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聚焦难点、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山东“十三五”时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取得重要成果

发稿时间:2020-12-28 13:59:41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委、省委深改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取得重要成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强劲支撑。

  一、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责任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省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政治责任,确保在正确方向上推动改革不断向前。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进改革,完善各级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委深改委(组)担负起统领改革责任,2017年以来召开会议21次,审议改革方案129个。主要负责同志当好改革的“施工队长”“突击队长”,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谋划、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每年领衔1-2个重大改革题目,亲自推动落实,发挥了示范作用。

  二是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改革要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重要领域改革,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用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都把改革作为研讨学习重要内容。今年组织两期改革专题研讨培训班,培训领导干部200多名,提高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始终坚持系统推进。遵循改革内在逻辑,把握改革阶段性特征,一年一个主题,打出系列组合拳。2017年突出谋划主题,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展开调研谋划,排兵布阵、落子改革布局;2018年突出产业主题,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用改革举措培育“十强”产业;2019年突出效能主题,鼓励担当作为、狠抓落实;2020年突出攻坚主题,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集中突破难点,全省改革形成前后衔接、整体协同、梯次推进、效应叠加的格局。

  四是始终坚持凝心聚力。连续3年召开以改革为主题的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健全改革正向激励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意见》《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把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勇于改革、善谋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形成了鲜明的改革用人导向。

  二、统筹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

  紧紧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统筹起来,整体谋划,协调联动,确保改革取得扎扎实实的整体效果。

  (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出台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强和规范市场监管等意见,开展20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全覆盖,开通“接诉即办”平台,企业开办时间缩减到1个工作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涉农、教育、科技等领域资金整合,深化“营改增”改革试点,省财政直管县(市)扩大到41个。深化机构改革,清理撤并各级限额外行政机构,省市县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都取得重要改革成果。

  (二)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制定2016-2020年依法治省规划、法治政府建设五年实施纲要。建立地方立法机制,促进改革与立法有效衔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出台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文化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改革发展。出台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实施县级融媒体改革,136个县(市、区)全部挂牌成立县级融媒体中心,报、网、端、微覆盖人群超过2亿人。成立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理事会,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监管有机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组建山东互联网传媒集团、广电传媒集团、国欣文旅集团。规划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成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威海刘公岛建成全国首个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

  (四)社会领域改革。制定促进就业规划、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意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措施,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2016-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在110万人以上。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建立“1+1+15”制度体系。出台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新设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康复大学。持续解决中小学和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率先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并动态完善。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践行“两山理论”,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加快建设美丽山东。完善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黄河、东平湖流域等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出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制度,健全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库长制、湾长制、林长制。

  (六)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围绕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出台加强新时代全省党建工作意见和实施意见,健全各级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制,实施山东省2018—2022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划纲要,出台贯彻《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健全容错纠错、澄清保护、跟踪关怀等机制。围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出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实施意见。

  三、聚焦难点实施改革攻坚

  针对山东改革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发起改革攻坚,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廓清了一些僵化观念的束缚,破除了一些阻碍发展的羁绊,攻克了一些长期积累的难题,办成了一些影响长远的大事。

  ——公共卫生体制机制改革。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制度和流程短板弱项,加快推动构建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预警预测体系、应急响应决策体系、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科研创新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人才保障体系、决策指挥体系等十大体系。积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着力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

  改革省市县疾控机构体制机制,建立省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整体性重构应急工作流程,调整完善省疾控中心职责。改革中医药管理体制,全省中医医院达到357家。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将5个中医优势试点病种纳入全省单病种付费,今年年底扩大到20个。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改革试验。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牵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着力构建动能转换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推进体系、考核体系,制定《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实施了1个总体规划、11个产业专项规划,着力培育壮大“十强”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优良产业生态。

  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开展“标准地”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建立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机制、产能总量与污染物总量双平衡机制,组建省级综合性要素集团。三年出清11万家“散乱污”企业,省级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3家,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了一番,“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9.4%,年底有望突破30%。

  ——流程再造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指导意见》和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样板流程,构建起“1+N”流程框架体系。全省已形成约5%的审批事项在省级、25%在市级、70%在县级的“金字塔形”审批格局。创新市场准入审批流程,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20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许可环节、申报材料、审批时间分别压减为71%、80%、78%。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社会信用条例等,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建立“接诉即办”“免罚清单”“法律服务代理”“限时清欠”等机制,成为全国第一个非涉诉类账款“清零”的省份,得到国务院减负办通报表扬。设立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机构,超过2万家企业完成规范改制,今年新增上市企业22家,成为企业上市最好年份。

  ——科教人才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创新型省份建设制度支撑新体系。实施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五权下放”,完成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科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省医学科学院等整合,确立了39所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组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新布局济南超算科技园、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4家省实验室,2019年区域创新能力列全国第6位。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制定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25条措施,完善企业家参政议政制度,实行延迟退休、提高医疗待遇等优惠政策。出台《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组建省级人才发展集团,构建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立人才“绿色通道”和服务专员等制度。住鲁院士达到86位、国家级领军人才880名。

  ——承担国家重大改革试点。2017年以来党中央授权山东开展13项改革试点,国家部委安排近500项改革试点,肩负起重大试点试验任务,形成一批制度成果。比如,上合示范区成立一年多来,57项试点任务已完成34项,现代贸易、区域物流、双向投资合作和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建设”已见雏形;再比如,山东自贸试验区112项试点任务已完成102项,形成60项制度创新案例,入区注册企业2.2万家,制定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在港口、科技、保障等领域也取得重要试点成果。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制定专项规划,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一体发展格局。其他各项试点试验任务也都取得重要进展,一大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国企“倒计时”改革。坚持以制度创新破解国企活力不足、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等问题,提升市场竞争力。2019年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省属企业“党建工作入章程”,在全国率先建立国企改革述职问询制度、容错免责和末位淘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强化省属企业领导班子抓改革的主体责任。

  推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达43家,资产证券化率达51%以上。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十强”产业、优势企业、核心主业集结,新整合组建一批省属国企,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产能居全国第二,山东重工集团重卡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改革。出台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意见,构建起山东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四梁八柱”。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推进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深化与日韩机制化地方经济合作。打造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开展多式联运、多港联动、“一单到底”等改革,两年累计开行2880列。打造儒商大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对话山东、连线世界500强等重大合作平台,21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779个项目。

  研究制定《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党工委(管委会)+”、剥离社会职能、人事和薪酬制度等改革,促进开发区管委会回归本位、聚焦主业。全省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压减48%,代管乡镇压减49%,工作人员压减56%。

  四、建立改革推进落实机制

  在全省构建起领导领衔、多元协同、督察督导、激励评价、宣传推介“五位一体”的落实推进体系。一是突出系统集成,着力形成制度叠加效应。强化前瞻性思维,加强整体性设计,注重协同性互动,推动整体性落实。二是突出改革督察,着力形成贴身紧逼机制。坚持“三督三察”,创新建立重点改革任务督办催办制度、改革与审计联动协作机制,发挥督察在落实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突出结果评价,着力形成改革激励导向。建立改革考核严密制度,初步形成“省直考专项、市县考综合,日常考推进、年底考效果”的改革考核体系。四是突出示范引路,着力形成典型培育机制。以“市县有品牌、部门有亮点”为目标,加强典型培育,每年总结3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改革案例,用典型引路促进落实。五是突出氛围营造,着力形成强大改革气场。及时向社会发布重大改革事项、重要改革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改革成果成效,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