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稳投资要有的放矢,精准把握四个方面

发稿时间:2019-06-25 15:12:10
来源:人民网作者:洪乐风

  据统计,今年前5月全国投资增速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总体上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投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下行压力较大时的“对冲”作用不可或缺。当前,发挥好“稳投资”在今年党中央“六稳”任务中的重要功能,需要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稳投资不等于大水漫灌。近来,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央扩大投资的调控政策,相当于新一轮“放水”,有的地方又开始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其实,目前投资的力度、节奏都在年初设定的范围内,可以预见的项目、预算也都不会有大的调整,而适时适度的预调微调会更加注重讲求效率的“滴灌”。所以,各地各部门在落实中央投资政策过程中,切忌层层嵌套、乱加杠杆。

  二是投资应聚焦补短板、稳预期。目前来看,属于补短板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铁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1.5%、15.1%,明显高于平均增速。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增速还有较大上行余地,给予必要扶持可以有效稳定企业预期、增加就业人数。预期稳定同时要与政策稳定“对表”,避免大起大落。

  三是把“高质量”作为评价尺度。无论补短板,还是惠民生,稳投资的种种投向都离不开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这也是本轮调控与以往调控的根本区别。具体来说,投资本身要追求适当的收益标准与回报质量,项目选择不能拍脑袋,要把政府引导建立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同时,必须看到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处2.7%的低位,亟待政策的倾斜支持,尤其是对体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环节的及时支持。新的产业集群期待新的投资供给,传统行业需要更给力的转型升级助推,这把“高质量”尺子要贯穿投资项目的全过程。

  四是做好“闭环”监管防范违规。越是投资加速的时候,就越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地方步步截流、跑冒滴漏,有的地方把配套的货币金融政策无限放大、酿成新的风险源,还有的迫于压力就放弃定力,重新打起土地财政的歪主意来。所以,在稳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要建立“闭环”监管,同之前的地方专项债一样,严格地管好来之不易的资金,促其流向国民经济的动力源、民生源。

  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扩大投资仍有大可作为的空间,属于“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重要内容。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减税降费,把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有机结合好,我们就一定能凝聚出宏观调控的合力,生成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