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汇聚起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

发稿时间:2019-10-08 14:23:01
来源:宣讲家网作者:樊巍

  中秋佳节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政治联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然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把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的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把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我党统一战线的核心、基础和最大亮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1949年9月21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9月29日,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蓦然回首,届满七旬!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我党三大法宝之一。我们的统一战线何以战无不胜经久不衰、牢不可破历久弥新?怎样才能汇聚起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归根结蒂就在于坚持、改进、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应运而生、成功运作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他阶级政党联合行动时,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要争取统一战线领导权。列宁也说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民主革命彻底胜利以及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而无产阶级要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工农联盟。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开场主题歌一度举国传唱脍炙人口,启动了民主革命的征程、也揭开了统一战线的序幕。

  我党初创,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代表的“工农联盟革命统一战线”在北伐战争期间发挥作用,统战对象包括国民党左派(即革命派,现简称“民革”)、各民主党派、各阶层反帝反封建民众和海外爱国侨胞。就在北洋军阀即将被彻底肃清之际,代表封建残余势力、帝国主义买办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右派)背叛革命妄图独吞胜利果实,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以陈独秀为首的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轻信敌人合作谎言,畏惧“兵戎相见”武装斗争、主张“交枪投降”任人摆布,轻言放弃乃至拱手让出统一战线领导权,令统一战线土崩瓦解、革命力量损失惨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抗战伊始,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根本利益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冰释前嫌,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启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夺取全面抗战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其间,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同室操戈”之反复无常,我党奉行“有理、有利、有节”之策略,率领人民军队和革命群众予以坚决回击,从未放弃统一战线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统一战线主导权主动权,直至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

  彼时统一战线实质上是求同存异的阶段性政治联盟,阶级基础广泛、阵营成分复杂,难免动机不纯、立场不稳。领导权的归属,是个不容含糊、不能马虎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沉甸甸的牺牲、血淋淋的教训换来一条铁打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唯有不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统一战线才能生存发展。

  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团结凝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抗战初期,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黄克功逼婚未遂枪杀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党中央否决了“将功抵过、立功赎罪”的提议,不搞“下不为例”。毛主席忍痛诛黄,我党我军立刻在边区百姓面前乃至全国人民心中树起了威信,亦令各民主党派极为震动、无党派人士感触颇深。此事正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雏形初具的节骨眼,关乎抗战大局、赢得空前团结。在根据地“土改”(土地所有制改革)洪流中,我党致力改进工作方法,注重把握政策尺度,既严格、又灵活,对德高望重、抗战有功的联合政府“开明士绅”给予应有的尊重和优待,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且为日后夺取全国政权打下广泛群众基础。

  1945年8月5日,民盟中央在渝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政治口号。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枣园召开扩大会议,决定调整斗争策略。毛主席说:“我们参加(联合)政府,就是要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这就是七大时讲的长期迂回曲折的道路;走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个方面达到更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随后的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把国共两党合作暂时推进到一个崭新高度,也为未来两党关系的发展留下浓重伏笔和宝贵历史经验。

  解放战争高歌猛进之际,我党酝酿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反蒋地方实力派。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纷纷发表通电、宣言和谈话,表态拥护中共建国纲领并奔赴解放区与我党共商建国大计,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建国前夜瓜熟蒂落的政治体制革新壮举,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完胜,我国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崭新一页,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良好开端。

  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的统一战线,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的。斗争环境瞬息万变,如何维护和经营好统一战线,是不容回避的严峻挑战和长期考验。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潜心改进党的领导,是现实课题和永恒命题的内在交织。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奋斗历程和探索过程不断昭示:唯有致力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统一战线才能茁壮成长。

  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大浪淘沙、永立潮头的根本保障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促进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团结协作,使多党合作朝着有序、规范、法制的方向发展,毛泽东率领全党同志进行了充分的实践探索和深邃的理论思考。就中共和民主党派的关系,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后来邓小平又说: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阶级联盟,已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成为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如何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成为全新的课题、紧迫的议程、艰巨的任务。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一战线基本方针,堪称加强和完善党对统战工作领导、服务改革开放大局的真实写照。在“爱国统一战线”旗帜引领下,港澳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港澳顺利回归,台独分裂势力备受孤立、遏制和打击,“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亦令第三次国共合作初现端倪,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前景可期。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与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一道登门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称“毛主席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自此,中共中央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重温多党合作初心使命,发扬长期以来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和完善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走出去、请进来”,搞好政治传承、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政治交接、增强政治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作为我党关于统战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明确了统一战线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方向原则,全面规范了各领域各方面统战工作,是推进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我党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统一战线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开启了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自身界别特色和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为我党中央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出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我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日益呈现出团结协作亲密无间、高效运作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近一个世纪的惊涛骇浪、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兼程,铁一般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唯有持续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统一战线才会战无不胜经久不衰、牢不可破历久弥新,才能汇聚起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