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红管家”微治理显成效,激活居民“有礼”细胞
99幢楼前的小道上,竖着一块展示板,上面写有这幢楼24户家庭的家风家训。“整幢楼每户都有一条家风家训,像我家的就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厉向军家的是‘勤俭治家,虚心治学,仁爱治德’。”孔德壮说,大家平时做事做人都按家风家训来要求自己,“这是摆在外面的,大家看得见的,如果没做到,自己也不好意思”。
而在锦翠花园小区,也有这样的“楼道文化”,如“家风园”和“孝文化”楼,把每家每户的家风家训,贴在楼道内,还配上形象的剪纸。
“农民变居民,不是搬上楼就完事。这些年我们不断想办法,用好的载体来改造提升小区,目的就是让居民变邻里,破解‘最熟悉的陌生人’难题。”具有17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社区党支部书记郑小云说,文化的力量最神奇,这些年他们立足社区资源优势,以“楼道红管家”微治理为载体,同时推出“楼道红色文化”,创新居民交流方式,激活居民“有礼”细胞。
“楼道红管家”怎么建设,“楼道红色文化”怎么打造,今年上半年我们切磋了半个多月。”郑小云说。社区支部经过筛选,以星月湾小区99幢为试点,从楼道党员中选举楼长、组织委员、纪检委员、党员,还有观察员,构建“楼道红管家”,建立楼道微信群,方便邻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
“有了组织,大家可以互相监督评议,每个月我们按‘楼道有礼20条’学习、诚信、文明、公益、安全等标准,进行加减分,楼道居民互相给每户打分,通过每天一奉献、每周一活动、每月一例会、每季一提升、每年一评比,让文明从楼道做起,从每家每户做起,使社区家文化重重落地。”99幢楼长孔德壮说。
“没想到我们一个楼道能撑起一台晚会,太厉害了!”7月31日晚,赵家坪社区举办星月湾99幢家庭才艺大展示,在台下等待演出的居民一脸自豪。自从有了“楼道红管家”,楼道微信群也特别热闹,居民们会在群里分享美食、旅游等照片,楼道慢慢融合成一个“大家庭”。丰富多彩的楼道文化,如一股股清流滋养着赵家坪社区的居民,也孵化出很多社区榜样,这个和谐、温暖、有礼、幸福的社区大家庭,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红色物业联盟“135”体系,构建共建共享共治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近年来,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业主之间矛盾不断,陷入恶性循环,成为城市基层治理顽疾。小区看似独立,其实是个小社会。作为业主,本来应该是小区治理的最直接相关方和参与者,可现状是,很多时候他们对小区事务持旁观态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吵得飞起。业委会作为一个身份没有得到法律明确的机构,常常成为业主和物业之间的“夹心饼干”,得不到业主的信任,没钱干事还要得罪人,没人做、做不长现象一直存在。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用服务来赚钱是立足点,但不少小区的物业陷入收不到物业费——服务质量下降——更收不到物业费——服务再下降的恶性循环状态。无限死循环之后就是物业退出,社区被迫接手“烂摊子”。但社区对小区的管理往往也缺乏着力点。
金川街道党工委书记郑俊说,一个个小区住着无数个家庭,一座座城市由无数个小区组成。小区犹如一面镜子,治理得好不好,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程度。金川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统领,通过健全“小区网格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架构,一方面推动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职能部门“三进”小区;另一方面实现党员8小时内外工作奉献双向打通、居民主体作用发挥疏通等“五通”目标,做实规定动作、做强招牌动作、做优自选动作。
走进阳光名都小区。一进小区大门,只见推着婴儿车的居民俞小妹正拿着一叠印着“有序停车”的温馨提示单,准备放到一些停在绿化带的小车上。“她是今天加入我们小区巡查队——‘红色娘子军’的一员,她本人也是党员。”据郑小云介绍,赵家坪社区在6月份给所有小区的居民发了一个“欢迎您加入‘红色物业联盟’的邀请函”,邀请热心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当宣传员、调解员、示范员、巡查员等,一天时间就有12人加入巡查队。“自从小区‘红色物业联盟’成立之后,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位于城西的赵家坪社区成立仅5年,70%以上住户是搬迁农民,不习惯社区生活,管理难度不小。2018年8月,社区下辖5个小区一同成立网格党支部,将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中的党员纳入其中,每月第一个周二定期召开支部会议,交流讨论小区重大事项,建立微信群实时沟通协调突发问题。不到4个月,解决了防盗窗乱安装、小区停车难等10余个难题。
