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加强和改善我国宏观经济的预期管理

发稿时间:2019-12-03 14:17:08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郭克莎 沈少川

  预期管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发挥好预期管理作用,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对于落实“六稳”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善于引导预期”。这充分表明中央对加强和改善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高度重视。

  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看,加强和改善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应当注重和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完善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政策体系

  分析来看,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实践过程较短,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预期管理主体范围比较狭窄。这导致预期管理政策的覆盖面较小,部分领域存在信息沟通的“真空区”,使相关领域市场预期的波动较大。二是预期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一些部门缺乏政策沟通意愿,与市场沟通存在敷衍了事、甚至互相推诿的现象。三是预期管理主体间缺乏协调机制。四是预期管理程序的制度安排不完善。以上这些问题及原因,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体制分割有较大关系。完善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体系,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扩大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范围。总的来看,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范围不仅有货币政策,还包括财税、产业、区域等方面的政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稳增长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更需要各项政策相互搭配和协调。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与公众沟通,引导和协调公众预期,使各项政策能够被公众所理解,避免政策实施过程对市场预期产生冲击。我国的预期管理主体应扩大到一系列具有宏观调控职能的经济管理部门。同时,适应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政策实施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部门也应重视和支持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并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加大同公众的信息沟通。

  二是明确预期管理主体的权责并加强协调。在政府与公众沟通方面,要发挥预期管理的作用,一个关键点是信息要准确、清晰,以便降低公众加工、处理信息的成本,减少预期异质性。这要求预期管理主体之间明确责任,不同领域的信息沟通应指派主要的承担主体,以利于公众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对于政策交叉的领域,不同主体应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在沟通信息方面取得一致性,避免市场莫衷一是,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

  三是完善适应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制度。要对公众预期进行有效管理,需要收集公众预期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范围比较狭窄,调查统计方法相对落后。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对信息沟通灵活度的要求不断上升,对公众预期数据的多方位性和准确性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必须加快完善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制度,扩大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范围,利用大数据等新的技术分析工具,提高重要数据的调查频率,实行差别化的调查统计方法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注重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方式方法

  预期管理在政策承诺和沟通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科学研究、精准设计才能有效实施。科学或有效实施预期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部门运用智慧和技巧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做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可行的方法方式有:

  一是实施差异化的沟通策略。不同市场主体受制于自身的特点,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预期距离理性预期有不同的差距,我们称之为“预期时滞”,不同市场主体的预期时滞不同,导致政府协调预期的难度也不同。由于存在这些差别,政府要协调不同市场主体的预期,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就不能“一刀切”,而是要进行群体分割,善于分析沟通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差异化的沟通方法,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

  二是积极开拓信息渠道,重视双向沟通。要强化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对公众预期进行引导和塑造,信息渠道的构建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公众预期的形成在双向沟通和信息交流中能得到更好体现,所以重视双向沟通是现代预期管理的必然要求。双向沟通要求政府在沟通过程中必须及时获取公众信息,跟踪公众预期变化,并将此作为下一步沟通的基础和修正依据,以便更好地完成对公众预期的塑造。

  三是重视信息公开度,把握好适度沟通。信息公开度和准确度是政府传播信息的两个重要维度。信息公开度是指政府披露信息的透明程度,取决于政府与市场沟通的目的和意愿;信息准确度是指政府发布信息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受制于知识、时间、精力等方面因素,市场主体处理信息是有成本的,因此,政府的信息沟通应该是清晰的、有重点的信息传播。进一步看,虽然政府拥有比公众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强的分析能力,但是更要把握好政府传递信息的公开度和精确度。比如,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如果政府在对经济形势判断还不太明确时就将不确定的信息传递给公众,容易误导市场主体。这就是信息交流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要求政府部门在信息沟通中注重适度性等,避免出现可信性或可信度方面的问题。

  加强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问题导向研究

  目前,我国预期管理研究尚落后于新时期宏观调控实践的要求,只有加强理论研究才能提高预期管理政策的前瞻性。同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政府的预期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实践表明,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背景不同,并没有普适的预期管理最优模式,我们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中国特色的预期管理政策,总结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预期管理理论。

  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各类智库的积极作用,引导智库深化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理论研究,增强科学运用预期管理方法的能力,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另一方面,要研究公众预期的特点并发挥专家预期的作用。普及党和国家的政策常识是实施预期管理的应有手段,需要对公众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经济分析工作者也很重要,政府的预期管理要发挥专家预期的引领作用,必须重视经济学科的教育和科研投入。

  此外,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市场预期很容易波动,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使相关人员尽快提高预期管理理念,增强搞好预期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在政策出台前后及时加强与市场沟通,避免公众的政策误读加剧市场预期波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