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新常态须打造新的比较优势

发稿时间:2015-11-25 00:00:00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贸出口在人口红利、制度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综合作用下快速发展,1978年至2008年,我国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1%。但2009年后,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09—2013年,我国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降为6.4%。2014年,我国出口总额较2013年仅增长6.1%。我国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比较优势逐渐消失。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7485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根据国际经验,进入中高收入国家后如果不能成功跨入高收入国家,则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风险就会加大,进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停滞和社会矛盾多发时期。而我国要完成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变,从比较优势演化的角度看,就必须实现比较优势的突变和演化升级。一国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深层原因在于出现比较优势的断挡,其传统比较优势的产业由于受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失去比较优势,而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尚未形成,进而形成比较优势断挡期。

  我国面临比较优势断挡风险。决定一国比较优势的基础是资源禀赋,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下降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决定了我国传统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不可持续,必将逐渐消弱。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2013年我国连续两年出现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这两年分别较上年减少345万和244万。在劳动力结构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需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但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40岁以上仅占50%,16岁—30岁之间的不足20%。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劳动力成本方面,受适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下降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工资都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我国城镇单位就业职工工资2002年后出现加速上涨趋势,2002—2012年间,我国城镇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共上涨275%。农民工工资方面,农民工实际工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几乎没有上涨,但在2001年后上涨明显加快。2001—2010年,以1978年物价衡量的不变价格计算,农民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约10%。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不少在我国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转移。据国际劳工组织计算,2013年,越南平均月工资为197美元,中国为613美元。

  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必须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的轨迹逐步实现生产要素升级,必须逐渐摒弃建立在非熟练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初级和基本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培育技能型、知识型人力资源、现代化基础设施等高级生产要素。根据产业升级和比较优势演化的规律,新常态下,培育我国新的比较优势,可以遵循三个思路。

  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掘传统优势产业的新比较优势。重点是培育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新比较优势。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地区化正在改变产业比较优势要素的构成。全球性产业的形成和产业地区化使传统基本生产要素对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下降。各种要素和条件的组合对效率生产决定性影响,技术、知识、人力资本、产业组织、市场需求、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政府作用等高级要素成为新比较优势的决定性要素。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后,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产业地区化和集群化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发展带来的整体效率提升作用,能够有效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吸引力的影响,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目前我国处于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产业链新比较优势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企业资本缺乏、经营困难,市场价值低估。我国企业可以抓住机遇,积极通过对外投资、并购或直接设立研发中心,打造全球性产业链新比较优势,促进我国的全球性产业发展。

  二是促进传统比较优势演化升级。重点要促进传统廉价劳动力优势向新人力资本优势转化升级。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始终是我国最突出的资源禀赋。我们比较优势升级的着眼点首先应是提升传统非熟练廉价劳动力优势为人力资本新优势。推进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升级,一方面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近年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约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高校毕业生问题每年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庞大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出现是我国要素禀赋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标志着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正由非熟练廉价劳动力为主向熟练劳动和人力资本为主的高级结构转换,是实现比较优势升级的重要基础条件。高校毕业生为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支撑。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还能在各个行业产生更广泛的知识溢出效应,提高我国的整体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技能型熟练劳动力短缺是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在高端产业形成新比较优势,充足的中高级技能型、知识型劳动力供给是基础。目前,我国约69.2%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农业或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为此,要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加大职业培训覆盖面。

  三是打造新高级比较优势。关键要突出重点,培育重点行业资本技术新比较优势。我国资金总体由过去的短缺转变为相对富余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上升,基于资本和技术的新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产业比较优势已经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产业是我国少数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行业。发展基础设施,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和强大的组织、实施效率,当前我国既有较多资本,又有高效的实施体系,且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大规模运营管理经验和成本优势。当前我国可以重点培育中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业、仪器仪表业、机电产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化纤制造业等。培育重点行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关键是突出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关键工艺流程创新、关键设备研发制造和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产业链及创新链管理等。■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