村企党建联盟打造“村企之家”,点燃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梦
“姜姐,你能帮我打听打听,园区最近有厂子招挡车工吗?”“你来的正好,爱丽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边刚发了招聘启事,你看看条件符合不……”近日,在常山县金川街道十里山村,党员姜林玉正在“村企之家”党员先锋服务岗值班,只见她耐心地回应村民们的提问,一一登记就业意向及需求。近年来,常山县金川街道坚持服务平台、聚力发展,在十里山村、新都村等“园区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村企之家”,充分发挥党员志愿服务作用,为村企搭建沟通桥梁。同样是“园区村”,从2003年开始,新都村的集体土地陆续被工业园区征用,征用面积达到4000多亩。这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相当于没有了吃饭的本钱。为了帮助失地农民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新都村党支部集结了一只“红色先锋队”进村入户实地走访,了解村民劳动力情况与就业意向,实时登记相关信息;同时,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了解招工动态,根据村民就业意向与企业招工需求向企业进行引荐。村民曾立君说:“多亏了他们,让我能够在南洋精工找到一份工作,真是帮了我们家一个大忙呀!现在村里的党员同志还经常打电话给我,询问工作生活的情况,让我觉得很暖心。”在发挥好信息交互、便民服务作用的同时,“村企之家”还为企业送技术、送岗位提供了硬件支持。“我们经常邀请企业来‘村企之家’开展村民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和招聘会,村民参加活动可积极了!”新都村村支书缪进水相告。去年以来,金川街道通过“村企之家”等平台已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信息逾2000余条,达成就业意向60余例。
牵住支部“牛鼻子”,开拓乡村振兴好路子
“别看我们村现在村道如洗、古树苍翠、庭院整洁,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景象。”徐村村支部书记叶继强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徐村紧紧团结全村党员群众,提出“追梦党支部”党建品牌,建立“支部领头、干部领创、党员领办”的“三领机制”,实现村庄环境大提升、干群精神大提振、美丽经济大发展。徐村也从原先的宗派矛盾突出、群众思想难以统一、各项中心工作滞后的薄弱村蜕变为现在全县有名的“金钉子村”。2018年衢州市“一户多宅”整治现场会、全市“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建设推进会先后走进徐村,同时2018年徐村彻底实现了从若干年前脏、乱、差的村庄,到3A级旅游景区的完美蝶变。
支部领头,谱写发展蓝图。作为支部书记叶继强抛出一个想法“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村庄”。在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上,亮出徐村的规划图纸,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城郊的优势,建设滨水项目、沙滩排球、大草坪、花海等项目,吸引城里人游玩,打造“千里钱塘第一村”的目标。
干部领办,激活发展新动力。徐村大胆创新成功引起了县里的关注,项目随之而来。时间紧、任务重,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分工协作,两委干部之前都当过主职干部,工作有思路,敢于打破常规,在工作中都能够独当一面。把所有项目联系、跟踪、服务,分解落实到每个两委干部。两委干部率先垂范,一抓到底、一鼓作气,天天都是连夜加班服务项目落地。
党员领跑,画好发展同心圆。休闲游步道边上一排排的集装箱映入眼帘,据叶继强介绍,这里就是徐村打造的集装箱休闲项目,建好后可租赁给农户开设沙滩酒吧、特色美食小店、土特产店、礼品店等,并配套建设淋浴房、移动公厕等综合服务设施,为农户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其实这片地原本有7户“一户多宅”,其中有一户就是党员封国良的,能否拆除“多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封国良得知这片住宅拆除后的用途,第一时间主动拆除了自家合法的“一户多宅”建筑,他还到自己联系的农户家中做工作,耐心地向其讲解政策、分析利弊。经过努力,他身边农户拆除6幢违法建筑。
徐村党支部也通过此次契机彻底扭转“脏乱差”局面。徐村通过“三领”机制,陆续建成绣溪漫步道、沿江栈道、沙滩休闲区、荷花池、环村绿道等一批项目。在实干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发挥全体党员力量,还积极发挥能人乡贤优势,让“徐雁回归”。乡贤带头投资大草坪、滨水体验区,带动村民兴办农家乐,先富带动后富,群走致富路。(周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