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充分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为振兴实体经济再次指了路、鼓了劲。
“我们一定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到高品质的制造上,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我们有能力、有信心让国内外的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来自河北的全国人大代表、金后盾专用装备制造集团董事长李彦平显得信心满满。
深化改革开放 坚守实业“本分”
振兴实体经济,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坚守做实业这个“本分”。
“总书记的话,说进了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家的心坎里。做实体经济赚不了快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聚焦主业,才能不断提质增效。”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三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对说,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不为外界诱惑所动,不忘初心。
全国人大代表、春风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曹宝华也表示,只有具备强大的实体经济,才能支撑国家长远发展,腰杆才能真正硬起来,实体经济就是国家强盛的脊梁。同时,做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企业家必须负起社会责任,敢于担当,遏制“脱实向虚”的社会现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只有坚守发展实体经济的“本分”,才能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
坚守做实业这个“本分”,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
作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指出,广东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实体经济,也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在大湾区特别是广东,还是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
在全国政协委员、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出台对于中国高技术企业,特别是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言,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他说:“大湾区建设将为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建设提供非常大的空间和机会,主要会在新基建及智能交通等方面。”
保驾民营经济 助力实体振兴
民营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灵活高效等许多优势,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注重发展民营经济。去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接连给民营经济发展打气,多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打造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的民营企业家在‘晋江经验’指引下,秉承‘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特质,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成功闯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全面发展之路。”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省长唐登杰表示。
福建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只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当前,民营经济已经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民营经济好了,中国经济就好,民营经济不好,中国经济也好不了。” 他说。
任重道远的民营企业该如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表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了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提升,但民营企业也要注重提升自身水平,必须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做强做优。
全国政协常委、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在《关于提振民营企业发展实体经济信心的提案》中还建议,政府实施逐步降息,切实减轻实体经济领域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力;鼓励党员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保驾民营经济 助力实体振兴,政策落地是关键。在3月7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何立峰明确表示:促进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一要大力促进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二要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要进一步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则表示,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有些是具有普惠性,有些需要企业自行申报要“抢的”,相比较大型民营企业有百余人的智库团队,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缺少研读政策的能力,更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政策的解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民营”相关字眼也受到了特别“关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在行政与司法层面达成了高度一致,一系列提法大大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
破除体制藩篱 加快创新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还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
总书记的讲话直指问题根源。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并加以破解,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认为:“我国在科技上取得众多成果,但在基础研究领域却仍存在短板。没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很难实现真正的高技术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谈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也表示:“民营经济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都面临着消费升级、专业升级。而部分企业产品没有竞争力、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都是民营企业转型中遇到的困难。”
不日新者必日退。民营企业要以创新为发展之本,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探寻新兴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融合创新路径,提升竞争力。但仅凭企业还远远不够,如何激发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的创新热情仍是关键,自然也就离不开机制体制的创新。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代表建议,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必须让科技评价“指挥棒”更加科学,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营造潜心科研、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潘则给出了具体建议:“在国家政策层面建立促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将最优资本和最新技术等资源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优化配置,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直接投入,制定成果转让、股权分配等多种形式下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实践早已证明,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百姓就会越富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指日可待。