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防止“泛”改革。防止把改革当成临时性的任务、综合性的工作、应付性的差事,任务来了打突击,督察来了打太极。一方面要防止什么东西都往改革的篮子里装,不能把一般性的日常工作、表象性的发展问题混淆到一体,全部放到改革里面。一方面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认为既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操作上就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同等用力,把所有的事项都归到改革名下,把常规任务、项目建设等都当作改革,譬如有的地方甚至把老太太跳广场舞都当作文化体制改革而津津乐道、大书特书,这事实上是没有坚持问题导向,完全是为了改革而改革。
二是防止“硬”改革。不能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做,譬如有的基层单位没有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一味照搬照抄照转,自认为这样的改革个人政治风险最小,但实际上成效必然大打折扣。也要防止思想解放程度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重形式不重内容,重包装不重实质,重完成不重收成,如有的单位满足于修修补补,针对性、原创性、独创性的东西不多、效果不佳。特别是要解决“二次创新”不够的问题:一是不愿创新。照搬照抄照转,亦步亦趋,有的直接将上级改革文件中的主语进行更换。二是不敢创新。有的改革方案求稳怕乱,受制于条条框框、传统定势,第一稿激情满篇,几轮征求意见下来,最后一稿又回到重前。三是不善创新。找不到焦点、对不准焦距,文件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落实起来经常“水土不服”。同时,试点中还存在拿牌子不遗余力,创牌子不太努力的现象。
三是防止“碎”改革。一是防止方案“单兵突进”多,系统组合少。改革谋划和设计客观上还存在各自为政现象,相关方案“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善于重点改革事项体系、系列改革配套举措、改革事项先后次序、主要创新突破方向、目标制度体系以及预期成效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组合设计。二是防止政策“单件零售”多,链接耦合少。有的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改革方案与配套措施的耦合度、同步性不够,一些需要多个部门匹配、协助的事项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不到位;同一改革链上的项目实施进度不协同。三是防止部门“单打独斗”多,整体配合少。有的专项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统筹协调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与上下级专项小组之间对接不够、联系不勤。很多具体改革要防止部门间“各唱各调、各喊各号”,方案文件制定、具体落实时要强化纵向联动、横向配合,防止问题不集成、措施不配套,导致一到关键时候就推不动。
四是防止“浮”改革。一要防止改革方案泛浮在表面,没有真正找准问题、切中要害,没有真正深挖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根源,更没有触动根本利益,“含金量”没有挖掘出来。甚至有的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把原来的旧方案拿过来改改,就算改革。二要避免改革举措漂浮在水上,纸面功夫多、口头汇报好,成了"水中的月亮",看起来很美、实质上很虚。三要防止改革红利悬浮在半空,内容洋洋洒洒、宣传轰轰烈烈,但各种附设条件、附加标准很多,让改革红利看得见、够不着、难兑现。有的改革方案出台之后,部门应配套的措施干货不足;有的改革责任分解到个别部门就归档完事了;有的虽然执行了,但是也打了折扣。要重视和解决有的已出台的改革出现方案“休眠”、政策“悬浮”、红利“截留”的现象。
五是防止“伪”改革。一要特别防止明改暗不改,比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明放暗不放”或是换“马甲”的现象,放权降低了门槛但外面中介“高墙”依然林立,造成改革红利被截留蚕食、对冲削减。二要防止上改下不改,防止有的改革“文件到了基层,权力还在上面”,基层改革有想法,但推动没有办法。三要防止左改右不改,有的甲部门这项放了,乙部门的那项没放,老百姓办事反而更麻烦。不少企业反映行政审批制度推进了好几轮,精简了很多行政审批项目,但审批依然很多、程序过多、审批迟缓,有的审批改备案,不是简单了,而是更难办了。四要防止虚改实不改,有的挂了改革的“空挡”,原地“空转”无法向前推进。还有的认为文件方案一出台,改革任务就算交账,至于改革举措是否落地、是否有效果,没有进行催办跟踪,致使改革流于形式。
六是防止“秀”改革。警惕只能“演示”不能“量产”的“温室现象”、只可“观赏”不可“复制”的“盆景现象”、只做“样品”不做“产品”的“橱窗现象”、只能“单干”不能“集成”的“孤岛现象”。现在有的试点改革被当作栽盆景、作表演的“面子工程”,拿回试点后集结各种优质资源、优惠政策“特事特办”,确实能在短期内打造亮点典型,但能够打响牌子、复制推广的比较少。这种改革模式,只有局部“小生态”、没有改革“大气候”,是缺乏生命力的“路边花式改革”,甚至会产生改革的泡沫。
