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农业强国建设正式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体系,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2022年起,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了农业强国的具体目标,即“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农情,彰显中国特色,聚焦农业强国建设,坚定不移地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为全面开启并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是建设农业强国、强省的必由之路。长丰县作为农业大县,在建设农业强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开新局”,全方位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加速推进农业强县建设。由此,本研究聚焦“长丰县农业强县建设”的实施路径,在梳理总结长丰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把“农业强县建设”放在国家战略和省级部署的大坐标中,深入分析长丰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长丰县农业强县建设的发展目标、建设路径等对策意见,为制定实施相关方案和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长丰县农业强县建设的基础优势
第一,地理位置优越,享有一线城市的辐射优势。作为合肥的卫星城市,长丰县不仅充分承接了中心城市发展的辐射与带动效应,还独具政策与资源的双重利好。长丰县积极承接合肥市的发展溢出效应,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推动了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壮大了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2024年3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发布的《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中,长丰县占据12个项目,其中包括比亚迪汽车、佳通工业园、新桥机场S1线、地铁8号线等众多优质项目,越来越多的企业、资本和人才汇聚长丰。2023年,长丰县生产总值达946.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市8.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54亿元,较上年增长3.2%,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08.6亿元,较上年增长28.7%,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1.29亿元,较上年增长2%,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良好的区位优势与城市发展溢出效应使长丰县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第二,交通网络发达,具有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长丰县不仅是省会辐射皖北的“桥头堡”,还是合淮同城化的“承接地”。已并轨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互联互通国家高速铁路运输通道网,基本形成“米”字型高铁网络和“井”字型高速网,具备突出的交通便利条件。长丰构建了“机场+高铁+高速+高架+城市干道”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缩短了合肥主城区与长丰县的空间距离,使长丰与合肥联系更为紧密,更便捷地承接合肥发展外溢需求。其中包括境内公路4311.7公里,高速公路115.4公里,实现县域乡镇30分钟上高速,与芜湖、淮南、蚌埠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均处在1小时通勤圈之内,3小时到达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淮南铁路纵贯县境,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在县域设有2个客运站,京沪铁路、商合杭高铁、滁淮高速、合淮蚌高速、沪陕高速、G206国道、S311省道穿境而过,蒙城北路大幅度缩短了与合肥之间的距离,距新桥国际机场25公里,已经形成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第三,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一是土地资源。根据长丰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县耕地105129.25公顷(1576938.75亩),其中,水田92477.37公顷(1387160.55亩),占87.96%;旱地12474.74公顷(187121.1亩),占11.87%;种植园用地2797.14公顷(41957.1亩),其中,果园2745.92公顷(41188.8亩),占98.17%;林地14428.18公顷(216422.7亩)。耕地质量较好,耕地质量等级主要为7、8、9等,以7等耕地为主。二是气候资源。长丰县地处亚热带北缘,位于北纬31度到32度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季风明显,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气压1012.5hPa,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风速2.82m/s,年静风频率为3.68%,年平均日照216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4天。光热和水分条件良好,雨量充沛,无霜期比较长,白天和晚上的温差都在10度左右,有利于糖分积累和碳水化合物的转化,适合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三是水利资源。长丰县境内河流、水库、干渠广布,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80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92~270mm,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61亿m3。全县境内双河、永丰等12座中型水库主要承担灌区内农业灌溉和生活供水,水质普遍较好。
第四,品牌建设有力,特色农业品牌享誉全国。长丰县坚持品牌强农战略,致力于推进农业“三品一标”的创建行动,成功打造了一批以长丰草莓为代表的农业精品品牌。例如,造甲乡围绕“农业产业为旅游,旅游发展促产业”的思路,在凤群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内打造“龙虾品牌”,在秀甲田园项目区内打造“秀甲品牌”,在双河红色美丽村庄内打造“红源品牌”,在宋岗和陈刘优然牧场内打造“奶牛亲子品牌”,在立华楼房养猪基地内打造“智慧养猪品牌”;吴山镇力争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壮大南瓜、贡鹅两个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培育生态稻虾共养、瓜蒌种植、设施草莓以及菌菇生产四大产业基地,打造“江艺”“江艺果蔬”“侬多丰”“英菲奈特”“恒进农业”等多个农业品牌;2023年,左店镇新认证5家绿色食品、3家有机农产品,“长丰青萝卜”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了国字号地域“身份证”,擦亮了长丰县农业发展的“新名片”。
第五,科技支撑有力,农业机械化成效显著。长丰县汇聚了“智慧农业谷、菌物谷、育种加速器、合成生物、中试城”五大高端平台,成立了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公司,已规划建设1500亩宇桥生态科技小镇和合肥种业之都展厅,即将投入使用首期10万平方米的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2022年,全县农机总动力110.5万千瓦,大中型农机具和无人机等农机具大量增长,大中型拖拉机3700台、联合收割机4200台、大型植保机保有量250台。新建5个特色农事服务中心、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此外,长丰县还致力于培育农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政务服务网,加快“数字长丰”的建设步伐。截至2023年,全县累计建设了79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建成了13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1个育秧中心、30个粮食烘干中心,推广引进了智慧+测土配方施肥、智慧+农田水利灌溉、智慧+光伏农业等新技术、新模式,认定省级数字农业工厂3家。长丰县打造的数字草莓新模式入选中央网信办数字乡村建设指南典型案例。2023年4月,中央网信办组织专家对长丰县试点工作开展终期评估,长丰县在全国117个试点地区,排名38位。
