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党建引领,强化乡村振兴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河沿村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政治引导力和群众组织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保障。
注重高位推动。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区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建立区委书记、乡党委书记、村书记三级责任体系,由区委书记亲自包保东河村扶贫工作,带头包三户贫困户,带领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由市财政局对东河村结对帮扶,派出专班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坚持吃住在村,从市区两级一起推动村级发展。
注重组织保障。建强基层党组织堡垒,择优把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2018年换届从致富带头人中新选党支部委员1名。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优化“集中走访帮扶月”党课报告会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队伍整体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注重纪律约束。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村级“小微全力”清单33项,严格执行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拓展“阳光村务”平台建设,保证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增强乡村振兴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河沿村坚持以草莓种植为起点,以三产融合为动力,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
坚持因地制宜。河沿村有近10年的草莓种植历史,草莓产业发展有基础,村里决定做好草莓“文章”,发展“政府建设+群众租赁+双方受益”的模式。2017年以来,在区、乡政府大力支持下,村里流转土地260亩建设草莓种植标准化大棚,新建总面积11.6万平方米的草莓大棚147栋,通过公开招租的方式进行经营,每年向河沿村委会交租金60万元以上,村里又拿出部分收益向贫困户分红,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在河沿村有草莓种植大棚1000余亩,是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基地,河沿村草莓标准化种植园区被评为“全市产业扶贫五大园区之一”。
坚持项目推动。加大财政支出投入,2014年以来河沿村项目建设总计27个,投入资金约204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涉及资金约1110万;产业发展项目9个,涉及资金约930万。流转土地20亩建设农产品种植标准化园区,通过公开招租的方式进行经营,每年向河沿村委会交租金4.5万元。新建粮食烘干厂,项目已建成采取包干租赁方式实现收益,每年向河沿村委会交租金10万元。积极谋划塘下1200亩土地的整体流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社会投资1.2亿元分三期建设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项目(一期)已基本完工。
坚持产业融合。加大农村电商宣传力度,在全村形成了共学农村电商知识、共建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安徽景氏贸易有限公司,引导农产品渠道升级,积极带动沿湖生态园、草莓标准化种植园发展农村电商,引导农户开展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把无公害草莓、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既保障了产品品质,同时降低农民生产风险。已带动合作社、企业基地参与电商销售30多家,2019年网络销售额达5062万元。
三是聚焦人民至上,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沿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不断拓展共建共享新局面。
强化基础设施。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河沿村大力开展路、渠等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债务资金对孔王路、河沿中心路进行4公里升级拓宽,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扶贫资金修建村组道路1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景观灯90余盏。对孔王路两侧约3公里农业灌溉渠进行改造,实行农业灌溉和生活污水分流。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强力推进“三大革命”,拆除村内乱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对当家塘、灌溉渠进行清淤面积5400平方米,实施农村改厕95户。同时借助旅游扶贫开发契机,对村内道路、水电、网络进行整体规划,加快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新河沿。
强化公共服务。在孔店乡党委、政府指导下,创新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切实抓好电商站点巩固提升和电商产业发展工作,科学发展5个村级电商网点,开展代购代销、网上缴费等业务,年均服务超过500余次,切实为当地村民带来“家门口”的便利。村村通公交现有38路、702路,并开通淮南大通区-合肥长丰县跨市公交,实现“一卡通”直达合肥。实施饮水安全和污水处理工程,实现自来水全村覆盖,确保广大群众都能用上放心、安全、清洁的自来水。
强化社会治理。着力构建农村治理格局,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村入户”等送法进基层宣传活动,加强平安乡村建设,维护村落稳定,为全村更换了监控设施,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定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积极配合信访专项整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获得“淮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对村“两委”实行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引导村内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媳妇”等评选活动,建设农民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