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管控体系。黄河流域生态管控必须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科学划定各类生态红线,完善生态法治。要根据黄河流域的国土空间状态、生态环境状况,划定黄河流域生态红线,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为核心、加强建设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区域,将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区域划进生态红线的保护范围,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详细制定生态红线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实行生态红线保护问责机制。严守生态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底线离不开完善的法治作保障,对已有法律法规保障的生态红线,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对未有法律法规保障的生态红线,必须加快推进立法步伐,使这些生态红线得以保障。在国家制定保障生态红线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黄河流域各省区应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细化落实,制定保障生态红线的地方性法规,对突破生态红线行为,必须加大惩处的力度。同时,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涉及生态保护和建设相关的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等制度。
加快健全黄河流域生态协同治理长效机制。黄河流域地跨多个省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必须促进黄河流域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生态治理,多地区、多主体、多机构和多部门之间相互协同,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大格局。当流域内各地的发展利益同黄河流域协同发展利益之间产生冲突时,各地之间的协同便显得尤其重要了。必须强化治理主体的协调意识,使其根植于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的考量,运用多种手段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使跨区域、跨部门的竞争转化为合作。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相关生态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做到流域内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过程公开透明。还要重视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高端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在生态协同治理方面的话语权建设,我国一些包括人口政策、户籍制度等在内的政府重大决策改革实践已经充分验证了高端专业智库对于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作用。还要重视利用遥感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相关数据信息数据库。借助大数据有效驱动流域内产业主导功能区规划升级,建立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估系统,实时监测自然资源动态和生态环境变动情况,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评估,构建以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为中心的综合评估系统,高效服务生态协同治理的目标。最后,还要建立健全黄河流域多省区联动的生态责任监督问责机制,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能够达成。
切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定,实施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并将其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要尽快编制并实施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是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环境状况的差距很大,必须区别对待。黄河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区为重点,以提高涵养水源能力为目标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黄河中游要着力抓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晋、陕、蒙、甘等省区在自然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发展了农业生产,在原生态系统地区要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以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对于水污染严重的支流,相关省份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由于黄河进入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河段主要为地上河,黄河下游主要就是要做好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和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黄河生态系统。通过对黄河流域的山、水、林、田等国土空间的保护和建设进行规划,明确不同种类空间保护和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黄河流域综合生态系统治理,推进黄河流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和湿地净化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要保护和建设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必须促进流域内各省区共同保护、协同治理,同心合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