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助推三农发展提质增效

发稿时间:2019-12-02 14:59:56
来源:双牌县委改革办

  近年来,双牌县围绕为农服务这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供销社综合改革精神,在较短时期内,把一个“无载体、无人才、无基础、无功能”的“空壳社”,建成为组织体系覆盖全县、服务功能较为完备、经营效益逐步提高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连结农户2.3万余户,帮助农民增收2300万元以上,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三个到位”,确保改革坚定。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重要批示要求,双牌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供销社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做到优先谋划,全力推进。一是坚持思想到位。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批示和讲话,以及中央、省、市等有关政策文件列入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会前学习重要内容,通过领导讲、部门推、媒体宣等方式,在全县上下营造抓供销改革就是抓发展、抓供销改革就是抓民生的浓厚氛围,为改革推进打好思想基础。二是坚持领导到位。双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分管领导专抓,对供销部门提出的问题,照单全收、不打折扣,定期研究、定期调度,现场办公、当场兑现,改革所需顶层设计、人才、财政保障等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切实做到了“存在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三是坚持责任到位。对标改革任务清单,将改革任务逐一细化分解到组织、人社、国土以及乡镇等部门和单位,实行台账管理、按月结账,任务没有落实的要说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落实了的进行销号,确保了责任压实、工作落地。

  二、抓好“三个统筹”,确保推进有力。把供销社改革置于“三农”工作大局考虑,一切从“三农”工作出发来谋划落实。一是抓好统筹规划。将供销社改革融合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之中,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统筹确定改革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实行多种工作力量共享,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力量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抓好统筹推进。集中涉农资源,将扶贫开发公司和城投公司22个门面划给供销社使用,村级社列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整合扶贫、农业、专项贷款等资金6800余万元,向上争取项目3个(土地托管、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示范县和贫困县电子商务运营示范中心)总投资1500万元,现已到位700万元。三是抓好统筹考核。将供销社改革列入全县绩效综合考核范畴,与其他工作同步安排、同步督查、同步考核,切实奖惩兑现。

  三、突出“三个服务”,确保体系管用。供销社的根本属性在于服务,在组织体系搭建中,双牌县紧扣这一属性进行布局,确保基层组织设置和布局规范、合理、管用。一是坚持服务于“三农”根本。以供销惠万家为载体,以资产管理公司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体组建基层社,由乡镇基层社牵头组建农合联,全县共恢复乡镇基层惠农服务中心11个、村级社114个,实现乡镇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全覆盖,打通了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已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推进力量。二是坚持服务于群众需要。积极履行好社会责任,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对于一些民间和社会资本不愿意进行布点的区域,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全县在城区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个,恢复山区乡镇基层惠农服务中心9个,覆盖上述区域群众 8万余人。三是坚持服务于产业发展。更加突出产业服务功能,布局上向产业发展重点区域集中,做到产业布局在哪里、供销基层组织建立在哪里、服务延伸到哪里,全县114个村级社,共为1.2万亩茶叶基地、1.5万亩中药材基地、3.8万亩生姜基地、4.2万亩水果基地、0.8万亩香芋基地、27万亩楠竹基地以及牛羊、森林土鸡养殖基地等9大重点扶贫产业基地提供专业服务。

  四、着力“三个创新”,确保服务提升。立足于新形势需要,着力推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机制的转变,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一是创新服务内容。组建土地托管龙头公司1家,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1个,构建从耕种收到烘储运一条龙,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土地托管面积1万亩,服务面积1.7万亩,年烘干稻谷5000余吨、利润500万元以上。二是创新服务方式。针对双牌县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大力实施“互联网+”工程,利用供销e家、厂家网平台搭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通道,共建成县级供销电商运营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2个、村级服务点114个,入驻企业10家,发展农村电商会员3000多个,网销营业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已成为特色农产品拓展市场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创新服务机制。采取直接入股方式,将供销社的网点优势、渠道优势与民营企业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紧密结合,通过用工、帮扶带等方式,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双牌县通过入股永之源茶叶公司,帮助该公司发展茶叶基地3000亩、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带动群众2050人、每人增收1000元/年以上。

  五、强化“三项建设”,确保管理规范。深化供销社管理体制改革,密切层级联系,着力形成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一是建设好县级社。坚持参公管理体制,配齐配强县社领导班子,健全了理事会、监事会,公开招考4名年轻干部进入供销系统,形成了老中青干部梯级配备的干部结构,为供销社改革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建设好社有企业。在县供销社原有企业的基础上,新组建双牌县新供销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出资,注册成立惠农服务公司、土地托管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等4家子公司,牵头组建了生姜、茶叶、土鸡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三是建设好基层社。着力推动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党务、村务、商务“三务合一”,村支部书记就是该村基层社主任,供销社工作就是基层党建、村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提升基层社综合能力的同时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全县114个行政村有105个行政村有了村级收入,6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以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个。

  六、推行“三跟三走”,确保改革效益。将供销社改革贯穿于双牌县农业产业“三跟三走”全过程,推动产业兴旺,以改革求效益,以效益促改革,确保改革的生机与活力。一是个体跟着集体走。通过“统一技术标准、技术服务、产品品牌、销售管理”的方式,将个体经营者与供销基层社连结起来,实现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大产业的对接,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全县基层社共连结种养大户、个体农场等经营主体459家,连结的贫困人口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75%以上。二是集体跟着产业走。根据产业发展定位,由各村成立种养合作联社或企业,与供销基层社共同发力,整合供销社改革红利资源、上级政策资源以及全村的集体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产业。全县共成立种养合作联社114个,覆盖全县100%的行政村,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如麻江镇廖家村,成立村办企业,整合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休闲旅游,年综合收入超过1000万元。三是产业跟着优势走。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既发挥供销体系作用,保持市场信息传导的灵敏度和有效性,又更加注重本地自然条件、传统产业习惯等优势,以优势定产业,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始终保持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竞争能力。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