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新旧发展理念转换,打造绿色希望新城区。加强总体设计、系统谋划,高站位开展绿色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全方位搭建“绿色新城”建设的“四梁八柱”,努力让绿色成为起步区最鲜明的底色和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坚持高标定位,省市一体合力推进。山东省和济南市将起步区作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均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推进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领导、机构设置、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顶格支持,推动起步区纳入国家绿色城市建设试点,在省政府与住建部签署的《共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支持起步区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绿色城市建设路径。聘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编制“1+4+16+N”规划体系,将生态保护规划作为4个综合性支撑规划之一,配套编制绿色城市、蓝绿空间、防洪排涝、节水型城市等12项专项规划,对各生态要素进行分级分类管控,为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力支撑。三是坚持刚性约束,健全管控指标体系。以绿色城市规划为基础,搭建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市政、海绵城市等五大领域框架体系,明确40项绿色生态建设指标,制定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导则等标准要求,出台绿色建设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指导意见,实现绿色城市建设全方位科学管控。
二、聚焦新旧生态格局转换,打造绿色生态新城区。规划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划定2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和205平方公里一般生态空间,全域打造“一河七廊、四泽八苑”生态格局。一是突出“城园相融”,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针对起步区基本农田占比超过30%的实际,丰富“田园城市”的时代内涵,创新提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编制了目标体系与规划导则,确立了“绿色低碳典范”“城乡融合典范”“品质生活典范”“持续发展典范”四大目标,构建了42项指标体系,在新城核心区域率先打造12平方公里的示范区,推进田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二是突出“保护优先”,着力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立足优良生态本底,杜绝大规模人工造景,以保护和修复为主,坚定护绿、持续增绿。开展青宁沟、达利河等15.5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完成齐济河、牧马河流域29.8公里生态修复,塑造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市风貌。实施城市副中心水系联通工程,开工园林绿化类项目50余个,新增绿地面积133.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258万平方米,起步区黄河段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黄河北生态走廊示范段成为市民休闲打卡新去处。三是突出“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变“单打独斗”“单个因子”保护修复模式,推动“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修复,构建部门、街道、园区、企业四级联动机制,提升环境治理智慧化水平,搭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温室气体监测和鸟类等生物多样性自动观测站,建立全市首个细化到街道的河流水质监控网络,对全域水体进行拉网排查,实施点穴式治理行动。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5.5%,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天;大寺河主要指标首次达到“好三类”水质标准,达利河生态修复工程入选省级环保资金项目库,黄河沿岸106处固体废物完成排查整治。四是突出“安全韧性”,筑牢绿色发展安全底线。树牢安全韧性“新理念”,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节水型城市专项规划》,创新提出“管委会主导、水务发改双牵头、第三方支撑、部门负责、属地落实、社会参与”的大节水工作格局,实现了对生产、生活全生命流程的节水管理,起步区作为全省唯一功能区被评为全省县级水网示范区。系统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新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园绿地等工程项目均按照海绵城市标准管控建设。针对起步区地势平缓现状,模拟极端天气影响,适度抬高各组团用地,形成“岛屿式”三维空间形态,塑造“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式”微地形模式,保证重要设施位于安全高程,利用生态公园作为汛期蓄滞空间,预留生态廊道作为极端洪水行泄通道,城区防洪标准提升到20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50年一遇。
三、聚焦新旧产业结构转换,打造绿色制造新城区。瞄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改变过多依赖增加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一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对外发布智能制造、新能源等5大领域1222.7亿元的合作机会清单,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43个,签约项目150余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按照“入园一批、腾退一批”的思路,组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积极推动入园发展。