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运营,完善服务链。一方面,提供“十代”服务。代育秧。通过全智能工厂化育秧大棚、200平方米恒温恒湿暗室育苗中心、2条播种流水线,在项目区采用统一品种集中育秧,日播种能力达2万盘。代旋耕。统一用大型旋耕机翻耕,土壤有效耕作层松土25到35公分。代机插。统一用高速插秧机进行机插作业,合理密植。代管理。组织植保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统一配方施肥和科学管水。代防治。统一实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全程承包。代收割。统一使用大型收割机收割。代烘干。统一使用大型烘干机进行烘干,避免稻谷因天气原因造成损失。代存储。拥有5000多平米仓库、3000余吨储粮能力恒温仓,近万吨仓容免费存储农户粮食。代加工。通过公司加工设备提供大米加工服务,按同品种正常出米率,以副产品抵加工费,农户无需支付其他费用。代销售。在农民自愿基础上,项目区烘干稻谷按市场价加价3%到5%销售。另一方面,创新“十化”模式。专业化服务。依托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协会、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联盟和当地农业部门,结合公司营运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力量,为水稻生产提供从育秧到销售的全过程专业服务。区域化布局。每5万亩农田设立一个“体验中心”,每个“体验中心”设置10个区域服务站,每个服务站服务5000亩左右农田。集团化结盟。整合拥有大型农机具的合作社或个人,结盟在农田谋士公司旗下形成统一作业服务团队。多元化解难。组织公司与银行、保险机构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保障农民资金需求,化解种植风险。如疫情期间,公司储备销售种子400多万斤,有效保障了遭受冰雹灾害农田补种的种子需求。机械化作业。联合16家农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从育秧、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方面进行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标准化操作。按照操作规程,实现栽、管、防、储等各环节标准化。契约化约束。公司与农户、银行、保险公司、粮库、农资农机企业签订协议,保证诚信经营,依章办事。数字化管控。对服务区域基础设施装备、服务对象、田块面积、营运调度、从业人员等进行信息化管控。品质化溯源。对生产全过程远程监控,实现品质化溯源。规模化推进。通过集中连片作业,形成规模经营,提产增效。
二、融合提升,建强产业链。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通过创新“十代十化”服务模式,推动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一体化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产业链提升推动价值链升级。如公司旗下生产的“爱雪米娜”中高端大米,市场价达10到18元/斤,为传统大米售价的4倍以上。二是加速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公司进驻智慧农业第一村,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集土地流转、农产品交易、农资销售、农技共享于一体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护农商城,为农机拥有者、种养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资批发商、农产品交易市场提供买卖农产品和农业生产服务,建立智慧农业标准化O2O模式,实现农业“线上”“线下”有机衔接,已成立185家服务站,注册经营主体500多家,会员超2万人。三是集聚产业要素,增强竞争力。组建产业联盟,集聚人力、管理、技术、资金等优质资源要素,打造农业技术、农机操作、市场运用、企业管理等领域核心团队,现有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人、田间管理能手10余人,农机设备500余台套,仓储库容1万余吨。通过统一生产、服务、管理、经营,有效解决“种田难”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助推全区早稻种植面积扩至42.7万亩,增长近1倍。
三、规模经营,凸显效益链。一是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益。通过“十代十化”模式,农田谋士发展自有流转土地4000余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常年发展订单优质稻基地4万余亩,全程服务2万余亩,集中采购农资,降低农资成本;开展统一社会化服务,降低管理成本;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降低运输成本;搭建各级代理商销售网络,产品畅销闽粤等地区,有效解决农民卖产品难的问题。如公司合作社通过整合农机设备,利用率从30%提升到75%以上,每亩农机设备折旧成本从120元降到70元,整体生产成本相比农户自种降低100到200元/亩。二是严格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大力推广湘早籼45号、玉针香、粤王丝苗、盛泰优018等高档优质品种,从育秧移栽、耕作灌溉、有机施肥、生物防控、收割储藏到加工生产等环节,执行操作标准,建立质量可溯源体系,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打造了“赫山兰溪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在长沙举行的全米宴上,以兰溪大米为原料现场加工制作的炒米、米浆、寿司、八宝饭、扬州炒饭、鲍汁扣饭、辣椒炒肉拌饭等美食深受好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三是利益联结提升农民收益。通过“十代十化”模式,公司带动50亩以上生产大户3000多户、普通农户20000多户,并与银行、保险公司、结盟成员、经营主体、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高于市场价5%左右保底收购农户粮食,种粮纯收益达300到500元/亩,比传统耕种收益提高100到200元/亩。如公司建立益阳市第一家粮食银行,种植户存入粮食,通过粮食银行存折可在公司每个电商服务站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有效解决了种粮大户稻谷受限于存储条件而低价抛售稻谷的问题。公司在18个贫困村建立扶贫生产基地,通过就业支持、优质水稻订单生产等形式,每年发放工资200多万元,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绿色发展,构建生态链。一是降低物资使用强度。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生产方式,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转变粗放使用和过度利用农业生态资源的生产方式,公司按早稻2批次、晚稻3批次频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年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5.6万亩,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使用量整体大幅下降。二是加大技术应用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钵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面积达1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推广配方肥1300多吨,推动农药化肥使用降低30%。三是提升资源利用广度。积极探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新方式,统一将秸秆打包送至区级收储点,2019年实现8000多亩秸秆饲料化,回收秸秆1600多吨。开展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回收、畜禽粪便资源性利用试点,年回收农药废弃物近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