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稿时间:2021-06-03 14:22:38
来源:中共潼关县委改革办作者:中共潼关县委副书记 唐 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年来,潼关县大力推进黄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积极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系,在做好黄河生态的守卫者、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黄河文化的传承者、幸福潼关的建设者上走出一条富有潼关特色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做黄河生态的守卫者。强化“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立县”战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做好“植绿”。以生态修复防护为重点,以林业重大项目为依托,以全省“三化”生态战略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惠民利民,完善生态法制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坚持“大栽树、大造林、大绿化”理念,实施“黄河西岸、黄渭河湿地、东大门坮塬、县城周边生态公园、美丽乡村、城市道路”六大绿化工程,全力打造沿黄绿色生态长廊。做好“防洪”。坚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摆在更突出位置,围绕黄渭河治理,深化河湖长制管理,全力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统筹实施禹潼段治理、黄渭分离上延1公里等工程,为黄河防洪安全提供坚强保障。做好“节水”。坚持把水资源作为事关发展和民生的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制度,加快黄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改造,着力推动抽黄灌区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做好“治污”。加强农田土壤污染治理,推广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集成推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建立示范样板,凸显农业、农村生态功能;加强工业特别是矿山开采、冶炼污染管理,严格排污许可和环境治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做好“修复”。深入开展秦岭违建专项治理和“五乱”整治,探索健全秦岭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促进秦岭生态休养生息。稳步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等工程,促进生态受损区域全面恢复向好。做好“降霾”。继续深化铁腕治霾,持续开展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行动,扎实推进“双替代”等工作,全力改善提升空气质量。

  加快经济转型,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立足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打造黄金产业升级发展示范区。在秦岭沿线黄金工业聚集带,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等要求,大力推动黄金企业升级改造,延长完善产业链,走生态化、绿色化、集团化发展路子。打造循环工业经济先行示范区。在工业园区新型工业聚集带,突出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壮大新材料、清洁能源、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集群。打造物流产业聚集地。在物流港区物流产业聚集带,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三个经济”等政策支持,谋划做好沿黄观光路潼关段、西潼轨道交通等项目,助力现代物流业不断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农业引领地。按照习总书记“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的指示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着力提升软籽石榴、花椒、种鸭等现代特色农业效益,打造高品质、高口碑农产品“金字招牌”。立足潼关酱笋、肉夹馍等地方特色产品,内培外引,扩大规模,擦亮品牌,引领和促进全县食品加工业升级迭代。打造“三省四市”区域交通枢纽。积极对接中省市重大发展布局,突出发挥潼关交通区位优势,促成实施境内高速路网贯通衔接、310国道潼关段改线升级、沿黄公路东延对接、潼洛公路升级扩容等交通项目,实现潼关交通东接西连、北扩南通,实现潼关与周边区域的紧密结合,提升潼关的开放融合水平。

  促进文旅融合,做黄河文化的传承者。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潼关段文化,为新时代凝聚精神力量。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保护和弘扬好潼关女娲文化、水运文化、黄河老腔和船工号子文化、天险军事文化、自然风光文化,加大水坡巷历史文化名街保护力度,最大限度保留传统文化风格。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黄渭河沿岸旅游产业聚集带,依托潼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深入挖掘发扬“黄河、黄金、黄土地,古城、古关、古战场”文化潜力,建设产业集聚、体验独特、非遗普及、文化记忆的黄河流域文化大观园。结合潼关古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项目的开发保护,依托研学等旅游新业态,展现黄河流域特色文化内涵,弘扬黄河文化。坚持在保护优先,围绕“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旅游体系,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休闲养生游、湿地风情游、关中民俗游,打造“人在路上行,身在画中游”的黄河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加强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加强文化创新,研发文创产品,设计排演以山水文化和汉唐关隘文化为主题,串联廉政教育、明清古城文化的实景演出,打造潼关特色的文旅故事,开创和丰富旅游产业的新业态。

  营造良好环境,做幸福潼关的建设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系统、协同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持战略定力。要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处理好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毫不动摇地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立足长远,干在当下,持续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带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发挥好项目投资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坚持生态优先、质量优先,紧盯各级政策走向和投资动向,紧盯高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力气引进生态环保、附加值高、产业链新、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来潼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良好氛围,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实招,消除经济发展“堵点”“痛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企业经营成本,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县级财源建设力度,落实激励性财政政策,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做好经济发展要素保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盘活低效闲置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投身潼关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民生改善。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提升城市基础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突出农村人居环境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和更高水平的平安潼关建设,着眼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美的潼关,深化改革,优化制度,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加幸福。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