二是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大力招引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着力推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落地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与比亚迪半导体、弗迪动力电池等项目共同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助力济南打造华北乃至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引进全球光伏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3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及其配套30GW组件,首期10GW电池及组件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达效,有效弥补市场对光伏高效组件的需求。三是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围绕低碳、零碳等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投用国电投氢能产业基地研发创新中心与氢燃料电池中试基地,与国电投联手共建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成功发布“氢腾”品牌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产品,将打通热电联供氢能全产业链,构建“电—氢”能源体系,有力推进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推广示范。引进中科院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完成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20兆瓦燃气轮机研发制造,有力提升了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联合山东产研院部署“全球重点目标碳排放监测卫星”星座建设,2023年1月成功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一批组网10颗卫星计划至2025年发射完成,将具备对全球10000个重点目标进行高精度碳排放监测能力,打造全球首个碳排放监测微小卫星星座。
四、聚焦新旧建造方式转换,打造绿色建造新城区。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全面推广应用绿色建造技术,打造“全域全绿”引领示范区。一是全域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打造高品质绿色建筑示范区。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建等项目,全部按照绿建二星及以上标准建设。目前全区在建绿色建筑已达1040.51万平方米,竣工130.89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二星级及以上)在建717.56万平方米、竣工55.11万平方米。二是全链建立跨部门管控机制。创新采用“1+4+N”的模式,打造1个CIM基础平台,规划一张蓝图、BIM+智能审查、绿色建设监管、绿色城市运营等4个业务系统,下设N个应用,实现项目在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全过程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为新建建筑在项目规划选址、土地出让(划拨)、方案设计、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提供全过程技术引导和监管核实,确保绿建要求精准落地。三是全力开展超低能耗、低碳零碳建筑试点。在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建设省内面积最大的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的绿色工业厂房,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创新开展“碳中和综合试验社区”试点,探索搭建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构建全域绿色智慧建设应用场景。积极推动绿色建设新技术新材料(产品)试点示范应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成立绿色建材创新应用联盟,开展绿色建材试点应用、集中采购等,系统推进绿色建材应用,在建筑、交通、市政、园区开发等领域,实现装配式钢结构技术、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高性能保温材料、高性能保温门窗等10余类绿色建设新技术新材料产品的试点应用,逐步形成完整的绿色建设产业链条。
五、聚焦新旧生活方式转换,打造绿色宜居新城区。坚持以完善绿色市政体系、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增加人民群众绿色福祉为目标,加快绿色宜居新城区建设。一是系统规划“绿色交通”体系。规划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城市公交为主体、以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交通网络,科学布局城市轨道交通框架,系统推进“小街区、密路网”交通布局,将连接主城区的跨河通道规划加密至21处,新建市政道路里程突破150公里,新建道路配套智慧照明设施,节能率可达30%以上。以人为本织密绿道通行网络,推动区域路网、慢行绿道、社区公共通道三网融合,在鹊华生态文化区率先规划绿网环通、城绿交融、游憩一体的通勤网络,实现市民“出门见绿”。二是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应用。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互联网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供热系统,推动绿色能源在各类生活场景的多元化应用,率先启动氢能社区建设,计划到2025年,新建安置小区、工业园区、公共场所配套建成充电设施超过700处,实现新能源汽车使用清洁“绿电”并与公共电网智能互动。三是全面释放“未来城市”效应。将现实城市与智慧城市同步谋划、一体推进,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运用“BIM+CIM”技术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系统,探索开展全区域、全领域数字化发展试点示范,布局智慧黄河创新应用平台、智慧园区等一批数字应用场景,建成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平台,接入26个信息系统,融合雪亮工程、农业综合监测、建筑垃圾处置监管等系统前端视频3000余路,汇聚信息数据2.7亿条。四是加快塑造“无废城市”示范。发挥起步区新建基础设施多、项目集中的优势,以高标准建设项目为支点,带动全域化“无废城市”创建。新建起步区垃圾转运中心,打造省内首个融合垃圾转运、渗滤液处理、大件及装修垃圾分拣拆解、环卫宣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集约型环卫设施综合体。新建大桥水厂,按照“地下是污水处理厂,地上是主题公园”设计理念建设,利用多层植被营造多样化生态景观,打造花园式水厂标杆。新建济南首家“无废餐厅”,示范推动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减量率达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