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换帅,是否能将武钢带离亏损生死线?
6月2日,根据中组部的安排,现年63岁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武钢)董事长邓崎琳到龄退休,而来自宝钢系的马国强接替了邓崎琳的职位。
与在武钢深耕一步一步走到一把手位置的邓崎琳不同,马国强的主要工作经历均在宝钢,精于财务和投资领域,曾被称为宝钢集团的“管家”。对于马国强来说,其上任伊始就将不得不面对行业不景气的压力,以武钢目前的现状,仅是“保生存守住盈亏底线”都不容乐观。
昔日重组成了累赘
对于邓崎琳来说,虽然是到龄退休,但是其经营了一辈子的武钢目前仍陷在经营困境中,挣扎在盈亏生死线上,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1952年出生的邓崎琳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冶炼专业,1970年7月加入武钢,曾出任多个职位,包括武钢第二炼钢厂副厂长和厂长、武钢生产部部长、武钢总经理助理、武钢副总经理、武钢总经理、武钢董事长。他在钢铁工业生产与管理方面积累了45年的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据熟悉武钢的人称,邓崎琳是此前武钢一把手刘本仁精心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曾任刘的总经理助理。据媒体报道,邓为人较为谦虚随和,和刘本仁的脾气有点相像。
但回顾邓崎琳的高管生涯,邓上台后面对的就是重组鄂钢,逐渐走上规模和技术相结合的道路,而其前任刘本仁的口号则是走以“质量”和“工人”为标志的“基本路线”。
而对于钢铁企业的合并重组,邓崎琳则一向比较鲜明地支持,曾公开发表鼓励钢铁行业并购言论,认为“一旦合并,将对武钢带来实质性利好,比如减少恶性竞争、拳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技术及管理共享等诸多方面”。在邓崎琳担任武钢集团一把手时,武钢集团于2005年、2007年、2008年分别对鄂钢、昆钢、柳钢进行了重组。
虽然武钢通过重组扩张了企业规模,但是也花费了巨额资金。仅是鄂钢重组之后,武钢曾不惜重金挽救鄂钢颓势。2006年,武钢还只是鄂钢的控股股东,便投资10个亿建设“60万吨的冷轧薄板”项目。在金融危机的低谷期,鄂钢又大手笔斥资建设“120万吨的宽厚板”项目。
近几年钢铁行业因为产能过剩严重,逐渐陷入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和高环保的状态,武钢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甚至连年亏损。
有业内专家认为,邓崎琳上台后做的几件大事——重组鄂钢、昆钢、柳钢,因为没有差异化经营,目前看应该都成为了拖累武钢的累赘。
新掌门压力巨大
而今,新掌门马国强上任,面临的新问题同样是重组问题,所不同的是,这次的传闻则是武钢将被宝钢重组。
马国强并非冶金专业出身,他1984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经管系(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物资管理专业。到武钢任职前,马国强曾在北京科技大学和宝钢集团任职,担任过上海宝钢集团副总经理8年多、宝钢股份(600019,股吧)总经理4年多,一直负责财务、金融和投资。
2013年武钢建立现代董事会之时,马国强由宝钢空降任职武钢集团总经理,马国强素来以低调着称。目前,武钢仅宣布了董事长的调整消息,总经理一职暂空。
相比较武钢和宝钢,前者一直以钢铁为主业四处扩张,而宝钢则是以实体加资本运作见长。据悉,马国强的到来,曾被认为将给武钢带来一场资本变革,用财务帮助武钢摆脱钢铁产业的困境。
梳理2013年至今武钢的一系列举措,尽管没有出现期待中的资本大动作,但从市场和降成本角度看,武钢成效显着。
在今年武钢两级职代会上,马国强在行政工作报告中提出了8项重点工作,其中格外强调钢铁主业的创效能力以及深入推进管理提升。集团官网及武钢股份(600005,股吧)公司的公告显示,两年内武钢全公司上下联动实施高效低耗的低成本制造技术,这一经验在去年举办的全国性钢铁强国之路高峰论坛上得到业内认可;市场作用也在武钢得到更大发挥——参照国际大型商社模式,武钢加大了硅钢、汽车板、重轨等效益品种出口,并快速推进合资公司达产创效。
不过,目前钢铁行业整体低迷,产能过剩尚未缓解,马国强上任后压力可谓巨大。
5月28日,武钢股份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对于钢铁行业的形势,武钢股份的高管依然比较悲观。有高管介绍,“目前钢铁行业进入了‘三低一高’的新常态,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和高环保。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今年一季度行业亏损面约50%,二季度形势可能会更差一些。去产能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般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公司预计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不太可能有明显的好转。”
近日,一直有关于宝钢和武钢合并的传闻。股东会上,武钢方面解释称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部门的关于重组的相关信息和工作。
但武钢股份方面同时表示,预计未来两个月内会有国资改革方案文件出炉,届时公司将遵照执行,同时,公司将联合中国铁建等基建公司掘金“一带一路”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