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蔡昉:“人人向上”才是共同富裕

发稿时间:2021-11-29 13:37:17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蔡昉

  社会性流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性流动”概念:“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部署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时,再次强调,“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社会性流动为什么重要?首先,“人人向上”才是共同富裕,或者说,共同富裕代表着“人人都要向上”,而不是一些人向上流动,另一些人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变,甚至还有人的情况发生恶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竞争和优胜劣汰,但是从人的发展机会、基本权利和基本生计角度来说,只能有“赢家”,不能有“输家”。其次,在社会学中,社会流动通常被定义为:“相比父母一代,下一代改变收入地位的机会”。相应地,这也说明社会性流动可以通过改变每个个人的收入状况实现共同富裕。由此还可以想象到,如果一对夫妻对其子女未来改变社会地位和收入状况的预期不乐观,那么他们的生育意愿也会降低。因此,社会性流动也是促进生育率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再次,社会流动是一种正向激励,是在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下,社会活力获得激发、创新创业活动得以蓬勃进行的有效动力。

  怎么促进社会性流动?有三种具有针对性的途径,分别通过以增量变化调整存量、用纵向流动带动横向流动,以及把具有内卷性质的因素向外展开,实现促进社会性流动的目标。

  第一个途径,把人口和劳动力的横向流动延伸并提升为纵向上升的流动,让个人的收入水平、社会身份、职业层次、受教育水平等各方面都向上提升。目前的劳动力迁移总体表现为横向流动,纵向流动尚未充分展开。在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接近30%的人口没有城镇户籍。这部分群体向上流动的空间也比较小。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城镇化率的提高指的不仅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要提高。根据我的同事估算,即使在工资等各方面都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仅由于获得城市户口就可以使农民工消除后顾之忧,他们的消费可以提高27%。同时,满足城镇新居民的保障性住房需求和城市基础设施需求都将带来巨大的有效投资机会。农民工在城市落户也会促进社会保障覆盖率和均等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养老保障的共济池扩大蓄水。除此之外,城镇化在促进横向流动的同时也能够搭设社会阶梯,让农民工及其家庭在教育水平、职业类别、收入水平和社会身份等各方面向上流动,真正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的目标。

  第二个途径,推进教育深化,促进人力资本与就业的匹配。在过去多年,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的扩招。然而,这个接受过最好教育水平的群体,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也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供求之间的错配。对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多途径增加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改变应试教育这个导向,在遏止住横向教培的干扰后,着力大幅增加受教育年限。在质量既定的前提下,受教育年限的长短就变得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要做的不是缩短学制,相反,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延长学制。二是义务(免费)教育延伸到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并提高职业教育中的通识化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会一种技能。三是加强企业为主体进行的在职培训,提高大龄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市场适应性。在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即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其他很多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都比我国高,这意味着我国在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也可以说,在我国的这个发展阶段上,着眼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总体提高和教育均等化水平,远比追求大学的全球排名更为重要。

  第三个途径,扩大家庭的时间预算曲线,让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实现自身的发展提升。家庭时间预算的增加可以产生多种正面效果。首先,增加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花在旅游、购物等方面的时间预算,可以显著提振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且,消费的增长相继产生乘数效应,进而加倍拉动GDP。其次,劳动者个人和家庭成员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改善人力资本,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再次,一般性家务劳动的减少可以增加花在生育、养育、教育子女上面的时间,提高家庭的生育意愿,从而提高总和生育率。最后,闲暇和娱乐本身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所以,应该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将家庭中的无酬劳动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就业活动,相应也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在帮助扩大家庭时间预算方面也大有可为。

  总而言之,共同富裕的核心是生产率提高的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充分和合理地共享。人口和劳动力的横向流动是这个分享过程的途径之一,而纵向流动则是横向流动的升级和归宿。从生产率共享以及社会性流动的角度来看,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三个领域的职能有重合,所要完成的任务相互补充,都可以做出自身的贡献,达到“同途同归”。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