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下午,中粮集团官方宣布,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原中储粮董事长赵双连出任董事长,宁高宁离职另有任用。
当天晚间,中国中化集团发布官方消息:根据中组部任命,宁高宁任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原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树德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宁高宁离开中粮引发外界一片惋惜之声。而认为最可惜的当是在其倾力亲为下,中粮集团或与中粮来宝农业、荷兰Nidera三者整合后的上市,宁本人却无缘为其敲钟开市。
与宁高宁相比,继任者赵双连却显得颇为低调,但熟悉赵的人介绍,赵双连属于事务型领导者,做事踏实讲究实效。
宁高宁的新征程
2014年10月底,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的时间,中粮集团与Nidera、中粮来宝农业三家将整合在一起,三方的管理团队首先实现业务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同一目标公司,并在整合完成后实现资本市场IPO整体上市。
至此,在服务中粮集团11年后,宁高宁再次启程赴任下一个央企。就在其离任中粮集团前半个月,2015年12月22日,中粮出资7.5亿美元拿下来宝农业余下49%股权。
之前,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介绍,中粮集团整体上市会在2019年。
宁高宁自称是职业经理人,为国有企业“放牛”。其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也得到市场的认可。
在中粮集团与Nidera、中粮来宝农业整合准备上市关键期,宁高宁却转身离开,这或许会影响中粮集团整合以及与资本市场的沟通。
1月5日晚间,中化集团官方宣布,刘德树到龄退出领导班子,宁高宁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同时不再担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宁高宁,1958年生,新年58岁。在服务中粮集团11年后,再次转战新的央企和从事并不熟悉的业务。
在宁高宁的的主导下,中粮集团通先后发起50多起并购和重组,外部并购先后涉足新疆屯河、华润酒精、深宝恒、丰原生化、五谷道场、蒙牛等公司;通过重组先后整合中土畜、中谷、华粮集团、华孚集团。2014年先后发起海外并购,分别控股来宝农业、荷兰Nidera51%。
作为收官之作,去年12月22日,中粮联合淡马锡等投资人出资7.5亿美元并购来宝农业余下49%股权。
中粮集团201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集团总资产达719亿美元,总营业收入718亿美元。目前,中粮业务涉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产国际化占比20%,营收国际化占比50%。
目前中粮与尼德拉、来宝农业业务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三,超过四大粮商中的邦吉与路易达孚,而落后于ADM公司和嘉吉。
宁高宁转战的中化集团,同样也是一个世界500强公司。中化集团资料显示,2014年,中化集团营业额806.35亿元,利润额 5.63亿美元。从规模上来看,稍大于中粮集团。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旗下控股“中化国际”、“中化化肥”、“中国金茂”等多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远东宏信”的第一大股东。
推动中化集团的国企改革是宁高宁调任中化集团后面临的重要任务。
2015年10月10日,中化集团成立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化集团正式启动改革大幕。
中化集团称,下一步,中化集团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在2015年底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安排,工作小组将与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等相关部委密切沟通,了解政策动态,进行《指导意见》和相关实施细则的研究工作;2016年初至年中,根据了解到的政策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工作小组将牵头形成中化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整体方案,相关二级单位、职能部门形成各自专项工作方案,并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履行相关内外部审批程序后推进实施。
不过,一粮油行业资深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宁高宁已到临近退休年龄,按说一般不会调整职务。过去几年中粮成绩显著,但向题也很突出,大量跨行并购的诸多企业效益均不理想,产业整合调整均未到位,负债沉重,存在盲目追求扩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在500强中排名位次的冲动,与地方追求GDP创政绩类似。全产业链的设想很好但没有很好落实。尚不知其继任者如何处理这些棘手问题。
继任者赵双连
宁高宁离职另有任用,引发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和中储粮三家央企领导人职位连锁反应。
私下与中粮员工交流,宁高宁离开中粮集团,中粮员工多有不舍。
而接任者赵双连对中储粮也心怀留恋。1月5日,在致中储粮干部员工的一封信中,赵双连称:在中储粮这44个月,看过了265个直属库,一路走来,我看到中储粮人为完成“两个确保”一丝不苟,为执行宏观调控不辞辛苦,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尽心竭力,……中储粮在一天天、一步步向好,职工收入也在年年增加,我深深为广大干部员工的担当与风险感动,是大家希望中储粮好的愿望,给了我信心、勇气和力量。
赵双连,蒙古族,1957年4月生,2012年4月从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任上调任中储粮出任总经理。一年多后,2013年10月份,61岁的包克辛卸任中储粮董事长一职,赵双连出任中储粮党组书记、董事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中储粮相关管理层人员交流了解到,赵双连属于事务型领导人,做事踏实讲究实效。
据了解,赵双连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期间,主管工业经济,组织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工等产业规划和工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成效比较明显,被评价为熟悉经济工作,经验丰富,思路清晰,改革意识比较强。
中储粮作为国家政策粮油企业,是国家政策执行主体,承担着国家庞大的政策粮油收储任务,但同时背负着众多非议。
之前中储粮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储粮是“小马拉大车”,一家企业承担了国家收储和临储工作。这么大的责任中储粮根本完不成。
赵双连出任董事长后,连续做了多项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在国家粮食收储上,改变以往实施的统贷统还粮食收购贷款制度,实行“分贷分还”政策。同时根据中储粮、农发行、各省粮食管理部门三方共同监管现状分头落实责任,确保了定点、启动、费用拨付、统计、收储监管、验收等环节都责任落实到位。
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求中储粮回归政策粮油主业,剥离清理各分公司的贸易经营业务。
不过,对于此次中粮集团高层变动,外界多有不解。因为赵双连之前任职的中储粮为国家政策粮油收储企业,缺少市场化功能,由该公司的一把手出任市场化的中粮集团,外界担忧会存在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