七是防止“被”改革。杜绝等、怕、躲、拖等思想,不能等改革具体政策、等安排部署、等上级明确任务,也不能凡事都怕改革引发矛盾、怕影响部门权力、怕影响自身利益,以至对具体改革任务能躲则躲、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要强化抓改革、推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作壁上观、敷衍了事,不能认为中央有设计,省里有意见,我们按照政策办就行了,做多了、做好了没人看得见,出事了就背黑锅。如果被动应付,工作中就必然存在抓得不紧、推得不稳、落得不实的现象。体现在“最先一公里”“含金量”成色不足,“中间几公里”“实物量”转化不够,“最后一公里”“获得感”体现不强。有的改革方案出台之后,部门应配套的措施干货不足;有的改革责任分解到个别部门就归档完事了;有的虽然执行了,但是也打了折扣;已出台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方案“休眠”、政策“悬浮”、红利“截留”的现象。
八是防止“去”改革,不能讲起改革来都很重视、都说重要、都是重点,“革命一革到自己头上”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即把改革当作烫手山芋,不愿沾边。有的单位言必称上级政策限制,动不动上面有文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的还向上级部门发公函、打招呼,强调自己不能改;有的互相推诿扯皮,不愿牵头、甚至不愿参与到具体的改革任务中;有的害怕损害自身利益,不提不问。
九是防止“逆”改革。在个别地方,个别部门以红头文件方式“复活”或变相“复活”已废止的审批权,个别部门、地方“我行我素”、“阳奉阴违”,在改革上“打折扣”。
针对改革路上的困难阻力和执行问题,为了有效防控改革局部红利消解,在操作层面,要进一步提高改革的行动能力,强化改革效能意识,推进改革有效作为、长效作为。
要凝聚改革的社会共识。要避免改革成为自导自演、自弹自唱的“独角戏”,就是要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就是要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每年组织开展“为改革点题”活动,收集各方面的改革诉求;通过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决策流程管理,确保改革一方面在目标导向上体现“命令一致”原则,一方面在精准对焦中鼓励结合实际“二次创新”,朝着既定目标创造性地推进。同时,要改革焦虑的破解,准确估价、传递对一项改革的效果,既防止把老百姓的信心压得太低,也防止把社会面的胃口吊得太高,使改革有一个合理预期。对一些影响重大的风险领域的改革,注重在决策谋划前、政策出台前,预判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稳定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并考虑社会和市场的承受能力。
要把握改革的推进逻辑。改革要整体推进、全面发力,但整体推进并不是齐头并进,全面发力也不是平均用力。改革的逻辑就在于面对繁杂的改革任务,必须善于提纲挈领、以简驭繁,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把握次序,必须对准瓶颈短板、精准对焦,必须实行分类归集、同向发力,必须强调梯次接续、纵深推进。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基础性、框架性、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找出来,把系统性、关联性、突破性的改革连起来,从而形成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当前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孤立独行,都不能单兵突进,无论是成功案例的总结推广还是重点方案的谋划设计,无说是难点问题的精准对焦还是各项举措的落地生根,都有一个系统集成的问题。如自主性改革要善于从扬长和补短两端发力,从总体目标、重点体系、系列举措、主要任务等方面理清逻辑、系统设计、层层推进。强化各项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加强各领域改革的系统谋划和整体联动,防止陷入就改革抓改革的误区。推出一项改革制度的同时,也要综合考量这项制度对一定区域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系统集成,就推不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成果、达不到“落一子而活全盘”的改革效果。
要重视改革的风险防控。对一些影响重大的有风险领域的改革,注重在决策谋划前、政策出台前,预判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稳定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并考虑社会和市场的承受能力。推出一项改革制度的同时,也要综合考量这项制度对一定区域的影响。注重改革的边际效用,既推出立竿见影的“接地气”改革,也推进循序渐进的“高大上”改革,切实防止因改革预期管理不到位,导致改革风险加大、效应减弱、红利消解。
要坚持改革的久久为功。改革不会一战全胜、一举全得,不能幻想一步到罗马,一次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其必然是一个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改革中有一种现象,类似物理学中的链式反应。就是说,改革的结果也是改革接续的新的条件,这就像火焰的燃烧一样。所以,改革需要定力和耐心,有的时候改革的预期需要设定长期性目标,有的时候需要确定阶段性目标,有的时候改革需要瞄准的是框架性、支撑性的问题,有的时候改革需要对准的是关键性、突破性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不走样、不偏向、不停顿,在正确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57期中青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