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首钢曹妃甸基地8年后成包袱

发稿时间:2013-06-17 00:00:00

  曾经是中国钢铁行业最轰动的重组项目——首钢集团曹妃甸基地,八年后成了“包袱”项目。这个包袱足够沉重,从2009年投产至今,新钢厂连年亏损,累计已经超过100亿元。

 
  钢企还债

  曾经是中国钢铁行业最轰动的重组项目——首钢集团曹妃甸基地,八年后成了“包袱”项目。

  唐山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唐钢”)的高管们如今提起这个项目,念叨最多的是投进去的130多亿元何时能收回。这个包袱足够沉重,从2009年投产至今,新钢厂连年亏损,累计已经超过100亿元。

  在钢铁产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被当年的扩张冲动困住的何止唐钢一家。中信泰富这家近年陷入西澳洲磁铁矿项目泥潭的公司,也在为特钢项目的扩张买单。

  5月份,中信泰富一位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说:“我们目前特钢板材有260万吨的产能,刚上一年。但是客户只需要大约150万吨,我们还有110万吨左右的产能需要找到市场的需求。”

  历经数年最终在2010年成功实现兼并重组的鞍山钢铁集团(简称“鞍钢”)和攀枝花钢铁集团(简称“攀钢”),重组的协同效应也还没有显现,现今两家公司在股市上都戴了ST帽子。6月13日,当提起鞍钢和攀钢的重组时,攀钢规划发展部有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实在想不起来,兼并重组后,鞍钢给攀钢带来了什么,还是先各顾各家吧。”

  伴随着钢铁行业黄金周期的结束,那些曾经雄心万丈的钢铁巨头们需要对过往的欠债进行偿还了:唐钢要还130亿的巨额银行贷款之债,中信泰富要背负“吃不饱”的产能扩张之债,河北钢铁集团、宝钢集团要还巨无霸重组后的体制之债。

  大钢铁

  6月初,唐钢集团前述高管对经济观察报说,唐钢的全部的参与人员早已从首钢的曹妃甸项目中退回来了。原本开滦集团有意来做,但是开滦集团后来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已经明确不做了。

  曹妃甸项目是首钢搬迁出北京之后的新钢铁基地,2005年10月首钢集团与唐钢联合组建成立了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其中首钢占股51%,唐钢占股49%,总投资677亿元,其中贷款达到了450亿元,设计产能970万吨。2010年,该项目尚未全部建成投产,合资方唐钢因为并入河北钢铁集团而退出该项目。

  据介绍,唐钢在曹妃甸项目投资的现金为130亿元,这笔钱几乎全是从银行贷款而来。但是截至2012年年底,连本带息已经高达150亿元。直到现在唐钢还有超过70亿的资金无法从首钢曹妃甸项目中撤回,原因是,首钢没钱了。

  为了组建河北钢铁集团而匆忙退出的唐钢,现在扛着这笔贷款压力甚大。即便是后来成立了河北钢铁集团,这笔投资也由于是遗留问题而由唐钢独自承担。上述唐钢集团一位高层说,“当时唐钢在这个项目上的投资总共有110多亿元,现在就放在这儿了。”甚是棘手。

  2009年,首钢曹妃甸项目初步建成投产的当年就净亏5.3亿元,此后的两年又连续亏损31亿和51亿元。唐钢的上述高层称,2012年该项目的亏损也在50亿元以上。

  联合了几乎整个河北省钢铁企业的河北钢铁集团,日子也不好过。这个当初组建的钢铁巨无霸,拥有全国第一的钢铁产能,总资产超过2000亿,目前却在亏损的边缘挣扎。

  河北钢铁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河北钢铁(000709.SZ)的财报显示,2012年全年河北钢铁产钢2900万吨,但利润总额仅为2.31亿元。当年其付息债务造成的财务费用达27.6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1.75%。

  到了2013年,状况依然没有好转,一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87.82%,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58.96%,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降低7.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了92.97%。更重要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因有息融资,河北钢铁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0.25%。

  不仅如此,河北钢铁集团对重组的相关承诺至今也没能实现。河北钢铁集团重组完成后,一直称将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在2012年1月25日前注入上市公司,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和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在2013年1月25日前注入上市公司。

  这两项承诺都是河北钢铁重组的后续。2011年11月,河北钢铁以公开增发方式收购了邯钢集团持有的邯宝公司100%股权,实现了邯宝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但宣化钢铁和舞阳钢铁的资产上市一直拖延至今。河北钢铁一季度的公告称,因宣化钢铁、舞阳钢铁和唐山不锈钢公司内部改制重组工作量较大,且受国内外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盈利能力一直不佳,尚不具备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目前公司采取委托管理方式作为履行承诺的过渡方式。

  再度提及产能扩张,上述唐钢高层说,“唐钢目前是1800万吨的产能,不会再扩建一吨了。”这位高层表示,唐钢目前的重点是要发展非钢产业,计划用5年的时间形成非钢与主业1:1的格局,主要集中在地产、自动化、装备制造等领域。为此唐钢成立了20多个子公司。2012年唐钢的非钢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亿利润,2013年的目标是3个亿。

  产能之忧

  与唐钢80亿元贷款要还相比,中信泰富的难题是如何消化过去几年间急速扩张的产能。

  据中信泰富那位内部人士透露,截止到去年年底,中信泰富特钢产能已经扩张至900万吨,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板材、棒材和无缝钢管。中信泰富成为中国特钢领域的绝对老大。但是中信泰富的高管们压力也随之而来。

  2008年4月,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学对外称,未来五年中信泰富将通过建设现有的江阴、湖北、石家庄三个特钢生产基地,将集团特钢产能提高至1500万吨,产能扩张超过一倍。如果按照产能计算,当时中信泰富700万吨的特钢产能已经是全国第一。

