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周铁根:徐州市围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19-07-15 13:23:27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9年7月13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与中共徐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推动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暨‘徐州实践’高层研讨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本文为中共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铁根的致辞与经验介绍。


中共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周铁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徐州,举办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暨“徐州实践”高层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和1045万徐州人民,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徐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徐州市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推进转型发展的主要工作。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省的“北大门”,现辖2市3县5区,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与其他城市相比,徐州有四个较为鲜明的特征:第一,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汉高祖刘邦从这里走出建立大汉王朝,汉族、汉字、汉语等中国文化元素从此而开始,市内至今仍有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存,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第二,徐州是国内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五省通衢”,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进入“高铁时代”,徐州到南京、济南、合肥、郑州仅需一个小时,到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三个小时左右,是国家重要的高铁枢纽。第三,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也是区内经济规模最大、城市功能最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城市。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第四,徐州是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去年实现GDP6755亿元,名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0位,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科教资源,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作为全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产业结构偏重、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功能不强等问题突出,一度面临极为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从徐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为统领,全面匡正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境界,积极抢抓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初步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振兴转型发展之路。在全省设区市2018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被评为第一等次。可以说,近些年来,徐州发展最明显的进展和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在转型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迈出可喜步伐。

  一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过去的徐州以煤起步,从煤发电到煤焦化,再到钢铁、水泥等与煤炭相关的行业,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带来了产业结构偏重、单一。我们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支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构建有徐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能源等八个产业规模超千亿元,2018年三次产业占比达9.4:41.6:49。近年来,积极顺应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趋势,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作为新的主攻方向,在制造业方面重点突破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新兴产业,在“四新经济”方面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引进建设四个大数据中心,数量规模在全国地级市中处于领先位置。通过不懈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产业结构偏重、偏煤、单一的状况,产业发展不断向新的高度攀升,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分别达到38.3%和37.7%。

  二是持续推进城市转型。过去的徐州城市面貌带有典型的工矿城市特征,城区基本都是工矿区、棚户区,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薄弱,给人的印象就是黑乎乎、脏兮兮、乱哄哄。我们坚持把城市转型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坚实依托,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大力实施工矿企业退城入园、退二进三,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大规模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动迁改造,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4500万平方米,30万户城乡居民获益,实现了改善民生民计、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形象“一举三得”,在全国打响了棚改徐州品牌。加速拓展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极大提升。聚焦产业、交通、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大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中心城市的“定位”正在变成实际“地位”。

  三是持续推进生态转型。以原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给徐州生态带来严重损害,一度到处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特别是由于长期采煤、采石,遗留下大面积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和破损山体,“一城煤灰半城土”是其真实写照。近些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生态治理和建设,推动生态环境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开展大规模生态修复,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很多领导和专家来到徐州之后,颠覆了对徐州的固有印象。去年作为全球唯一城市获奖者摘得联合国人居奖桂冠,徐州在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努力和成效赢得高度评价。今天的徐州已经成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丽公园城市, “南秀北雄、楚韵汉风”的城市特质得到充分彰显。

