、副主任李时渊等,就“产学研合作现状”“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等内容进行座谈讨论。
《改革内参》综合版主编秦均华、《改革内参》高层版责编张歌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