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向纵深

发稿时间:2022-04-27 19:21:42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为解决好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初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进一步明确了医药卫生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要求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无私奉献,深化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健康差距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医改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向着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世界性难题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医改继续坚持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中央先后密集出台深化医改指导性文件20余件,顶层设计不断完备,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增投入和建机制、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关系,以相对较低的投入实现了较高的健康产出——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一是基本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2015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0%以上。二是大病保险试点在所有省份开展,今年将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群。大病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基础上又提高了10至15个百分点。三是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有效解决了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费用患者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据民政部门统计,2014年对城乡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7467万人次,救助资金229亿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的衔接机制正在形成。此外,商业健康保险蓬勃发展,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年内将实现全覆盖,在100个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医院核算以及节约成本等多方共担。二是全面实施新一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价格谈判机制,降低虚高价格。三是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四是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广泛开展预约诊疗、优化服务流程、实施优质护理等便民惠民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制定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涵盖520个品种。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6%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左右。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定点生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显著改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完善,运行新机制得到巩固,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积极性明显提升。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研究制定常见病种的入出院标准和二、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标准,部署以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为突破口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各地围绕城乡居民健康需求,调整资源布局,完善体系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以全科医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基层及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基本形成“5+3+X”的人才培养新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X年专科医师培训),建设临床培训基地559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12万人,培养同质化好医生的路径已经形成。

  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障碍。规范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医师向基层流动,多元化办医格局初步形成。同时,规范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机构与服务标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护理院等延伸性医疗卫生机构。

  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已有14个省份、107个地市建立了省级、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区域内医疗卫生系统互联互通。20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远程医疗。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化程度极大提高,就医流程、服务质量和效率、患者就医体验等都得到改善。

  严峻的挑战难得的机遇

  当前,深化医改进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各方面利益交织叠加,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一是深化医改总体成效明显,但各地进展和各项改革政策措施推进不平衡。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仍有待加强,公立医院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尚未理顺,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正在探索,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还需加快推进。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到2020年,居民年平均就诊次数将接近6次,年诊疗人次将达到80亿左右,城乡、区域、层级之间医疗资源布局结构失衡、水平差异较大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在激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保体系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都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我国仍面临多重健康威胁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新发传染病不容忽视,防控风险的难度加大。同时,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四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赖国家和社会的高投入、走简单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子不可持续,必须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在体系和结构调整中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发展质量。

  同时,深化医改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指导和推动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全系统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解决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综合判断,深化医改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组织保障更加健全、社会环境更加有利,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宏伟的目标艰巨的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新期盼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特别是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打造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予以部署推进,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政策,协同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实现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推动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四个责任”,破除逐利机制,建立运行新机制,合理把控公立医院规模。建立现代医院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制度和政策,增强动力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优化服务的积极性。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继续提高基本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加强制度衔接。统筹城乡医保制度与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与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注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扩大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继续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策略,科学实施艾滋病、肝炎、结核病、血吸虫、包虫病等重点疾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提高慢性病、精神病、职业病和地方病防治能力。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全国城乡环境整洁行动。持续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引导群众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促进医养结合,大力发展老年养老、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加快医药信息化建设,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及医疗延伸性服务的发展升级,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中央高度重视、人民高度关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为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