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构建改革的系统性思维模型

发稿时间:2019-12-31 19:35:11
作者:吴德峰

  构建改革的系统性思维模型,是提高改革行动能力的前提。从改革方法论的角度看,思维的顶点就是改革的起点;改革的思维才能产生改革的方法;方法就是世界。

  (一)

  改革越进入到施工高峰期和集中攻坚期,改革一线面临的一些共性的困惑和问题也越显现出来。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又回到了对改革的认识层面,回到了思维层面上来。譬如,在总体把握上,是站在现在看未来还是站在未来看现在?在基层探索上,是以点“带”面还是以面“代”点?在工作格局上,是部门抓改革还是改革抓部门?在落实落地上,是结果更重要还是过程更重要?这些问题说明了,从改革一线的推动落实来说,最需要改革的,恰恰是改革本身。

  第一个问题,在总体把握上,是站在现在看未来还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改革是奔着问题而去,但改革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有些问题必须快刀斩乱麻,有些问题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因为在改革过程中解决一个问题又可能派生出若干新的问题;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局部的,有些是面上的;甚至也有些问题是无解的,还有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再是问题。站在现在看将来,你有可能误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思维定势中,进而陷入"刻舟求剑"式的行为窘境中。这就像当年西方的大城市里马车车满为患,有人预言若干年后纽约这样的城市都将被马粪淹没。但没过太久,全美国就有了一千多个汽车制造厂,马车已无踪影。这个例子并不是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改革的行动就全然是被动的;恰恰相反,改革正是面对问题的主动出击,正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作出的选择。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简单地站在未来看现在,完全理想化地筹划和推进改革,也将是知易行难的。改革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具备实践探索的试验性和体制过渡的长期性等特点,则决定了有些阶段性条件是不可愈越的。这要求改革的方案和措施从现实出发,考虑各方的可接受、可承受程度。我们要改革现实,但不必追求超现实。还有,改革有时也面临着非常时期需行非常之举的困难选择,不可能事事都按部就班地来。连接改革的实现与现实之间的,是改革者真正的智慧。

  第二个问题,在基层探索上,是以点“带”面还是以面“代”点?

  基层改革的面放置于全国改革的大局来看就是点,单项改革的点推广开来就成了面。改革有一个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的层层接力过程,也有一个从点上探索到面上推广的层层深化过程。而且,当前的改革,很多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条件、互为因果,首尾相连、前后接续。所以,改革的思维不能是简单的点状的、线状的或网状的,而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动感的。改革一线的探索,特别要防止四种现象:一是只能“演示”不能“量产”的“温室现象”;二是只可“观赏”不可“复制”的“盆景现象”;三是只做“样品”不做“产品”的“橱窗现象”;四是只能“单干”不能“集成”的“孤岛现象”。改革就是要善于用面的思维抓点、用点的办法抓面,抓点要注重面的集成、抓面要形成点的串联。即使从单纯的政绩评价看,也要看改革是否既有近景亮点,又有全景亮面。

  第三个问题,在工作格局上,是部门抓改革还是改革抓部门?

  我们的体制总体来说需要自上而下逐级授权,有的是分线授权,有的是分块授权,因此很多具体的改革最终需要部门来执行。但是在现实中又往往往由"部门执行"演变成了"部门主导"。由此我们会发现,不加前置条件地一味强调部门抓改革:一,改革往往围着部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改革的意愿不足、动力缺失,改革任务成为烫手的山芋;三,改革成为利益工具,难以走出部门利益的“魔比斯怪圈”;四,改革容易陷入自拉自唱、自说自话,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当教练员,具体改革反而被被改革者牵着鼻子走;五,有些部门本身就是被改革的对象,甚至有些单位(如僵尸企业、僵尸事业单位)本身就是改革的问题所在,让他自己改自己,无异于让溺水的人揪着自己头发救自己。等等。在基层改革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如,现在一轮一轮的简政放权,有的部门在审批的文字游戏、数字游戏、甚至名字游戏上做文章;有的你放我不放,明放暗不放,放责不放权,"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更难办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从改革的推进体系上着力,变部门抓改革为改革抓部门。谁负责做正确的事,谁负责正确地做事,这个问题是改革推进必须厘清的前置问题。

  第四个问题,在落实落地上,是结果更重要还是过程更重要?

