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工业强省战略:理性的抉择

发稿时间:2011-07-06 00:00:00

  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省从“十二五”开局之年起,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当前,全省上下积极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力度相当大,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由于各地各方面各个企业情况不同,我们面对着许多实际问题,同时,也还有一些理论问题、认识问题需要理清。为此,省委政策研究室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系列读物”,包括《党的十七大以来发展工业重要论述摘编——中央及贵州有关论述》、《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工业强省战略》、《贵州工业企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案例及分析》,这是一套可资学习和参考的重要材料。这套读物对于全省广大干部深入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提高发展工业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实际实施好工业强省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纵观全球,目前人类社会总体上仍处在工业文明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从18世纪初叶英国工业革命肇始,至目前约300年期间,世界上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只有十分之一多,而当代全球工业化的推进又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原有的工业化道路不可持续,那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来推进工业化的路子已然山穷水尽;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突飞猛进,互联网和现代交通网络使时空概念呈现出新变化,科技创新正孕育着新的更大突破;三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国际金融危机等引起的连锁效应层出不穷,任何一国一地要想封闭发展已不可能。就工业化本身而言,情况也是相当复杂的。比如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在业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并且曾经推行过一段“去工业化”后,近年来特别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之际,又提出了“再工业化”的问题。“再工业化”是指重新重视和发展工业,包括改造和提升现有工业和发展新的工业的过程。美国政府已明确提出,美国经济要从过去维系在金融信贷之上的高消费模式,转向出口推动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还提出要在危机过后重新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美国政府和产业界已经把“再工业化”确定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力图把持制造业的最高端,以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形成错位发展,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全球工业化的总体格局。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本世纪的奋斗目标,而工业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研究,2005年时,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而贵州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前半阶段。省内有关专家分析,至2010年,全国已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而我省工业化评估综合指数为26.2,虽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但在全国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滞后;相应的是,我省综合现代化指数居于全国末位(2007年为27,见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基于这样的态势,为与国家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相适应,我们必须奋发努力、全速追赶,首先要力争在2020年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步历史性跨越,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此省委、省政府将我省“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确定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这是准确把握大势、大局、条件和机遇作出的正确决策。其中心环节就是要以工业经济为支撑,在既要“快”又要“转”中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奔向现代化。以上基本道理和基本脉络,我们可以在这套系列读物中找到相关的论述和诠释,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思考的空间。

  固然,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但关键在于路子怎么走。党中央明确,我国要走的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意味着我国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以前走过的那种工业化道路,也不能再走过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时期靠农业提供积累来发展工业的道路,并且还必须主动应对全球工业化新格局的新挑战。而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现今基本省情仍然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的贵州省,目前工业化的条件和进程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工业化水平偏低但发展潜力巨大;二是科技含量不高但拓展余地很宽;三是工业带动能力较弱而与一、三产业和城镇化互动效能较强;四是资源依赖突出但综合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五是生态脆弱制约明显但加强保护和坚持绿色发展综合效益看好。因此,我们更加必须从本省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区位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具有贵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走出一条根本有别于那种通过廉价劳动力,低价土地、矿产资源和能源来承担粗放开发及产业转移,甚至先污染后治理,拼消耗、拼环境,治理成本高于开发成本的工业“发展”路子。有鉴于此,省委、省政府一再强调,我们推进具有贵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要义在于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工业发展。在这套系列读物中,我们可以看到若干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包括我省一些已经和正在走向成功之路的企业的事例,既使我们感到切近,也引发我们深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贯彻工业强省战略,一是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来展开的,是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中推进的,还必然带动服务业的加快发展,而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惠及全省4千万人民。二是突出重点,即突出工业发展作为首要推动力的作用和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并不排斥其他战略的实施:比如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落实力度还要加大;全省正在大力推动的“环境建设年”就是环境立省战略的一项具体内容;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等等。三是要深刻领会工业强省的“强”,是指在工业发展的先导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尽快壮大和增强我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即赶紧把“蛋糕”做大,同时把“蛋糕”做优,而不是要求我省很快成为全国工业经济的“强省”。我们还必须在加快速度的同时,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力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机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集中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上来。

  全省各市州地县以及各种企业情况各异,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贵阳市作为我省唯一的特大城市,且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市里提出来要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统揽发展全局,在大力推动工业强市的同时,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就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还要认识到,机遇和挑战、效益和风险总是并存的,因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既要正确把握好现在,又要力求把握好全局和长远,在好中求快、在快中保好,使“十二五”时期真正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作者为贵州大学客座教授、贵州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