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区赋能减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潜能和活力。社区治理关注的是社区的人和事,发掘社区的真实需求,自下而上形成议题,激发居民深度参与,在治理中培养居民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意识,让社区成为有机的治理共同体。要回归社区的自治功能,为社区赋权增能。政府有关部门职能下放要按实际需要,跟上一系列的人力、财力、物力配套,让社区真正“接得住”,做到充分为社区赋能。另外,采取公开职责清单、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公众监督等措施,厘清社区的权责边界,进一步减少社区工作条块,压缩各类报表台账,删减不必要的考核、检查等事项,持续为社区减负,推动社区着力聚焦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回归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本质,以增强社区参与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形成基层治理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尊重居民主体地位激活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如果说社区是社会结构中的原子和原始因素,而社区居民则是社会结构中的粒子和更加微观具体的存在,这种特点使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必须源于自我本体的内在推动力量,这是关乎“人”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础性原动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居民作为主体的地位并未得到有效彰显、主人翁意识明显不足。为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居民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出发,满足其物质、文化、心理、情感等不同方面的合理需求,在顶层设计社区治理规划、建立健全社区治理制度、进行社区决策等重要节点,在开展社区具体活动的计划初期、部署启动、实施过程、总结表彰等各个阶段,均要深入社区楼宇、入户走访、询问沟通、听取呼声,及时对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整合、消化和吸收,汇集形成社区居民的共同意志,让居民在形式、内容、效果等方面的实质性参与和切身体验中,不断降解无权感,强化社区认同,推动形成参与社区治理的“自觉”,让其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彰显。
创新多元化治理平台畅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石,是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载体,也是各级政策的落实点、各类资源的交汇点。目前,社区工作存在形式枯燥乏味、载体僵化趋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居民参与的瓶颈。因此,必须打破原有单一工作模式,全面整合基层党组织、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和力量,多措并举搭建参与平台。打造“党员先锋站”平台,结合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多、流动党员管理难、离退休党员聚集等实际情况,成立楼院临时党支部,引导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带动普通居民融入社区、参与治理。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健全激励机制、错时安排服务时间等措施,“结对子”定向帮扶社区弱势群体,开展治安、家政、调节邻里纠纷等志愿活动,营造社区团结、家园共建的良好氛围。引入专业服务平台,以有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优先发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拓展社会服务内容,进一步促进居民融合、推动协同管理。同时,创新网络社区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社区事务公开、在线听证、民主协商评议、居民留声等机制,开通线上社区“直通车”,多渠道提供参与路径,更好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注重情感培育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价值认同。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原本同质性非常高的熟人社区结构发生裂变,向流动性大、异质性突出的陌生社区嬗变,给社区结构带来深远影响,加上当今城市社区居民之间信任隔阂和信任危机等现实的社会问题,与原来“远亲不如近邻”的熟人社会形成极大反差,也加剧了社区治理的难度,对其治理方式、路径和模式均带来一系列挑战。对此,有效激发居民的参与意愿,须立足居民社区“聚居性”的空间特点,实施情感治理,加强情感投入,注重情感互动,借此催生社区意识和共生关系,打造同质性的社区共同体。具体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个人的特质特点和实际诉求等因素,通过创新举办“最美家庭”“社区公益之星”流动红旗、孤寡老人集体过生日、文艺特长表演、厨艺竞赛、“心连心手拉手”邻里互助小组、定期人文关怀慰问等活动,从居民急难烦愁的事入手,做到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帮居民所需,增加彼此间的尊重和照顾,不断消除不信任之僵局,解决冷漠之隔阂,努力打造新时代的熟人社会,积极促成空间上相近、道义上相助、情感上相融的新型邻里关系,推动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享有”的社区共同体,让社区有温度、有热度、有态度,实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效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