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暴雨时,北京市房山北营村的赵先生先后救出多人。随后,与赵先生同院的灾民被安排住进救灾帐篷。由于不是本村人,赵先生一家没能享受同样待遇,也无救灾物资可领,夜里只能借住在邻居的卡车里。赵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到北营村务工,至今已有将近20年。
同样是受灾灾民,而且是曾经参与救灾、“先后救出多人”的见义勇为者,仅仅因为“不是本村人”的外来户籍身份,便不能享受同样的救灾待遇,既无救灾物资可领、更无救灾帐篷可住。在灾难面前,依然高筑户籍壁垒、顽固坚持户籍差别的救灾场面令人寒心。
几天前的暴雨,并未曾区别本地人和外地人,而是同样淋到人们头上。现在,在善后救济的过程中,我们何以人为地以户籍为限来区分灾民,将外地人排斥在救济范围之外?这样的户籍壁垒排斥,何以充分体现“大爱无疆”的救灾公平,又令此前那些曾踊跃参与当地救灾的外来人员情何以堪?
众所周知,在21日晚那场惊心动魄、闪耀着“北京精神”的暴雨救援行动中,参与者并不只是当地人,类似房山赵先生这样的大量外来人员,同样是其中值得致敬的、可歌可泣的救援者。比如,近日被媒体密集关注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岗洼段的救援行动,附近工地上一百多名农民工兄弟便是救援主力军,正是在他们奋不顾身的大力援助下,上百名被困人员才得以顺利获救。有参与救援的农民工事后表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一个人的良心。我活了23年,这件事情是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农民工们救人时,并不是先救外地人而后救本地人。
一面是农民工不以外来人员自居,面对灾难拒绝袖手旁观,凭着本分、良心、责任、义务积极参与救援;而一面又是坚持户籍壁垒、歧视外来人员的救灾物资发放,后者的本分和良心是否应该为此而汗颜?
事实上,目前在北京,这种囿于户籍壁垒的救灾善后困境,并不仅发生在房山北营村,也不只出现在赵先生身上,北京其他受灾地区的许多“北漂”族,也多有类似遭遇。
“基本公共服务要跟户口、户籍地逐步分离,要成为群众的基本权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日前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曾这样强调。而暴雨的灾后救济,是一种典型的应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是政府职能的底线。
因此,是否能给予外来人口平等的救灾待遇,不仅关乎具体的救灾公平,更关乎更普遍意义上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能否恪守职能“底线”,提供一种无户籍差别、真正保障群众基本权益的公共服务。
灾难面前,人人平等。这应该成为政府部门和我们每个人的理念,户籍壁垒不能妨碍救灾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