  四是持续推进社会转型。由于发展理念的不科学不全面,加之受发展水平、传统民风、交通区位等因素影响,徐州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一度相对滞后,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基层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市民文明素养有待提升。我们坚持把社会转型作为城市整体转型的重要内容,按照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特别是人的文明水平,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深入实施八项富民工程和六项脱贫举措,挖掘增收潜力,拓展增收渠道,夯实民生幸福的基础。坚持从小处抓起、从细节做起,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加快构建以基层党建为核心、以网格化机制为支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引领、以基层协商民主为载体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回顾徐州转型发展历程,在实践中,我们主要形成了五个方面的具体感受和工作经验:一是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曾经一段时期,徐州因资源而兴、靠资源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造成了沉重的包袱,导致了长远的转型之痛。徐州痛定思痛,清醒认识到“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着眼全面转型振兴,从根本上匡正陈旧落后的发展理念,推动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成为全市上下发自内心的信仰和追求。发展理念的蜕变和升华,无异于一场思想革命,在全市凝聚起以转型促振兴、促跨越的高度共识,形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境界。在推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全力以赴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让振兴转型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正是因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徐州这些年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事,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成就。三是始终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创新路径。作为老工业基地,靠简单复制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发展经验很难实现振兴转型。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才能真正找到转型的出路。徐州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坚持跳出徐州看徐州、站在云端看徐州,摆脱“地级市思维”,破除传统“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以思想上的“破冰”引领行动上的“突围”,深入思考并努力回答好如何把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打破传统路径依赖闯出绿色创新发展新路子、如何抓住机遇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越这“发展三问”,在发展路径的开拓创新中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四是始终坚持抢抓战略机遇增添动力。上世纪末,重点是抓企业生产经营机制转换,通过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转型发展活力。后来又抓住对外开放机遇,在国际国内更大范围内集聚生产要素,通过增量投入、要素投入带动转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是把科技、人才作为重点工作,依靠创新促进转型。正是抓住和用好了历史进程中的一系列战略性机遇,有效将机遇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将机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徐州的转型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格局和形态。五是始终坚持久久为功抓落实增创优势。徐州转型之路走了多年,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每一届班子对振兴转型的执着追求没有变。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发扬钉钉子精神,锚定目标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通过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完成达到了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划出了一条一路走高、步步上扬的完美曲线。

  徐州振兴转型的创新实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新发展理念的强大真理力量,有力印证了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为全国同类地区、同类城市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一,作为经济次发达地区,徐州的转型实践对许多城市具有借鉴作用。徐州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次发达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十分接近。徐州在全国所处发展位次、发展阶段的特定性,决定了发展成效、面临挑战、问题短板都有一些全国共性的特征。徐州振兴转型的实践经验,对国内许多城市都能提供启发借鉴。第二,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的转型实践对类似地区具有示范作用。作为典型的工矿城市,近年来,徐州积极争创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创造了振兴转型的可喜成就。2018年底,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徐州召开;今年5月,徐州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老工业城市,振兴转型实践对全国资源型城市具有积极示范意义。第三,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的转型实践对周边城市具有引领作用。徐州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而且在区域内城市首位度最高。徐州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能够很好带动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第四,处在国家重大战略交汇点上,徐州的转型实践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徐州北邻京津冀、南靠长三角、东接沿海开发、西连中原经济区,处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沟通南北、连接东中的战略地位。徐州及周边地区连片转型崛起,有利于打造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撑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助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州,对徐州振兴转型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并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江苏省委在总书记指示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作为指引江苏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最鲜明导向。徐州将继续坚持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

  我们将坚持全面协调原则,打造实践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全面和协调,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上。贯彻新发展理念,首先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深刻变革。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发展理念进行再审视、再匡正,将新发展理念植根于内心深处,把高质量要求贯穿于工作始终,科学处理经济与社会、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等重大关系,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徐州。

  我们将落实创新开放要求,打造发展动能转换的区域样板。作为东部次发达地区,必须主动摆脱跟随发展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走出创新发展新路子,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经济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越。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根本动能,通过深化改革破除思想观念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更多改革品牌和亮点;通过扩大开放有效集聚发展要素,提升城市发展能力;通过聚力创新激发全社会生机活力,为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我们将强化战略系统思维,打造发展环境优化的区域样板。主动克服就发展抓发展、就经济抓经济的倾向,坚持将发展环境特别是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增强城市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改善政治生态和人文环境的战略性举措,对标国际标准,强化系统思维,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六大环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巩固年”活动,加快建设“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让徐州成为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创业福地、圆梦沃土。

  我们将坚定为民造福情怀,打造发展成果共享的区域样板。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造福百姓为最大政绩,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带着深厚感情联系服务群众,时刻将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间,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最后,诚恳邀请各位领导、专家今后多到徐州来走一走、看一看,多给徐州发展出点子、提建议,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徐州工作。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