  改革是自我革命丶关键一招丶头等大事。改革既有价值属性又有工具属性。改革的价值属性决定了改革需要的不只是有作为,而且是有效作为;改革的工具属性决定了改革不仅要有效作为,而且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有效作为。从改革的视角来看,结果是普遍关联性的决策执行落实各程序和环节的接续过程。改革当然需要结果,但改革的结果并不必然等于改革的效果、发展的成果。渐进式的改革需要以结果来证实过程,以过程来实现结果,也需要以结果来衡量过程,以过程来管控结果。而且,尤应高度重视的是,改革过程中广泛存在一种类似物理学上的"链式反应",改革的结果也是改革接续的新的条件,这和火焰熊熊燃烧一个道理。如果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在必要的程序打了折扣,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在这项改革的“含金量”上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一个部门推进改革在必须的环节上做了省略,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在这个部门的“重视度”上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改革不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不能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否则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错失一步就难免走失一路。

  (二)

  分析这些改革路上的种种困惑和问题,还是要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导图"上来,回到改革的原点和逻辑,回到改革的初心和愿景,千万不要因为出发太久,以致于忘了为什么出发。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全"在何处?我们不妨先从反向思考。

  全面不是全攻全取。改革不会一战全胜、一举全得,不能幻想一步到罗马,一次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其必然是一个步步为营、层层递进、久久为功的过程,有的时候需要设定长期性目标,有的时候改革只能先确定阶段性目标,有的时候需要瞄准的是框架性、支撑性的问题,有的时候需要先对准的是关键性、突破性的问题。改革要整体推进、全面发力,但整体推进并不是齐头并进,全面发力也不是平均用力。改革的逻辑就在于面对繁杂的改革任务,必须善于提纲挈领、以简驭繁,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把握次序,必须对准瓶颈短板、精准对焦,必须实行分类归集、同向发力,必须强调梯次接续、纵深推进。

  全面不是全受全归。在现实中有的对上级全面部署的改革不加分析的全盘接收,照搬照抄、生搬硬套,与地方实际相偏离,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有的单位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将上级改革文件中的主语进行更换,有个市级部门出现过改革方案起草时把责任单位写成“市某某厅”的笑话;有的改革方案求稳怕乱,受制于条条框框、传统定势,无视个案问题,缺乏特色作为,重形式不重内容,重包装不重实质,重完成不重收成。改革要有为,就要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善于运用改革的思维来推改革,从而以改革为改革提供动力,以改革为改革提升能力,以改革为改革凝聚合力,以改革为改革增强定力,以改革为改革叠加红利。

  全面不是全新全异。改革不能全受全归,照本宣科,上下一般粗,但也最忌一味地求新求异,搞层层加码,求轰动效应。任何一项改革都不能从外在的形象和短期的显绩上搞所谓的“比学赶超”、“ 原始创新”,否则无异于买椟还珠、舍本逐末。有的地方,为什么会年年换主题、月月换镜头?有的改革,为什么喜新厌旧丶"忌同求异"?有的典型,为什么会人走茶凉,无疾而终?还有,在基层现实中,有没有搭东台唱西戏丶挂羊头卖狗肉的改革?只有澄清这些疑问,才能认识到,改革不是把已有的组织资源全部舍弃不用,不是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格局推倒重来,不是一切无中生有、从头来过,改革要强化公共理性,要有制度的延续性和预期的稳定性,要防止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全面不是全知全能。改革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改革者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丶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可以掌握到足够的足以做出科学改革决策的专业知识。改革应该研究如何更好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引入第三方助推改革,由第三方给予全面、持续、深度、精准的外部介入和专业支持,让第三方成为改革决策和执行的全程参与方、方案指导方、落实助力方、红利见证方。但要注意的是,第三方给改革提供的不是行动,而是建议。

  (三)

