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力戒繁文 清朗文风

发稿时间:2019-10-29 14:30:0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厚明

  繁文,指的是公文冗长。中国历朝历代虽出台不少政策举措禁止,但繁文犹如打不死的“小强”,延至今日仍是难治顽疾。

  说起繁文根源,可溯及东汉,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凡为文必须“骈四俪六”,内容大多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形式上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协韵,不惜因文害意,其时公文文风受赋和骈文的影响,出现了忽视内容、过分追求形式的不良倾向。汉武帝即位初年,东方朔上书自荐,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要两个人才能扛得起,汉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东方朔担任太中大夫后,也有上书一篇文辞竟达十万字,而汉武帝当作巨著大加赞美。由于汉武帝的提倡,治国理政的公文成了大臣们展示自己文学才华的阵地,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子虚赋》》等作品,同一个意思往往用不同的话来表达很多次,引用大量生僻词汇,华词堆砌,却思想匮乏。

  繁文之风就此蔓延下来,即使是唐宋时期,繁文也大行其道,这从一些政策和批评可以管窥。唐代立国之初,高祖李渊也发布过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 ,》,严厉批评公文中严厉批评公文中“表疏因循,尚多虚诞;申请盗贼,不肯直陈 “”“乱语细书乱语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的繁文现象。而宋朝沿隋唐学风,专以辞赋取士,偏重文学修养,以致北宋理学家孙复也抨击六朝骈文影响文风“无一言及于教化”,只是“无用瞽言、徒污简册”之物。

  到了明代,繁文的“文牍”主义发展到了极致,其突出表现是行文多、长、空。知名的案例是,明朝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曾上《陈时务书》给朱元璋,文章洋洋洒洒写了一万七千多字。朱元璋叫中书郎读给他听,读到六千五百七十字时,尚不知所云何事。朱元璋一时大怒,令人将茹太素杖打一百大板。翌日又叫人继续读,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时,方接触正题。最后的五百字,共讲了五件事。朱元璋感慨之下遂规定:今后凡有“繁文违式者罪之”。之后近十次颁布条例法令,规范公文写作,“减其繁文,著为定式”。

  然而好景不长,朱元璋死后,繁文之弊再度泛滥,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明朝后期,官员往往乐于通过广列条目的方式陈述观点或表达诉求,这从此类奏疏的名称上便可知晓。如万历年间邱橓的《陈吏治积弊八事疏》,,侯先春的侯先春的《安边二十四议疏 ,》天启年间杨涟的《劾忠贤二十四大罪疏》等等。又如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李化龙所上《平播全书叙功疏》,,历陈将士之战功历陈将士之战功,,竟达六万余字!

  崇祯九年十月,工部侍郎刘宗周上《痛恨时艰疏 ,》,整篇皆为华丽辞整篇皆为华丽辞藻,多抄袭古代圣贤的“仁政”观点,不仅没有一点新意,而且列举的例子也不接地气。崇祯皇帝看了刘宗周的奏折,大怒道:“尔等不干实事儿,只作文糊弄朕!”随后下令阁臣拟严旨治罪。

  尽管明代公文繁文之风一禁再禁,终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好采纳一位辅臣的建议,让大臣把章奏中的主要内容,用不到一百字的话概括提要,贴附在章奏后面,以便皇帝阅处,这就是明朝的公文贴黄制度。

  历史跨越千年,繁文之风依旧。在19421942年延安整风会议上年延安整风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了“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懒婆娘的裹脚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的党八股文风,可谓对党内繁文的一针见血。

  时至今日,文山会海、空泛繁文仍是困扰机关基层一大弊害。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发扬“短实新”文风,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10页……页……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风是党风政风的反映,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繁文之风掩映官僚主义,污染政治生态,除却繁文之害,永远在路上!■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