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党建引领”,把稳基层社会治理“方向标”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压实“第一责任”,建强“指挥部”。县委始终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重头戏”谋划推进,成立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常态化执行领导小组例会、通报、督查等制度,组建“一办六组”,分层级开展业务指导,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主责、基层主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结合党建“三化”,绘好“作战图”。与党建“三化”工作统筹推进,确立社会治理现代化“一头两翼、以点带面”建设思路:即以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为龙头,协调推进全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以城市社区、城厢镇、龙源坝镇为“北翼”示范片,成立“五老”理事会,建立“‘五老’服务队+乡村治理”结对机制,动员村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以金龙镇、南迳镇为“南翼”示范片,创新实行“积分制”,通过积分评比助推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社会治理工作融合发展;以黄埠、滨江、南海、马古塘等10个村(社区)为示范点,引领提升全县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三是打造“治理网格”,夯实“硬堡垒”。一体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在全县各个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中推行分类设岗定责、全员“党性体检”“红黄双线”管理。在每个网格设立1个党小组,配备“一长五员”(党小组长、全科网格员、创安专员、无职党员、微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由党小组长兼任网格长,实行网格长负责制,明确网格长定期走访、每日巡查、每月例会等职责。各网格还吸纳结对共建单位和民营企业、个体户党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坚持“全周期管理”,重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把“全周期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把“金钥匙”,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效能。
一是坚持事前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现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立德法并举社会共治机制,每月组织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创办马古塘“讲法堂”、雅溪“乡贤评理堂”等一批法治、德治教育基地,强化引导树新风。建立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机制,创新实行“非零报告制”,倒逼基层做细做实矛盾隐患排查工作。2020年摸排处置矛盾隐患853个,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矛盾风险问题发生。
二是注重事中协同思维,打好“组合拳”。在城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在全县政务服务办事系统推行“五声”工作法(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谈有“笑声”、走有“送声”、事有“回声”);在农村,96个村(社区)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建设、集成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完善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常态化开展“夜访听诉”活动,累计收集化解群众反映诉求1280多个,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是突出事后系统思维,跑出“加速度”。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在镇(村)设立“老司法”调解站(室)106个,运用“老司法+律师”“老司法+心理咨询师”等形式调解基层突出矛盾纠纷,基本实现矛盾就地化解。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制定基层自治组织工作事项清单、负面事项清单,96个村(居)建立村民理事会,建立“1+2+N”专群联动队伍,多方群防力量共同参与治安巡逻。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与江西理工大学清扬心理工作室合作,针对未成年人群体、信访老户、社区矫正对象等人员开展心理服务,促成化解重点特殊人群个案18件。
三、坚持“平战结合”,释放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组织动员、协调配合、应急处置、服务供给等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树牢“平战结合”理念,强化风险意识、战略意识,提升基层治理实战水平。
一是立足社情强化意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整合“线上”渠道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全南微新闻、大美全南APP、全南TV等县属新闻媒体平台宣传防疫知识,解读复工复产复学政策规定,刊播相关信息1240余条;在政府官网政民互动平台开设“在线访谈”“智能问答”专栏,引导群众科学防疫;利用村务公开群、网格小区业主群等微信群宣传相关政策,打通基层防疫“最后一公里”;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接收群众诉求,实现“一个号码解民忧”,积极构筑“线上”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二是紧盯平时夯实基础。坚持网格、职责、队伍、工作“四个融合”,将各部门现有网格整合成全县统一的全要素社会治理网格,设立359名“全科网格员”,明确发现问题隐患、采集基础信息、排调矛盾纠纷、管理特殊人群、宣传发动群众、开展便民服务6大类33项职责清单。如滨江社区全科网格员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对全社区261栋楼、749个单元、6600户居民建立了“网格全员台账”“7类特殊人群台账”“老年人和留守儿童2类重点人群台账”“出租屋及流动人口台账”等4本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
三是着眼战时补齐短板。建立平战结合机制,立足“平时植根群众发挥作用、战时召之即来战之能胜”,将辖区内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编入基层网格,实行“网格吹哨,干部报到”。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带头,205名干警下沉一线、进网入格担任“创安专员”,开展法治宣传、矛盾调处、风险排查等活动。建立平战转换机制,坚持实战实效标准,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年组织疫情防控、自然灾害、地震疏散和危化品应急演练26场次,提升了基层干部群众专业化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战时激励保障机制,出台疫情防控等战时激励关爱措施,实行“一推两评三察一研判”,鼓励基层干部在危急时刻担当作为,2020年提拔重用基层干部58名。
四、坚持“大数据治理”,按下基层社会治理“快进键”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动基层治理质量变革、效能变革,让社会治理更便捷、更智慧。
一是推进“智”辅决策。加快推进大数据应用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依托5G智能制造企业佳信捷电子有限公司,创新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筹建智慧全南运营中心,打造集“智慧综治”“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文旅”“智慧住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大脑”,有效提升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发展、预警社会风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是推进“智”助平安。投入6415万元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布建高清探头2403个,实现“全网共享、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在县城5个开放式小区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布建具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车牌抓拍功能的前端高清探头点位323个,并推广运用了智能门禁、信息采集系统。积极推动“智能门神”进村入户,黄埠村为全村安装看家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村民可通过手机对自家院落安全情况进行实时视频浏览、即时抓拍和报警响应,让农村家庭多了一道“安全锁”。
三是推进“智”惠民生。打造指尖生活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政务服务。“赣服通”全南分厅接入本地特色服务事项115项。各乡(镇)结合综治服务内容,完善信息化特色版块。如南迳镇对综治平台与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一体化智能升级,完善了市域社会治理、智慧党建、文明乡镇、沟通互助四大模块,居民可通过指令平台的服务模块在线反映诉求,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中的隐患发现难、源头信息采集难、数据共享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