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网络个人求助 监管如何落地

发稿时间:2019-05-14 15:21:32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记者 李昌禹

  核心阅读

  “我的研究生同班同学,希望她的父亲可以渡过难关”“这是我高中同学的妻子,有能力的帮一把”……近年来,朋友圈频频出现此类信息,在遭遇重大疾病和变故时,很多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个人求助信息,以解燃眉之急。然而,这些求助信息是否属实,筹集款项如何使用,怎样对平台进行监管,这些问题引发讨论。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某通过水滴筹平台发起100万元筹款一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大病求助等个人求助在网络平台兴起。网络救助平台在为广大求助者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关于网络个人求助如何规范的讨论。

  ■ 关 注

  一场大病求助引发公众质疑,网络个人求助如何用民法、刑法等法律约束

  今年5月1日,水滴筹平台出现一则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某家属名义发起的大病求助信息,信息显示其筹款目标金额为100万元。求助信息发出后,捐款纷至沓来,但对吴某家属隐瞒家庭经济状况的质疑声音也随之而来。

  有网友称,吴某家里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大病也有医保,为什么还需要求助?此外,脑出血的手术无需大额开销,何以筹款100万元?还有网友将质疑指向平台方:水滴筹是否提前审核了发布者有关房产、医疗费等信息?面对质疑,虽然吴某家属和水滴筹分别作出回应,并停止筹款,但依然未能平息网友的疑问。

  网络个人求助行为,到底该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首先应厘清个人求助与有组织进行的慈善活动之间的区别。”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慈善联合会法律顾问张凌霄说,“就该事件来说,吴某家属所涉行为属个人求助,即个人因自身或家庭成员出现困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求助的行为。”

  张凌霄认为,因个人求助而进行网络捐款的行为,属于民法上的附义务的赠与行为,个人求助因不以公益为目的,不构成慈善募捐,因而并没有被纳入慈善法律体系监管,不受慈善法规制。

  5月8日,民政部在回应中也称,“个人求助在形式上属于民事赠与关系,没有通过慈善组织进行,不属于慈善法规定的慈善募捐。”

  如此说来,网络个人求助是否可以不受约束?张凌霄认为,个人求助受民法总则、合同法、刑法等法律约束,应当符合公序良俗,保证真实善意。发起人如存在恶意筹款等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民政部也表示,虽然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但都是老百姓奉献爱心,客观上影响到慈善领域的秩序规范。为此,2016年,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时,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 难 点

  求助人医疗信息和家庭经济情况难以审核,金额在最大限额内随意填写

  在这次事件中,水滴筹也饱受质疑。

  水滴筹在回应本报记者采访中称,作为国内免费的“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水滴筹成立初衷是希望帮助陷入困境的大病家庭渡过难关,发挥辅助的“救急难”作用。业内人士表示,从法律性质上说,水滴筹是普通商业属性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并不属于慈善法调整的网络公开募捐平台。

  作为平台方,水滴筹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福利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吕鑫表示,尽管不受慈善法调整,但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水滴筹仍应履行相关法律法规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监管政策所规定的一般性的审核、管理与服务等义务。

  在本次事件中,网友质疑的焦点之一,就是平台是否存在审核漏洞。对此,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会在筹款发起、传播、提现等过程中,借助社交网络传播验证、第三方数据验证、大数据等进行全流程动态监控;要求患者提交身份证明、病情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向所有赠与人进行公示。平台还会要求求助人公示家庭经济情况、医疗保险情况、商业保险情况等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但水滴筹相关负责人也坦承,当前车子、房产、存款等家庭经济情况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核实途径。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个人大病求助类患者信息发布主要包括三大方面:患者的身份信息、医疗信息和家庭资产情况信息。其中,患者身份信息较容易核实,但医疗信息和家庭资产情况信息在审核上仍存在较大困难。据了解,目前平台信息发布的漏洞也主要存在于这两个方面,如平台并没有要求出具医院或专家的相关证明,医院证明等核心资料可造假;救助金额和目标筹款金额在最大限额内可随意填写,等等。

  ■ 求 解

  整治网络求助行业乱象需多管齐下,政府监管、平台风控,缺一不可

  未来如何加强监管?有业内人士指出,平台不能仅仅简单提示风险,应尽可能封堵审核漏洞,承担起审核责任。此前,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曾约谈相关平台方,就个人求助信息审核把关不严、对信息真实客观和完整性甄别不够等问题要求整改,做好信息审核和风险防范工作。

  2018年10月,在民政部指导下,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等3家平台联合签署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其中对恶意发起筹款的行为人建立了黑名单,并在行业内实现黑名单共享,失信人将不能在任何平台发起筹款,且会面临追责。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发现发起人有虚假、伪造行为,将取消其筹款资格,并要求其全额退还已筹款项,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9年,水滴筹在审核环节发现两例虚假筹款后,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说,“平台将进一步优化风控流程与标准,积极与相关机构、部门沟通,探索对求助人信息特别是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更有效的验证。”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助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健康发展,民政部积极引导有关平台联合开展自律,接下来将针对群众关切持续完善行业监管,引导相关平台进一步修订自律公约。

  张凌霄认为,“自律公约让我们看到了平台自觉整治行业乱象的努力。对于网络求助平台这样一个‘新生儿’,需要多方‘呵护’,政府监管、平台风控,缺一不可。”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