第六,供给保障有力,具备多元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全年新增耕地6600亩,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157万亩。夏粮面积、总产量分别为51.8万亩、16.9万吨,总产量居合肥四县一市首位。建设省市县共建指挥田1万亩,核心区小麦亩产达1200斤。高质量完成126万亩秋粮秋收,全面完成52.5万亩小麦、12万亩油菜秋种工作。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由2020年的171.44万亩、64.5万吨分别增加到2023年的173.64万亩、66.42万吨,分别增长1.28%、2.98%。单产水平由2020年376.22kg/亩提升至2023年的382.5kg/亩,增长1.67%,实现稳产增产。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20.7万亩、产量36.1万吨,同比增长2.9%、3.8%,瓜果播种面积8.68万亩、产量14.38万吨,同比增长6.4%、6.8%。稻虾共养面积达34.72万亩,产量3.38万吨,拥有规模基地480个、国家级稻虾综合示范区2个。全县养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奶牛规模养殖率达到100%。截至2023年11月底,生猪存栏32.7万头,出栏59.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25万头,分别同比增长1.6%、19%、1.56%。家禽出栏2900万羽,同比增长0.7%,肉蛋奶总产量17.76万吨,同比增长10.3%,水产品产量4.38万吨,增长4.32%。
第七,产业基础良好,乡村富民产业加速发展。近年来,长丰县充分挖掘县域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着眼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聚焦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增收,为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围绕草莓、稻虾、碧根果、奶业4个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以丰大为依托的粮油精深加工产业群、以伊利为依托的乳制品加工产业群、以东宝为依托的果蔬加工(出口)产业群、以立华为依托的畜禽加工产业群、以正大为依托的饲料加工产业群。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建成杜集镇元兴牧业4300头现代化奶牛牧场,双墩安松奶牛场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全县奶牛存栏1.1万头。草莓全产业链总产值和品牌价值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入选全国“一县一业”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并荣获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大田作物、草莓、奶业、碧根果、稻虾”全产业链全面升级,迈上新台阶。
二、长丰县农业强县建设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农业强国。这不仅是我国农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参照国家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对标安徽省委书记对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讲话,依托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发展功能定位,长丰县农业强县建设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资本足、土地丰、人才兴、活力旺为目标。
一是农业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高产稳产优质的粮油种植基地和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改善仓储设施和库区环境,为安全储粮做好“硬件”保障,稳定粮食产销协作关系,着眼于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提高粮食产量,加强粮源调度、加工销售、库存投放、储备调节、应急供应等协同联动,形成保供稳价合力。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6万吨,蔬菜和瓜果产量分别达40万吨和17万吨,畜禽产品产量20.89万吨,草莓总产量38.5万吨;2035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增长,亩均单产持续提升。
二是农村美。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打造出具有“淮风楚韵”特色风貌的和美乡村。PM2.5、PM10浓度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90%。完成造林绿化6000亩,争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10个。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到202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7%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有社区服务站的村占比达到100%;到2035年,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以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100%。
三是农民富。持续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实现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用好农村“三变”改革和“两闲利用”成果,力争实现集体经济百万强村全覆盖。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1,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100%,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参保率每年保持在99%以上,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到203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2: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5%。
四是资本足。金融支持种业振兴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为种业阵型企业“一企一策”制定融资计划,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经营模式开发定制金融产品,种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全面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农贷”品牌得以创立,在集成现有“三农”信贷产品基础上,在抵质押方式、风险补偿、利率定价等方面实现创新,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覆盖范围扩大。到2025年,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挂钩机制建立,全县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00亿元,融资申请解决率达90%;到2035年,涉农贷款余额达到600亿元,县级“三农”投入资金达20亿元,各项贷款政策同比增速不低于20%。
五是土地丰。紧密围绕“耕地”“种子”这两个关键要素,深化落实“五不让、三严禁、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现象,积极统筹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库,助力合肥打造“种业之都”,立足全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聚力打造种业创新策源地。到2025年,围绕“农作物、畜禽、林果花草”三大种业打造的良种繁育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到2035年,建成种子检验实验,针对种业育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制等机制趋于完善。
六是人才兴。围绕“智慧农业谷+创新中心+产业创新团队”的创新模式,打造出涵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创新的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并入驻长丰县各个乡村,实现“村村有团队”。到2025,创造大学生就业岗位5万名,实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和经验管理团队;到2035年,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实现从“以贫困村为主”向“所有村居全覆盖”转变,从“推动一产高效发展”向推动“一二三产全链条高质发展”转变。
