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怎么看待繁体字识读教育进校园

发稿时间:2019-12-16 15:56:39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李跃

  日前,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做了公开答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繁体字不宜也不能重回课堂

  汉字繁简之争由来已久,但规范汉字早已经是法定用字。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兴起,大量古代典籍重新翻印,有些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再次捡起识读繁体字的老话题。不可否认,在中国文字发展过程中,繁体字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由于汉字具有象形和会意的特点,繁体字的字形无疑更丰富,“颜值”也更立体。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台地区沿用繁体字。用繁体字书写,在加强海峡两岸暨港澳以及海外华文区沟通交流等方面也能发挥作用。

  但识读繁体字,不代表就必须进行繁体字教育。不宜以繁体字字形丰富等为由,将繁体字重新融入讲堂教学。无论是从遵循历来汉字的发展规律看,还是当今简化汉字的应用程度看,都无须在中小学开展繁体字识读教育。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文字的演变则是人类文明顺应时代发展的历史选择。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再到隶书、楷书,无不是由繁趋简。而简体字正是对楷书的简化,它不仅遵循了汉字演变的规律,也让汉字的继承脉络清晰延续。

  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今通用的简化字,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决定,更不是甩开繁体字的再创造,而是对繁体字的科学简化而来,是自新文化运动后,经过几代汉字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经过广泛的民间意见征集筛选后,才逐步定型的。如此浩瀚宏伟、大有裨益的字体简化和推广工程,经由法律确定的汉字教育方向,岂能轻易受到撼动?显然,不宜也不能让繁体字重回课堂,作为普及性的教育。学生但有兴趣,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繁体字书籍以及其他途径学习掌握,而不必通过课堂传承。

  其实,敬畏古典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没有必要把眼光局限在识读和使用繁体字上。就像教育部在回复中所说:“认识繁体字的人不经过专门的古汉语、古代文化知识等的学习、培训,也一样读不懂古典诗文,不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如今通用的简体字,完全无碍传承古典文化。在国学等文化领域,繁简可以共存;了解历史,阅读旧籍,让孩子们认识一些繁体字,未尝不可。但无论是中小学教学,还是实际运用,都大可不必弃简从繁了。(作者殷呈悦,原载《北京晚报》,有删节)

  保护繁体字应有开放心态

  尽管在人们日常交流中出现的频率较少,但繁体字仍然具有一定的识读必要性。文字具有表达信息的功能,繁体字因其字形复杂,可以显示更多信息,也能更好传递文字含义。人们阅读古籍、书法写作或与港台地区进行交流时,识读繁体字也会带来诸多便利。而从汉字发展规律和教育体系两方面而言,如果将识读繁体字纳入到中小学教育范畴,未必是一种好的保护繁体字的方法。

  首先,汉字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传承和保护繁体字的前提就是要尊重这些规律。简体字较于繁体字而言,认知、书写更为方便,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而且,繁体字和简体字同属于汉字系统,共同服务于人们的交流需要,二者本来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刻意偏袒任何一方,都可能会带来人们交流不适。我们应当寻求整个符号系统的优化,字和字繁简相宜,而不是重繁轻简或重简轻繁。

  其次,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繁体字并不适合纳入到这一范畴中来。一则,简单繁体字的识读,早已纳入到现有的课程当中。二则,更为全面的繁体字识读教育更适用于有专业需要的人学习,在多数人基本能够认读繁体字的前提下,系统学习繁体字的门槛不高,掌握它不是难事。如果将繁体字纳入通识教育,势必要增加对识读繁体字的考核,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繁体字的兴趣。

  实际上,保护繁体字有很多更为简单易行的方式,比如组织兴趣小组、开展繁体字有关的文娱活动等。只要繁体字在人们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就一定能吸引一些人的注意和兴趣,这比传统课堂教育的方式成本更低、收效更好。在尊重汉字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保护繁体字有多种方式和开放心态,不必执着于一定要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作者韩望,原载《北京青年报》,有删节)

  最好的繁体字识读教育是什么

  一些人质疑简化汉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事实上,繁体字与简体字,本就一脉相承,根植于同一种文化。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

  我倒是由此想到一个书法教育的话题——书法教育涉及的就是繁体字。与其叠床架屋地专门开设繁体字识读课,不如将书法教育落到实处,让孩子们在一竖一钩中,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传统。

  放到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来看,随着键盘越来越多地取代了纸和笔,很多人的书写功能逐渐退化了,甚至患上了一种“书写恐惧症”。因此,书法尤其是青少年书法的普及,确实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电脑普及是信息化社会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汉字书写,并不意味着大家不需要书写汉字了。因为汉字具有美的神韵,书写除了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外,练习书法还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的熏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一个人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会得到训练和提高。对青少年来说,练习书法不仅仅是一个写字的过程,那些用以临摹的古典诗词,也会像飘香的翰墨一样无声润泽他们的内心。

  我们谈论传统是离不开书法的。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但全球化并不是同质化,书法是我们的另一张文化身份证。理解并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善待汉字开始,从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开始——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好的繁体字识读教育。■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