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这份成绩单 应该怎么看

发稿时间:2019-12-06 14:12:58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地区)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阅读、数学、科学)均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PISA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关键能力素养上的平均成绩分别为555分、591分、590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均排名第一,学生基本素养达标率为参测国家(地区)第一,高水平学生数量总数居于前列。

  “优异成绩不是随意得来的,背后有强大的教学在起支撑作用,这说明我国教与学的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表示。

  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测试结果可见一斑:一是学生爱好阅读。阅读兴趣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兴趣指数达0.97,排第一位。学生普遍涉猎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24.8%的学生每月多次阅读2种类型的读物,19.2%的学生每月多次阅读3种类型的读物。

  此外,教师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较先进。我国四省市教师使用适应性教学指数为0.38,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四位;认知激活教学指数为0.56,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三位,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经验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师支持学生方面,我国四省市95%以上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给予支持。

  肯定成绩的同时,PISA数据也反映出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教育公平的问题。从测试结果看,乡镇师资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四省市师资短缺指数为0.75,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其中城市学校为0.44,乡镇学校为0.98(指数为1是非常短缺)。校际不均衡发展依然存在,四省市阅读领域学生素养的校际差异比为42.0%,属教育质量高但校际差异大的区域。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尚不平衡,四省市取得的好成绩,并不意味着我国全部省市区作为整体参加PISA仍能取得第一。”

  另一方面是学习时长与学习效率的问题。测试数据显示,四省市学生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周,按照学习时间长短排序,排第四位。学生总体学习效率不高,阅读、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效率分别为119.8分/小时、118.0分/小时、107.7分/小时,排名靠后。

  “从整体上说,这反映了我国教育尊重规律、依靠科学的水平还不够高。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必由之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表示。

  PISA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基础教育第三方评价项目,其目的是对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进行评价,反映学生参与未来生活的能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在对PISA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时,不能只关注分数和排名,而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教育质量的核心,逐步摆脱单纯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评价导向。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