  特钢不同于普通钢材,一般采取的是直销模式,更多地依赖固定的下游客户。目前中信泰富面临的局面是,数十亿的投资已经完成,部分产能却由于没有需求闲置了。中信泰富正在寻找新的客户,中石油、中石化是他们的重点目标,中信泰富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两家公司的石油管线项目。但是形势并不乐观,因为“竞争太激烈了”。上述中信泰富人士称,“坦白说,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实现我们在销售、客户和盈利上面的增长。”

  现在中信泰富在特钢行业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了,“至少近期,特钢产能不会再增加。”中信泰富那位人士说,“我们已经很大了,要做的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然后开发市场。”

  特钢行业在过去几年也进入了扩张期。中国特钢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重点特钢企业的粗钢产量已经将近1亿吨。而事实上,截止到去年年底中信泰富的实际特钢产量也不过548万吨,尽管如此,中信泰富的特钢产能已经是中国最大。

  我的钢铁网特钢部分析师陈旭阳说,中信泰富下属的兴澄特钢这两年已经新上了一个板材的项目,但是由于市场不好,一直没有开起来。没有开起来的不仅仅是中信泰富一家,按照陈旭阳的统计,中国钢厂几乎每家都有没有开起来的特钢板材生产线。

  尽管目前受困于过剩的特钢产能,但中信泰富依旧看好特钢产业。上述中信泰富内部人士说:“国内特钢目前只占到全国钢产量的8%-10%;而在发达国家,特钢产量是要占到20%左右的比例的。这个可以从大数上来比照。所以我们认为,特钢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扩张的代价

  2007年是中国钢铁业“黄金十年”的顶峰,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每年近两位数的GDP增长给钢铁业带来了扩张产能的“大机会”。那似乎是一个只缺产能不缺钱的时代,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等传统的钢铁巨头开始四处出击。

  2007年,宝钢提出到2012年达到8000万吨产能规模;2010年,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将这一目标调整为到2015年达到6600+?琢万吨产能。现在,宝钢内部对这个数字已经有些模糊了。宝钢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吴军说:“加上湛江项目,最多也就是5800万吨。不会再增加一吨。”

  吴军说:“当时,国内钢铁业还是规模扩张,就是抢地盘,抢到了地盘就抢到了市场。而且,当时的钢铁行业也比较有效益。”

  宝钢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新疆八一钢铁、广东钢铁、韶钢、宁波钢铁都是在这一时期被宝钢成功重组。

  也有没成功的,宝钢对包钢、攀钢和邯钢这三家区域巨头的重组均以失败告终。其中对邯郸钢铁的重组更是在先期60亿元现金已经投入的情况下,退出河北。直到2010年,徐乐江还在对重组包钢恋恋不舍,他对媒体形容说“重组就像谈恋爱”,“我们仍在接触”。不过,若是以钢铁行业现在的经营业绩看,徐乐江一定会庆幸这些重组幸亏没成。

  那些成了的重组让宝钢冲出了上海,奠定了今天的规模,代价却也不小。吴军说:“收购过来的这几个钢厂,目前看经营状况也还算可以,但是如果按照最有竞争力和投资价值来说的话,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以韶钢为例,2011年8月,随着广东省国资委将持有韶钢5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宝钢集团,这场原本不情愿的收购正式落幕。据了解,原本宝钢在2006年计划重组广东钢铁时,并没有接收韶钢的打算。宝钢集团的一位人士说:“因为韶钢对于宝钢来说,并没有什么收购价值。如果看过去几年的情况,韶钢对于宝钢来说其实是负资产。”但是广东省决定将整个广东省的钢铁产业全部打包给宝钢,韶钢也就成了宝钢不得不要的一项资产。

  收购过来的韶钢成了宝钢不得不花大力气处理的项目,上述宝钢集团人士说:“收购过来后,宝钢对韶钢的技术人员、生产线、甚至管理团队几乎都进行了更换,但是效果依旧不好。”

  2011年、2012年韶钢因连续两年分别亏损11.38亿和19.52亿元,被戴上了ST的帽子,2013年帮助韶钢实现盈利成为宝钢的底线。

  吴军反思说:“收购过来的资产存续期可以至少30年甚至50年,这样看的话也没有打水漂。但是客观上来说,前几年规模扩张收购过来的资产质量实际上不是太好。”

  如今,当反思这一个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兼并重组时,中钢贸易公司的一位高层说得最多的还是体制问题,“这样的投资收购很难产生正效应。形势好的时候,从上到下都想着做出点政绩,因为钱是银行的,资产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也欢迎,不做白不做。”

  中钢亦为曾经的扩张付出代价,作为责任者,2011年其总裁黄天文下台。如今中钢不仅债务缠身,管理层也人心涣散。据悉,数位中钢原来的高管已经跳槽。上述中钢高层说:“急功近利,头脑发热,缺乏科学决策程序,是这些企业的通病。”

  政策大环境为巨头们的扩张冲动提供了滋养的土壤。唐钢集团高层对经济观察报说:“当时政策导向就是做强做大,从央企到地方国企都是这样,这是当时的政策环境。但是现在看,政府应该管大的战略规划方面,不应该管太具体的项目。这些具体的东西还是要交给企业比较好。”

  在钢铁行业平台交易机构西本新干线电子商务公司总裁助理盛志诚看来,近几年来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没有一家能说得上是成功的。国家的政策曾经给企业扩张提供了支持,现在又开始为企业的困境背书。盛志诚说,政府现在应该做的是,给市场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该买单的买单,该成长的成长。(张向东)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