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不断深化居委会“全岗通”工作机制,从实现居委会干部的“全科医生”式“技能通”,到“不见面办事、零距离服务”的“服务通”,再到“推动条线部门围着基层转”的“治理通”,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周周有行动”:基层社区服务提实效
今年3月,虹口开始在全区209个居民区探索“条线部门围着社区转”,帮助居委会解决难点问题的新机制,以提升基层自治共治的能力和活力。这也是已经诞生3年的“全岗通”工作机制第二次升级,内容也从“技能通”“服务通”,升级到3.0版本的“治理通”。
曲阳路街道密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洁说,2017年虹口实施了“全岗通”1.0版,打造“全科医生”式的居委干部队伍,实现“技能通”——居委干部“一人在岗、事项通办”,让居民到居委会办事最多跑一次。该模式随即在上海全面推广。
2018年,虹口实施“全岗通”2.0版,开通了61项“不见面办事”和41项“零距离服务”,实现“服务通”,让居民不仅“少跑腿”、还能“不跑腿”。
虹口区民政局局长耿彧说,“全岗通3.0”机制提倡居委会在社区治理工作中自下而上提出一个小目标,每周完成一个小目标,每周上个新台阶。“这样一年就可以上52个新台阶,积社区小治为大治,让人民群众每周都切实感受到社区治理成果。”
为增强社区自治共治合力,“全岗通3.0”搭建了“街道-居委会-楼组”三级议事协商平台。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通过完善工作约请、协商解决等机制,推动街道和条线部门“一切围着基层转”“一切围着基层干”,帮助居委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周周有成效”: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没想到,这么快小区就大变样了!”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密云小区居民近期明显感受到了小区环境的快速变化。
密云小区是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下辖的老旧小区——住房面积小、通道窄、停车位少,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2018年2月,曲阳路街道试点了“全岗通”工作新模式,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小区面貌就焕然一新。
曲阳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东韬表示,“全岗通”推出3.0版,就是要实现“一居一品、一楼一特、一小区一景观”的社区治理通。通过理顺机制、整合资源、激发社区内生动力和活力,畅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4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与施工方首次召开讨论会,结合居民意见拟定了整改项目清单。6月下旬整改项目开工,经过三个多月施工,小区更新了门闸系统、拓宽了主干道、改建了健身广场、机动车停车位划了线……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原来小区的非机动车库由于年久失修、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现如今,总面积约460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库被改建成无人看管车库,安装了智能充电桩、自动移门、露天雨棚、摄像头和LED照明灯……“不仅外观漂亮了,空间亮堂了,更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问题,还排除了安全隐患。”
“一切围着基层转”:积社区小治为大治
为完成每周“小目标”,虹口区建立了一系列支撑和保障机制,包括减负增能、工作约请、协商联动、成果转化等机制。
“在减负增能方面,虹口严格控制各部门新增事项下沉居委会,切实减轻居委会工作负担。”耿彧说,工作约请机制要求行政管理资源与社会力量聚集到基层一线,及时有效解决居民群众的多元需求。
如今,虹口区的居委会在遇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事项,可向区职能部门、区属事业单位与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提出具体约请,配合解决居民的各类诉求;在居民遇到“急、难、愁”的问题时,可进行专题讨论,加以研究。
同时,虹口区还将建立完善的街道、居委会、楼组三级社区协商联动机制,推动基层协商互联互通。例如,“全岗通3.0”为居委会每周“小目标”的提出制订了统一模板:居委会开展社区体检,发现居民区问题、厘清实际需求,形成社区“体检报告”。居委会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并提出小目标。居民则可以通过“市民云”进入“全岗通”网络议事协商平台。
在成果转化上,各街道和各居委会建立了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并向社会公开协商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上海市虹口区区委书记吴信宝表示,虹口要以擦亮“全岗通”工作品牌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再上新的台阶。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在基层整合,为落实“全岗通”3.0版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把每一个社区治理好”是虹口区开展“全岗通”工作模式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