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制造业如何由大变强?

发稿时间:2023-08-28 14:35:47
来源:人民网作者:冯春昉

  筑牢制造业根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如何由大变强?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智能制造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针对以上问题,人民网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数字化机械装备与先进成形制造专家单忠德。

  建设制造强国需把握“五个要点”

  主持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关键是什么?

  单忠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不断巩固。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3年位列世界第一,在全球制造业占比近3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突出,有世界领先的产业,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发展空间,但我国制造业部分关键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仍存在“卡脖子”风险。

  因此,加快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刻不容缓,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决策部署。

  要如期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目标,一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制造业,提升发展先进制造、高端制造能力。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是要大力发展数字制造、智能制造,提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能力。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新技术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是要加大研发创新,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基础产业技术、重大技术装备等协同攻关;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增强工业制造的先进研发创新能力、先进制造基础能力,培育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

  四是要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升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人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与灵魂,大力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育人能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营造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制造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五是加强高质量、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国际合作形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这样的一体规划对制造强国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单忠德: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把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更利于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先进研发创新水平和能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本身就是一项覆盖教育、科技、人才的系统性工程,迫切需要我们统筹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实现制造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强化制造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优化制造业人才战略布局,加大制造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更多制造业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加快实现制造业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主持人: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如何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单忠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来说,要聚焦制造业的基础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2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首次出现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和单位制造业增加值发明专利授权量“双降”,亟须加快破解制约制造业创新整体效能的梗阻,系统提升创新能力。

  始终将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实现制造业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重点优势领域的技术引领作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通过设立产业基础和重大技术攻关等国家科技专项,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超前谋划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科技攻关,提高共性基础技术、战略引领技术供给能力。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谋划推进制造业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制造领域大科学装置、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机构的战略布局,持续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打造产学研创新发展共同体。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通过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产业发展联盟等形式,促进大中小企业人才共育、项目共担、资源共享,实现融通创新、协同创新。

  主持人:如何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

  单忠德: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制造业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主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部分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但在优势产业方面还要进一步提质增量,在产业链某些环节上还存在短板。

  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将打造安全自主可控的重点产业链放在首要位置,继续巩固已有优势产业的世界先进或领先地位,着重解决优势产业中存在的“卡脖子”短板,进一步提高我国长板产业重点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价值链水平。

  具体来说,一是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展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工业母机等先进制造、高端制造产业。重点支持关键芯片及其制造装备、民用航空发动机、工业软件和操作系统以及工业母机等关键基础领域重点产品自主创新。加速构建稳固可靠的产业链,推动链主企业带动上游企业加速产品性能提升和验证应用。

  二是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支持各地区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梯次培育、有机衔接的发展体系。强化龙头企业链式思维与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打造一体化上下游产业链、集中度更高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速制造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促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要培育优质制造企业。支持各行业、各地区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继续培育和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质量品牌,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

  智能制造成为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

  主持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引起广泛关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单忠德: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路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广泛应用,制造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制造”向“智造”转型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智能制造成为了我国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

  智能制造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发展、生产装备与制造车间数字化、智能化系统集成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定制化、平台化发展,推动人、机、物互联互通,实现产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一是变革制造模式。推动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协同,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功能、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网络化制造,促进市场产品创新;二是变革管理模式。推动异地管理与远程服务融合,促进企业内部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的互联互通,使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发展,全面提升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能力,实现数字化管理,促进制造技术创新;三是变革生产方式。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大力推动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发展,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服务型制造业,变革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实现智能化生产,促进产业模式创新。

  主持人:又到毕业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备受关注。目前,“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当下,制造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单忠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重要议题。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对高质量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新要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求职难”和“招工难”并存问题,这反映出目前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就业市场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迫切需要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加大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切实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适配性、针对性和精准性。

  当前,制造业重点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还不完善。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要充分调动好企业和高校两个积极性,全面推进制造业人才链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高端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源泉,鼓励高校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更多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急需学科,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同时,要加快制造业领域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等,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