七是活力旺。包括农业项目用地、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就业、社会保障、乡村治理、党建引领、政策保障、人才驱动等在内的机制健全完善,形成高效协同的治理格局。到2025年,进一步放开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作用,推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农村的集聚融合;到2035年,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支持农业强县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三、长丰县农业强县建设的推进路径
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现代粮油产业园建设,打造长丰县粮油产业集群和优质品牌。采取“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办法,探索与创新“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快推进粮油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推动地方特色粮油产业化和优质粮食产品改造升级。以伊利乳业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产能扩增力度,推动高端乳制品研发与生产深度融合项目落地,建设安徽省奶源基地。与此同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强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生态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等工程建设力度并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措施,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推动田块合并、沟渠平整和农田设施建设,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二是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丰富产品品类,以“生态、绿色、生活”为主线,建设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果汁、果脆、果干、果醋等特色产品。创新品牌推广,通过“直播+草莓+电商”模式,增强“长丰草莓”及“艳九天”“蝶恋花”“莓丰源”“垦艳”等子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长丰县特色的数字IP。挖掘本地特产,探索下塘烧饼、吴山贡鹅等当地特产的品牌运营与深度加工,形成集研发示范、绿色种植、产地加工、物流商贸、休闲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三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将新质生产力贯彻到农业实践中,围绕长丰县的优势产业,积极谋求与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设科技小院、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教授工作站、科研服务站等合作平台。并依托系列科技平台,利用“种业9条”等政策资源,开展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加强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现代化种子加工、仓储和种苗快繁设施,推动种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加强智能农机装备建设,加大对粮食烘干、生产机械、智能植保、分拣设备等企业扶持和引进力度,成立农机装备创新推广联盟,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技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延伸。
四是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建立县乡村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城乡全域覆盖、深度融合一体、普惠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管护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基础设施领域的“硬差距”。破除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引导城市资本、人才等关键资源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依法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鼓励创新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完善集体经济组织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机制,探索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模式和多种人才引进方式。
五是加大建设生产服务能力。优化普惠金融服务点设置,增加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点,加强对偏远地区等的金融服务。引导长丰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供给总量、信贷产品,打造具有适农化、特色化的涵盖存贷款、结算、理财等“全行标准产品+区域特色产品”的涉农专属产品体系。加快与金融机构共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培育农村信用环境,扩大农险数据贷、保单贷联动应用场景。深化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的农业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涉农信贷风险的市场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群众普惠金融的便捷性、可得性。
六是增强农业产业发展韧性。实施“政府推动、政策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院地合作、政企联办”的发展模式,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个现代农业园区、一名县级领导、一个推进专班、一张责任清单、一套督查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以优质绿色粮油产业为龙头,以草莓、米虾、碧根果、乳业等特色优势农业为基础,打造高产、高效、绿色、安全的优质农业精品园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实现精深化、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带动农民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七是强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抓好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建设,从点到线到面,实现全覆盖,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防范化解农村“三资”管理风险,切实提升农村集体“三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水平。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途径,大力推广旅游产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入股、参与农业项目服务性收入、土地流转服务费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养殖、种植企业等10种集体经济收入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八是着力打造乡村人才队伍。首先要培养人才,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充分征集乡土人才培训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分层分批次开展培训。其次要引进人才,以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为抓手,推动“长丰英才”计划实施,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柔性引进农业农村人才,优先聘用熟悉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的实用性人才,全面加速“双招双引”工作步伐。最后要做到留住人才,完善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建设,落实安家费、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在贷款扶持、税收减免、职称评价、奖励补贴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当好“帮办员”“代办员”,常态化为人才提供协助,帮助人才解决发展难题。积极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水平,帮助人才更快地完成各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