  基于对改革的全面认知与整体把握,改革必须强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一种实施路径的选择,也是一种行动方法的运用,但首先需要一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模型的构建。那么。这种改革思维模型应该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全景观照的思维。每一项改革都必须放在大的全局背景下审视和把握。基层改革必须坚持大势中考量、大局中谋划,要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上有实招、脚下有行动,坚持该中央统一部署的坚决不抢跑,该基层尽早推进的不拖沓,该试点先行的不盲目铺开,该谋定后动的不急于求成,该法律授权的不超前推进,确保改革既在“快车道”上“蹄疾”地推进,又在“大格局”中“步稳”地落实。在改革工作中,我们不能满足于零打碎敲、亦步亦趋当工兵式的人物,而是要将改革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考虑,既要观照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基层探索;既要防止“上下一般粗”,也要防止“各顶一片天”;既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自行其是”。能否用全景思维看问题、想办法,将是在改革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获得红利的关键所在。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全息认知的思维。改革存在的基本形态就是“关系存在论”,就是“整体存在论。改革的问题导向,实际上就说明了改革的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丶关联性的和跨行业跨领域的,很多问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问题与问题之间互为因果。对每一项改革都要有全方位的认知,既要防止在很多的事情上关注得很少,又要防止在很少的事情关注得很多。要防止盲人摸象丶坐井观天。以教育改革为例,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有时"按下葫芦浮起瓢"。对于教育改革,必须始终置身大的宏观背景下考量,要始终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教育的问题能怪教育吗?第二,教育的问题能不怪教育吗?我认为,从思维层面看,教育改革需要的首先不是创新,而是回归:回归到对社会的参与,回归到对生活的体验,回归到对人性的涵养,回归到教育的本真。类似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本身就是大局,必须全息认知。

  3.全科解题的思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是基层改革的现实;一具体到各条线上的改革任务,就容易让基层左右为难。绝对一点看,越到基层,越能体会到,改革都是多科综合题,没有纯粹的单科专业题,因此必须用全科的解题思维来落实和集成各条线上的改革。专科的问题在顶层设计基本上都研究到了,到了基层,改革必须坚持垂直思维和平面思维的整合,切实处理好改革的分与合丶纵与横、取与舍的关系。比方说,城市社区减负增效改革中,原来社区承接的行政性事务多达五六百项,各上级部门有40多套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日常填报,有的一个委局就有八套信息系统延伸到社区,还有政法、民政、城管等部门自成体系的网格化管理系统都需要街道社区来落实,基层三头六臂对接上头三百六十行,经常"上级各说各话、基层无所适从"。因此,改革在上级部门的专属管辖到了基层又合到了一起。在改革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过于强调专业丶行业和部门管理,落入本位主义和单科思维。这就像我们说的一个笑话,外科医生给中了箭的士兵做手术,只剪掉了露在外面的箭杆,而认为取出肉里的箭头是内科的事。单科思维就好比拿锤子的人都在满世界找钉子,拿起子的人也在满世界找钉子,一个想把钉子钉进去,一个想把钉子拔出来;全科思维则好比一个功能齐全的“工具箱”。改革是发展的最大工具箱,改革本身也需要多元的系统性思维工具箱。

  4.全员在场的思维。改革需要现场感和存在感, 从改革推进主体来看,现场感和存在感就在于是否付诸了行动、产生了实效;从被改革对象来看,就在于是否维护了合法权益;从人民群众来看,就在于是否是否听取了民意、集中了民智,等等。比方,一些地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充分发挥了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2014年,长沙市宁乡县鹊山村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村民群众创造性地探索出"到村到组不到户、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可行办法,一举解决了"有田没人种、有人没田种"的难题。目前,"鹊山模式"已在全市200多个村推广。只有真真切切的现场感、存在感,才能带来踏踏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只有全员在场,才有全员参与。改革没有旁观者和评论者,只有参与者、宣传者、推动者,所有的行政主体、社会主体、市场主体,都是改革主体。

  5.全程管理的思维。我理解,改革是一个关照宏观、中观与微观长目标调整完善过程;是一个衔接决策、执行与落实的长链条制度重建过程;是一个贯通上下、左右与前后的长周期统筹协调过程;是一个把握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长阵线攻坚克难过程;是一个兼顾速度、力度与精度的长效度落地生根过程。有什么样的改革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过程管理;有什么样的过程管理,才会有什么样的改革效果。需要探索一个“实时监测、即时反馈、适时评估、及时调整、限时落地、全时把控”的改革全过程管理基本模式。同时,应该多给基层探索留出空间,多给未来的深化探索留下余地,但要尽量避免无谓的制度设计缺陷。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57期中青班学员、长沙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