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刘植荣: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应与国际接轨

发稿时间:2012-01-11 00:00:00

  2011年10月以来,北京等大城市连续出现灰霾天,但官方发布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大多是良好,2011年12月17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居民认为官方公布的数据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差别太大,对官方的监测结果和标准提出质疑,并参照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空气质量监测,建议把空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纳入监测范围。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标准尤为重要,标准高低表明对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以及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和努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世界每年有130万人死于室外空气污染,如果将PM10的浓度由70微克/立方米降为20微克/立方米,就可以使因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减少15%。

  这和划分贫困线一样,标准低了,贫困人口就少,政府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和救济力度就减弱。联合国规定人均日生活消费2美元为贫困线,1.25美元为赤贫线。中国2010年的贫困线为1274,我们的贫困线还到不到联合国标准的一半。美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在24343美元或以下定为贫困线,相当于人民币15.42万元就要吃政府救济。贫困线标准不一样,我们就无法与世界比较贫困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的贫困人口来中国都是“中产”了。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也是这个道理,监测标准只有与世界接轨,才能通过对比知道自己的环境空气质量好坏,才能切实做好空气净化工作。如果放宽标准,那就相当于放任空气污染。按现行标准,2011年广州的空气优良天数为360天,优良率达98.6%,正如广州市环保局局长罗思源所说:“一年只有5天空气质量达不到优良,我们工作都没有什么动力!”(见2012年1月5日《羊城晚报》)

  针对有网友提出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PM2.5安全指数为10”,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回应说没听说过这个标准。首都环保局高官竟然不知道空气质量监测的国际标准,这着实让百姓对环保部门环境保护的能力感到担忧。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发布的空气质量标准,就把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定为10微克/立方米,24小时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这一标准是根据美国癌症协会2002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提出来的,该报告认为,PM2.5的年平均浓度低于10微克/立方米不会给健康带来显著影响(不是没有影响)。

  为了便于评价环境治理取得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还推出了三个过度目标。“过渡时期目标一”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24小时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该浓度大致反映了历史上较高的浓度,这一浓度与死亡率有显著的相关性。“过渡时期目标二”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为25微克/立方米,24小时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该浓度很可能与健康效应有显著的相关性。“过渡时期目标三” 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为15微克/立方米,24小时浓度为37.5微克/立方米,这个浓度相对于“过渡时期目标二”可以降低大约6%的死亡率风险。

  空气中的颗粒物可引起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残疾儿、过早死亡等疾患。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可以通过鼻腔纤毛和喉咙粘液过滤,无法进入人体器官内部,即使进入,也不会停留太久,很快就会被人体自动排出。但PM10以下颗粒物可以沉积在支气管和肺上,引起某些疾病。PM2.5以下的颗粒物则可穿透肺的气体交换器官,引起脉管炎、动脉硬化、心脏病和其他血管疾病。如果颗粒物小于100纳米,就可刺穿细胞膜,然后向其他器官转移,包括大脑。2011年5月25日出版的《The Lancet》刊文指出,由于空气中的PM2.5很大一部分是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汽车尾气是最危险的致心脏病因素,7.4%的心脏病患者是由汽车尾气引起的。根据美国环保机构的统计,美国每年癌症病例中,约58%是由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引起的。

  空气中颗粒物粒径越小,对人的健康危害越大。如果监测PM10,则无法知道PM2.5的含量,即无法知道对健康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一个10微米的颗粒物质量相当于100万个100纳米的颗粒物质量,如果空气中的PM10浓度低但PM2.5浓度高,其危害性就比PM10浓度高但PM2.5浓度低要大。所以,在经济落后国家,如果购置不起监测PM2.5的设备,就需要根据监测到的PM10的浓度推算出PM2.5的浓度。在PM10中,PM2.5要占50%—80%,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发展中国家采用50%的比值,因为发展中国家私家轿车少,PM2.5所占的比重就小。但推算浓度毕竟不是初测数据,其可靠性要差很多,所以,只有直接监测PM2.5才更准确、更科学。

  在民众的积极呼吁下,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12月30日通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收紧了PM10,据称,新标准要到2016年才在全国实施,2012年仅在部分地区采用。实际上,许多地区早已具备了检查PM2.5的能力,如广州在2010年就配置了PM2.5监测设备,目前广州10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均具备了PM2.5的监测能力,有的连PM1也能监测。

  即使按照我们的新标准,也仅仅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最低标准。中国新标准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这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最低标准“过渡时期目标一”的数值。中国新标准PM10年平均浓度限值从100微克/立方米收缩到70微克/立方米,同样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最低标准。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特征也在发生变化。PM2.5到PM10之间的颗粒物主要产生于建筑活动等机械运动和风沙扬尘,而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则产生于燃料燃烧。随着私家轿车数量的增多,环境空气中PM2.5的含量会不断加大,仍采用PM10不但不能准确评价空气质量及其对健康的危害,这会误导环保政策的制定。所以,环保部门应尽快在全国范围采用PM2.5,并把监测标准与国际接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