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王静宇:中原经济区求解“中国式难题”

发稿时间:2011-11-24 00:00:00

  初冬的原野,细雨蒙蒙,近处麦田嫩绿,远处青烟笼罩,一排排坐落整齐宽敞的工业厂房显露出勃勃生机,一条条笔直的柏油马路通向看不到尽头的远方。

  这是位于河南省东部的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景观,也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一处景观,更是河南中原经济区的一个缩影。

  2011年10月,河南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跻身“国家队”。

  尽管这是一份“姗姗迟来的爱”,但对于河南1亿多人民而言,是何等的激动与兴奋,对河南来说,已是弥足珍贵。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刚刚闭幕的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目标是富民强省,活力是解放思想,动力是改革开放,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实干实效。

  人多地少

  制约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三农”问题突出,是中原地区的共同特点,而这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说,城乡失衡、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中国面临的难题,中原更为典型、更为集中。因此解决起来也更为困难,一旦突破,将具有标本和示范意义。

  从河南的现实而言,“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

  该如何破题?在河南省农业大县滑县,一个旨在破解人、地矛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滑县产业集聚区将下辖的18个行政村统一进行“超大社区”建设,4600多户农民入住新社区,仅此一项便节约土地2500余亩;1.7万亩耕地由原先分散在近1.8万人生产,集中到43个生产主体;同时,加强培训农民,引导向工业集聚区内就业。

  据初步测算,按每平方公里1万人计算,河南省到2020年要实现50%的城镇化目标,需要增加450万亩的建设用地。既要保粮食,又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矛盾怎么解决?

  滑县的试验便是一种新探索,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说,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促进“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业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配置。

  郭庚茂说,目前全省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是248平方米,如果我们能把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降到200平方米,理论上就能节约出400多万亩土地。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土地置换、土地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来提高用地效率;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而在这方面,国家给了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的用地矛盾。

  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解读说,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等发展难题打开空间。

  记者采访了解到,河南省目前正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通过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途径来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等办法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并将进一步加大政策保护支持力度,如采取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措施。

  在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粮食主产区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等支持政策。

  城镇化投资

  需求年均超千亿元

  盘点自身,河南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一系列的后发优势也更加清晰。

  首先是交通区位优势,河南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全国区域格局中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具备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地域基础。

  人力资源优势。预计未来5年劳动力将达到7500万人,在目前河南大规模实施人力资源提升行动的推动下,这将为大规模承接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河南有39个行业大类、182个行业中类,产业体系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同时,户籍人口全国第一,消费规模及占全国比重均居中部六省第一,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对周边市场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载体平台优势。河南省目前规模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和一批城市新区,开放载体和平台日趋完善;中部六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也于日前正式运营。

  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未来更将给中原地区带来广阔的投资空间和发展机遇。

  在工业方面,河南将重点发展壮大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投资空间巨大。

  在城市建设领域,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未来10年间,河南将有超过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按照人均10万元测算,投资需求便超过1万亿元。

  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到2015年将力争建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完善的铁路网、坚强智能的现代化电网等,初步形成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基本框架,投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须要在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上求得突破。要不断探索规律、提升发展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以领导方式转变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下工夫。

  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但同样也处在区域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等一系列挑战中;先行先试的探索、不断深入的改革也会触及新的矛盾,涉及新的利益调整等复杂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勇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坚持民生为本,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