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保护好宏观稳定这一稀缺资源

发稿时间:2022-02-22 12:32:26
来源:《瞭望》作者:张立群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经济工作要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各部门当下迫切要做的是扛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责任,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以适当靠前的政策发力,坚持“稳字当头”,实现宏观稳定这一重大目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使宏观稳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稀缺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取得先机。

  我国有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有潜能巨大的产业体系,有数量多素质优的劳动力储备、能够提供安全生产生活的防疫抗疫体系,能够驾驭复杂局面、具有丰富宏观调控经验,凡此种种,都成为我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独特优势。

  而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必须直面“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首先是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增加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力求实现多重目标下的动态平衡。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重要的产业和民生政策从酝酿、出台到执行,都应该坚持系统思维,建之于深入的调研并经过充分的路径传导推演,这样才能使政策抵达更加有效,实施效果更加精准,甚至一石数鸟,实现多重目标下的动态平衡。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双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即是系统思维与全局统筹的体现。

  在今年接下来的政策落实和宏观调控环节,也要坚持这样的思维,以避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损政策的有效性,甚至造成合成谬误、分解谬误。

  其次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统筹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存量巨大。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为1269万人,而当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1400万人,加上220万左右的外出务工农民工增量,供需缺口超过300万人。

  要以人为本、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我国应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确保经济增速运行在支持充分就业的合理区间,依靠发展确保民生之本。

  三是夯实发展基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煤电油运安全。中国有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有充分的要素供给保障、较高的国民总储蓄率,以及活跃的科技创新——2021年我国R&D经费与GDP之比已接近OECD国家疫情前水平。

  在此基础上,发挥好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充分释放各方面产能,可以支持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并确保物价稳定。为此需协调好减碳、绿色发展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之间的关系,兼顾好保障供给和控制排放两个方面的目标。

  四是着力扩大内需,通过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控,切实解决需求收缩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和居民会谨慎安排生产投资和消费支出,为此扩大内需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围绕目标形成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为此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今年1.46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加上去年结转,一季度会对政府投资形成有力支持。新年伊始,全国各地重点工程建设正纷纷启动。

  货币政策也在积极跟进。央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基本目标,将对重点项目形成有力支持。此外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分层级落实,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储备明显增加,今年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明显回暖。

  综上,坚持系统和全局观念,充分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我们一定能克服世纪疫情和外部不确定性,实现宏观稳定这一重大目标。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