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5.6%,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1%。
记者近日在多地调研发现,尽管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叠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但2019年中国经济以令人信服的表现让企业家们更加从容、务实、坚定。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深厚的潜力。
坚定发展信心,宏观政策释放“定心丸”
走进北汽株洲基地,集合了众多黑科技的最新款电动汽车“EU7”正在如火如荼地装配中……
今年以来,在保持长期研发投入基础上,北汽旗下多款高端和自主品牌轿车降价,惠及消费者。国家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以来,集团全年税负减少17.5亿元,社保降费全年预计降低成本超过1.2亿元,企业负担进一步降低,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市场潜力。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说,减税降费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平台期,公司将全力构建技术核心竞争力,开启“百年北汽”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2万亿元减税降费规模,给企业送去了“真金白银”,用税费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来自重庆的金康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正萍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从递交申请到收到2000多万元退税款,只用了短短数日。公司目前正在研发新款智能电动车型,以退税款“充电”于研发,增添了企业动力与底气。
减税降费的红利,正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国家税务总局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数据显示,今年年前三季度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9.3%。
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专职副主任、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孙群认为,减税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其主要目的就是着眼未来,提振国内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
减税降费着眼“放水养鱼”,金融服务则力争“排忧解难”。
缺少抵押物、申请周期长、融资成本高……这些融资路上的“绊脚石”今年正逐渐减少,随之增加的是银行沟通的次数、可供选择的产品、更灵活的定价方式。
谈起最近的融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斌十分欣慰,今年洽洽业绩呈快速增长,下半年采购原材料的资金需求翻倍,便捷的融资让公司免除了后顾之忧。“银行会主动上门服务,放款速度比以前快,利率还能优惠。”
王斌说:“在减税降费和融资顺畅等多重因素下,员工奖金更多,团队更稳定,创新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
一系列政策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坚定了企业发展的决心。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银行融资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难题,更是一种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认可,坚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心。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3万亿元,折射出市场主体的良好预期。
专家表示,定向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市场信心得以提振,扭转了银行、市场和企业风险偏好下降的局面,对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
减税降费快马加鞭、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后,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面向未来再出发的机遇和信心所在。
坚持改革决心,转型升级聚焦“高质量”
大国之基,实体为本。今年以来,传统制造企业焕发新生机,在创新驱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自动包装、连线输送、快速装箱等环节有条不紊运行……在安徽合肥的洽洽食品总部,王斌向记者展示自主开发的全球第一条瓜子全自动机械化流水线。
“洽洽属于传统食品制造业,今年我们投资近1亿元,加大智能化产业链的布局和投入,生产标准精准落实,产能大幅提升。”他说。
以洽洽为代表的食品制造业智能化探索和布局,是中国企业奋力追求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
在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换挡期,外部环境挑战因素明显增多。实体企业正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依靠自主创新增加收益、抵御风险。
抓取机械零件、焊接工业配件、快速输送涂胶……走进重庆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一个个机械臂正有节奏地舞动。
张正萍自豪地说,这里是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能制造工厂,近千台智能机器人协同运作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生产。
在张正萍看来,人工智能进入产业化阶段,企业需具备快速研发创新和应用落地的能力。“我们用了三年时间实现了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电驱动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坚,拥有行业首创的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和领先的车载一体化增程器平台。”
一滴水里观沧海。透过实体制造企业,可以感受到经济的内生质变——加大对智能制造投资、注重自主创新与绿色发展、敏捷捕捉市场需求,这些主动识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的积极变化,反映出制造企业聚焦发展的坚定信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稳定制造业投资,是进一步激活创新、稳增长的必然要求。这既表明企业创新意愿和动力加强,也反映了社会对制造业的良好预期。
严守环保底线 护航高质量发展——
环保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的动力。王斌介绍,洽洽高度注重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更换天然气设备,降低炒制过程中使用燃煤锅炉产生的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
“金康赛力斯工厂修建了污水处理站,设计废水最大日处理量达到1800吨”,张正萍说,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对环保的投入确实会增加公司的成本,但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谈到企业绿色发展的投入时,全球最大的印制电路板生产企业之一鹏鼎控股环保总监许方贤颇为自豪地说。
根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并将环境管理向上游环节延伸,包括金属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集中污水处理等上游环节。
近年来一批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环保治理,实质性推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个发展态势对于企业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坚持绿色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注解。”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
加大知识产权 保护改善创新环境——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也是市场经济运行和营商环境评价的关键一环。“一方面,国家通过专利数据库帮助企业增加对知识产权信息的了解,让我们洞悉更清晰的技术发展方向,产出高质量专利”,张正萍说,另一方面,国家对国外申请专利给予相关资助,鼓励更多的企业把优质的专利技术带出国门,乘着这一东风,金康申请了50余件专利。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我国在持续深化改革、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最新进展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年共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7.7万件,同比增长15.9%。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万件,案值5.5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的巨大进步,显著改善了创新环境,企业创新的意愿和动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保障完备,筑牢了企业家对未来投资信心的根基。
坚守发展恒心,反求诸己提振“精气神”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多位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受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安排,为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行动方向,企业自身更要善于危中寻机、迎难而上,方能化危为机。
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看来,2020年最需要的是“创新、坚守、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在当下的形势面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信心,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驾驭大局尽显智慧担当。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调整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的平台期,徐和谊认为:“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仍有显著的发展空间,我们对此十分乐观。”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要坚定发展不动摇,做好自己的事,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真正抓住和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徐和谊道出对中国汽车市场转型发展的恒心。
敢创、敢干、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才能成就百年企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玉台看来,面对当下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的局面,更需要激发企业家投资力和创新活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和潜在生产力。
张正萍认为,这是一次企业审视自身的机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优化各项资源配置、降本增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优胜劣汰。
放眼当下,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国企业家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也离不开心无旁骛谋发展的恒心。
“海尔正在以高质量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海尔集团副总裁李华刚说,“对家电企业而言,过去致力于产品的创新,现在关注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企业自身要多些“反求诸己”。每一个市场主体坚定发展的恒心,是中国经济坚挺的基石。创新、坚守、责任的信念,是企业家恒心的动力之源。动力不竭,恒心不衰。
迈向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发展转型压力,多位企业家纷纷表示,将继续保持坚韧不拔的干劲,坚持实业为本不动摇,坚持创新引领不动摇,坚持务实改革不动摇,信心满满而又脚踏实地去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不惧风浪,奋勇向前。“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会暂时打破海面的平静,但海浪奔涌向前的潮流不会改变。
习惯在大海中搏击的企业家们,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迎接风浪坚定前行,在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