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战“疫”启示中医药院校走好五步棋

发稿时间:2020-05-06 14:31:26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高树中

  在应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中医药凭借几千年应对疫病的独特治疗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让社会各界重新审视这一文化瑰宝。教育是文化得以保存、继承、传递进而创造的重要方式,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托于中医药教育,我国中医药教育发展已近千年,但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历程不过60余年,在健康服务理念转变、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认识、基层全科医生人才的培养、中医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厚植中医药文化自信精神土壤

  缺失中医文化自信,中医药教育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医一直受到各种质疑,内因源于文化断层,进而产生各种文化怀疑,文化认同感降低,外部又受到现代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冲击。在抗击疫情中,因中医的辩证施策、明显疗效引起公众重视与媒体宣传,让社会重新客观审视了中医文化。中医药高等院校也应在此次疫情中更加牢固地树立起中医文化自信,进而提升中医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目前,中医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全球性学科,中医发展关系世界人民健康福祉,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中医药深厚文化,已成为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命题。

  规划中医药学科专业布局蓝图

  疫情防控中,防治结合并提供完善的健康服务才能筑牢全民健康安全防线。“上医治未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指明了道路,即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着眼全生命周期,围绕着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需要,按照“中医药+”和“+中医药”的思路进行专业规划和建设。

  推进中医药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抗疫所用的“清肺排毒汤”“肺炎1号方”“扶正避瘟方”“甘草干姜汤”等中医方药大多源于《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著作,只有掌握中医经典著作学,中医才能“出神入化而不逾矩”。学习经典的本质目的是培养中医思维,在人才培养中需不断促进“经典贯通、思维内化”,加强中医思维传承与培养。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在相关文件中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对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社区防控和关口前移具有重要基础作用。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关键在末梢,成败看基层。基层中医药人才是基层中医医疗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高等中医药院校需要促进基层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实现各级各类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和沟通,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形成集培养、培训、评价为一体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加强医疗救治,继续巩固成果,坚持中西医并重。张伯礼院士也强调在防治新冠肺炎中,我们仍然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高等中医药院校要开展多模式、多形式、多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西医临床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厚基础—重临床—融中西—求创新”培养路径,夯实中西医专业基础知识,强化中西医临床技能,融会贯通中西医知识、技能和思维,强化创新思维与能力。

  完善凸显中医药特色诊疗体系

  尽管中医医疗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一线诊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中医专业教育与医疗需求高速发展契合度不够,中医人才培养的长周期、差异化与医疗需求高速发展不相吻合,需要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医专业特点的诊疗体系,适应和满足医疗需求,发挥特色和优势,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

  加强中医药疫情防治方面研究

  由于缺乏传染病防治溯源研究,缺乏我国传染病防治发展历史的系统梳理,缺乏中医药防治疫情的现代科学基础研究等各方面原因,虽然我国医史文献中具有丰富的防治传染病的方案和手段,但目前中医传染病学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等中医药院校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对疫情防治方面的研究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中医人才的努力,让世界认识中医。此次疫情中医作出的贡献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医,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高等中医药教育也应把握机遇,以完善中医药教育体制为着力点,深化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传承为本,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