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

发稿时间:2024-09-18 15:04:44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作者:记者|白雪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撰文指出,这为更好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遵循。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因地制宜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绿色牵引、产业为媒、创新赋能,促进竹林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让“沉睡”在山上的广袤竹林资源变成“绿色银行”,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南平在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过程中不断探索。2024年5月,10个地区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要积极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国家开展跨流域、跨行政区域和省域范围试点夯实基础。

  当然,非试点城市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该县积极打造县域共建共享共赢的“两山平台”,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对生态资源进行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市场化交易和可持续运营。如今,白沙打通了生态“资源-资产-资本”的有效转化通道,生态资源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多种多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专家、生态环境补偿研究中心主任刘桂环介绍,包括以实现保护者受益为根本的“生态补偿”型,如贵州赤水市;以夯实绿水青山根基为重点的“绿色银行”型,如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和山西右玉县;以探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路径为主导的“山歌水经”型,如云南元阳哈尼梯田遗产保护区依托梯田文化探索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旅游”模式等多种模式。

  《决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从制度上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我国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出台《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等政策文件,细化完善配套制度。同时,为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大力发挥专家学者智力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还成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专家委员会。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有效破除,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专家指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系统谋划、稳步推进,支持创新、鼓励探索的原则,在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的基础上,着力破除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瓶颈问题,加快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系。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2023年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开创“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供热公司”的供热商业新模式,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

  天津港率先打造国内首个零碳智慧码头,推进花园式港口建设。为实现港口码头的零碳排放,天津港集团着力建设与能耗相匹配的绿色能源供给系统。C段码头拥有两座高达188.5米的巨大风力发电机和全国港口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共同构建起“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码头设备百分百使用该系统提供的清洁能源。

  随着我国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新型能源创新项目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诉求,也是确保能源安全、推动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要求。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期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能源结构更“绿”、供应韧性更“强”、产业体系更“新”、治理基础更“实”。

  “从内涵看,新型能源体系至少包含五方面突出特征。”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一是新的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二是新的系统形态,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制储输用”体系、化石能源低碳零碳化利用等加快涌现;三是新的产业体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四是弹性韧性的供应链,有力保障极端天气等各类条件下的用能安全;五是新的治理体系,各种要素资源实现灵活高效配置。

  新型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对此作出明确的工作部署。《决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

  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需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发力。袁帅告诉本报记者:“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同时,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减少碳排放。加强能源互联网建设,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智能化、网络化。此外,还应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挑战。”

  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近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全国首张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报告单顺利开出,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研发打造的港口集装箱碳足迹核算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山东港口青岛港成为全国首个可提供碳足迹在线核算服务的港口。

  产品碳足迹属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种,一般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产品碳足迹作为一种用于衡量产品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减少碳足迹的机会和方案。

  随着“双碳”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身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通过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碳足迹,进而优化生产过程和供应链,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决定》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再次对产品碳足迹提出要求。

  近年来,我国积极布局“双碳”行动,在碳足迹管理体系方面也在加快步伐。

  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构建起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地方也在积极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工作。今年6月,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发布了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采信清单。近期,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建设“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并正式上线。

  贝恩公司全球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告诉本报记者:“通过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碳足迹,进而优化生产过程和供应链,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电池性能和充电设施,从而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张建红撰文指出,我国产品碳足迹体系构建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挑战:如缺乏完善的本地化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碳足迹监管制度和应用机制缺失,国内的碳足迹认证尚未得到国际认可,产品碳足迹数据填报传输流通存在数据安全风险隐患等。

  “在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应聚焦于建立健全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机制,推动企业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追踪与管理。”袁帅表示,同时,要加强与国际碳足迹管理标准的对接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碳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激励企业采取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降低碳排放强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